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讨

2020-06-04 22:27王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实践探讨高中政治立德树人

王桉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三观”,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在当代社会,一些不良的信息对学生的冲击很大,要对抗这种冲击,就要在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学生能拥有分辨美丑、善恶、正误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 立德树人 实践探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62

教育部门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立德是基础,树人是目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优秀的观念和品格。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文化侵蚀的阶段,因此要重视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与社会中糟粕文化的出现密不可分,例如网络暴力、享乐思想、过度提前消费、娱乐至上、畸形文化等。高中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最终步入歧途。以“提前消费”为例,消费需要适度,需要对自我可偿还能力进行正确判断,如果缺少这些观念,那么提前消费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网络直播、小说、游戏、小视频等都通过电子设备给学生带来了巨大冲击,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迫切需要树立正确的“三观”。

高中生处于思维走向成熟的阶段,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叛逆心理较初中阶段更为严重,如何减少高中学生的叛逆心理是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的问题。并且高中学生经济独立性更强,更加容易受到社会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加强高中生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从这一角度分析,高中政治教学任重而道远。

最后分析高中政治学科。政治学科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经济、哲学、政治,政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比于其他文化课,在高中政治课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会更加适合和有效,因此,政治教师就应该担任起更多的责任。

可见,高中政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三观”意义重大,在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方面更加高效。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现状

在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较多且零碎,下面笔者就三个主要问题进行说明。

1.课堂上师生沟通较少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在学生眼中,政治学科没有其他文化课重要,因此缺乏学习的兴趣。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导致了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更是无从谈起。

2.大多进行口头说教,却与现实脱节

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爱讲大道理,却不与现实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是空中楼阁,学生无法切身体会,很难产生认同感。并且一味说教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教师要改变说教方式,立德树人也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根据社会现实引发的思考,需要以现实为基础。

3.没有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

大多数情况,高中政治学科与学生的联系只存在于课堂上,对学生课外生活没有太多的影响。事实上,学生的课余生活与各科教师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了解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或不足,制定适合的教学模式。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策略

1.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学生的主要负责人,高中政治教学需要政治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将立德树人理念研究透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沟通,减少沟通的障碍,注意加强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减少说教。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地给学生讲大道理,讲应该怎么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等,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不如抛开课本,让学生畅想五年后或十年后自己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让学生充分理解人生的价值,相比单纯的说教,后者更加生动,学生在联想和思考的过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心路历程。

2.持续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

除了在课堂教学时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式,高中政治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与班主任交换意见,借助互联网传播信息便捷的优势,与学生建立线上联系,例如建立微信群,及时发布教学相关信息。同时将网络上优秀的内容推送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能观察了解学生的动态,学生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教师推送的内容要尽量和道德、法治观念等相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3.关注“德困生”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就要切实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对班级内的“德困生”给予持续关注,通过沟通或走访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德困成因,与班主任协同合作,共同解决德困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上的问题,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思想观念。

这一点也需要教师与家长多沟通,家校结合,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导方法,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长此以往,在多方努力配合下,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会有效提升。

4.教学内容联系現实生活,避免空谈

上文中提到,高中学生的思维已经成熟,有自己的见解,如果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不能巧妙地融入德育教育,又或是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空谈,把教学内容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可以对以往事件进行深刻反思,也可以对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高中政治课本中有许多内容与此相关,例如在讲授《我党的政党制度》时,教师讲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立的,把中国共产党不惧艰辛、勇于抗争的革命精神传递给学生。再如,在学习《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宗旨》时,教师给学生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政策,虽然当时国家还比较贫穷,但是在外交中不卑不亢,不妥协、不让步,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学生在学习了相关内容后,会对民族精神产生全新的认识,在优秀民族气节的熏陶下,树立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当前的民生时事,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积极讨论社会中的各类现象,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会逐渐提高。

综上所述,社会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十分关键。结合上述内容,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教师必须持续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教学中联系实际,避免单纯的说教。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平会得到有效改善,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 彭宗明《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讨》,《考试周刊》2018年第56期。

[2] 卢小平《关于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讨》,《学苑教育》2018年第1期。

[3] 沈巧萍《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考试周刊》2018年第60期。

[4] 石进仪《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新一代:理论版》2019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实践探讨高中政治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探讨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