小组合作,激发兴趣

2020-06-04 22:27陈效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自然段教师应初中语文

陈效

摘 要:近些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依托小组合作,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将小组合作应用于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合作教学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39

在初中语文合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注重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在参与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思想与内容,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避免小组合作中出现低效率的行为,最大程度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注重强弱搭配

在初中语文合作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强弱搭配。教师通常安排4—6个学生为一组,在每个学习小组中,安排一个学习能力较强且具有公信力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同学进行学习、研讨。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合作学习小组的设计原则。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严格按照这一原则分配小组,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搭配。以6人一组为例,教师一般按照1—2名优秀学生、2名中等学生、2—3名后进生的方式进行分配,同时也要考虑到初中生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做好小组的调整与优化,确保每个学习小组组内氛围活跃,不会出现成员间矛盾较大等情况。

同时,对于学习小组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教师要结合学习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做好人员的合理安排。总之,合作小组的人员强弱搭配非常重要,在搭配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安排,在推行合作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规律,对优秀学生给予重任,对后进生给予鼓励,通过先进带后进的方式快速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二、注重提升课堂预习效果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阅读写作、背诵记忆等工作,学习整体任务比较重。一些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仅仅依靠学生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而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分步骤地解决问题,按照字—词—段—中心思想的顺序进行学习,通过合作的方式快速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工作。

以《卖油翁》为例。文言文一直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点,而七年级学生凭借已有的文言文储备很难实现对《卖油翁》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推动学生文言文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学生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依托合作小组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卖油翁》的内容进行预习,按照掌握生字、注音、理解词义、标明虚词和实词、理解课文、熟练朗读课文并最终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情节的要求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课前以小组为单位的预习工作。这种课前预习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的优势,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这有助于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监督,快速完成文言文的预习工作,也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指导,提升教学

效率。

三、注重课堂互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开展课堂的教学互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积极讨论,研究和解决问题。合作小组可以让学生产生“头脑风暴”,积极思考问题。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组内互相讨论,积极发挥合作小组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优势,鼓励学生将精力积极投入到语文教材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作者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的手法对济南的冬天进行了描写,课文整体难度比较高,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第2—5自然段分别写了济南的山与水,而且每个段落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如果教师以说教的方式完成第2—5自然段的教学,学生虽然可以快速完成对文章的分段和对中心内容的提取,但对作者表达的情感则理解不够透彻。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5自然段的内容,鼓励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按照写作内容、中心思想、作者情感的思路,对课文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合作学习当中。

合作学习小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讨论和交流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很多新的思想和观点都是在讨论中得出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寻找语文学习的思路,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四、注重教师指导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应进一步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注重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避免无用讨论和低效率讨论的出现。

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这篇课文内容比较多,教师一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如段落划分问题,讨论第九自然段是归属于百草园时期的乐园生活(1—8节)还是三味书屋时期的读书生活(10—24节),是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有时,教师在课堂上会发现部分小组并没有讨论;有的小组虽然在讨论,但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思考问题,导致讨论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对小组给予具体的帮助,如引导学生思考:第九自然段是基于什么视角去写的,是成年人视角还是儿童视角?在结构上起了哪些作用?通过从内容到结构的引导,教师能够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从而让学生加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让学生懂得到什么是承上启下的自然段,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把握。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陷入低效率的误区,因此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渗透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和设置问题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语文学习当中,提升学习语文的动力,从而提升小组讨论的效率。

五、注重知识的拓展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对知识的拓展。教师應在课后鼓励学生建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积极拓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方面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初中语文学习的交流讨论,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课下进一步加强合作小组的建设,提升组内学生的默契程度。一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建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在阅读、习作等多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如语文习作课中,教学完成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习作课的主题进行拓展,包括课文资料的补充、范文的学习等,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进一步加强课后习作的练习;另一方面,在课下,学生有了更为宽松的学习和交流环境,学生之间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学生没有了课堂学习的压力和紧张感,也不会因为急于得出结论而产生争执,这对于组内合作氛围的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知识拓展工作,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总之,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优势,引导学生在课后积极开展初中语文知识的拓展工作,提高学生阅读、习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建伟《小组合作,激活课堂—初中语文合作教学法的实施》,《学周刊》2020年第13期。

[2] 温景岩《浅析初中语文阅读如何有效开展合作互动教学》,《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年第4期。

[3] 李志君《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品位经典》202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自然段教师应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秋天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美丽的秋天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