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

2020-06-04 22:27张永刚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高中

张永刚

摘 要: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状况滞后。本文对学生的表现状况、原因分析、转化策略予以探讨,对这类学生的学情转化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 建档立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调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67

甘肃省合水县属于国家集中连片58个贫困县之一,合水一中作为本县唯一一所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考升学率一直低于平均线。2017年课题组确定《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以合水一中为例》,对合水一中573名建档立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跟踪观察,并做统计汇总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组本着从问题学生中寻找问题的根源,在实践中指导学生的行动,又将指导管理的理论上升为正确的策略,予以推广。本文以合水一中为例,从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着手,分析其学习困难的表现、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状况

1.学习目的不明确

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子女的关照,使其处于放任自流的环境中。这些学生来校以后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对职业生涯规划毫无准备,经常出现玩手机、沉溺网络等问题。

2.学习习惯差

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行为上表现为学习信心和热情不高,行为懒散,行动拖沓,没有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3.学习成绩落后

课题组调查发现,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绩普遍偏低,合水一中2016届高三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学生141人,录取10人,录取率7.09%;2017届高三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学生165人,录取9人,录取率5.45%,均低于合水一中当年高考录取率。

二、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困原因分析

通过教学工作及问卷调查发现,来自家庭、个人及学校方面的因素是影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学业进步的关键因素。

1.家庭因素

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父母文化层次较低,问卷中问及父母文化程度,高中占5.64%,初中36.34%,初中以下占58.01%。这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低,经济拮据,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导致学生厌学、辍学问题严重。

2.学校因素

首先,在学校管理层面,学校制度建设上有欠缺,不能从管理制度上把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调查中27.6%的学生认为在学校里学习感到很痛苦;8.21%的学生认为在校生活中很自卑,46.11%的学生认为有点自卑,34.95%的学生认为不自卑,10.74%的学生认为很有

自信。

其次,教师没有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教育策略,问卷中45.34%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层教学,58.26%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分层设置作业。

3.学生个人因素

第一,建档立卡学生多数学习基础不扎实,独立学习能力差,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缺乏自我检查和自我督促的良好习惯。

第二,由于家庭经济等情况的影响,建档立卡学生存在消极的自我效能感,缺乏成就动机。学习中对教师、同学的逆反、对抗心理较重,学习成绩偏低,得不到教师的积极正面评价。

第三,意志薄弱,懒于学习。认识不到学习的价值,认为学习好不好对于日后的发展意义不大。缺乏坚持学习的毅力,学习被动,作业应付,很少独立思考和钻研。

三、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转化对策

1.学校工作的改善

第一,改进学校的管理。学校应当努力改进管理方式,制定有利于建档立卡学生发展的相关制度。课题组建议学校制定了《合水一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措施》,从制度上予以支持。同时,学校要协调好教师与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营造适合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学习的环境。

第二,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学校积极争取各种社会捐助,严格程序,将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各项资助精准到位,进一步拓宽建档立卡学生的资助渠道。同时,加大对高校录取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每一位建档立卡学生清楚国家的招生优惠政策,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享受国家的惠民政策。

第三,加大对建档立卡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引导和教育。学校通过开展帮扶咨询会、培训会等活动,课题组组织召开了合水一中建档立卡学生培训会,作了“面对困境、树立自信、助力人生”专题报告,提高这类学生的思想认识,摆脱心理上的阴影。

第四,建立有利于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发展的学习机制。将建档立卡学生分配给每个科任教师,实行责任到人,从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帮扶。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注意结合学科教学,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减少学习障碍。

2.学生自身的努力

第一,引導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通过主题班会、报告会、家长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正视自己所处的家庭困境,以坚定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做好生涯规划,避免挫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失衡,不断增强自信心。

第二,学会感恩,努力上进。学校每学期安排感恩主题教育、励志演讲、给爱心资助人士写感谢信等活动,教会学生感恩党和政府,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亲人。在感恩之心的激励之下,用行动温暖身边的人。同时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的美好前程努力奋斗,因为他们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希望,是家庭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 何妍《多元经营:期刊品牌的立体推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经营的探索》,《科技与出版》2008年第1期。

[2] 缪建东《家庭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以合水一中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397)

猜你喜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高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与职业指导研究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挖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培养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