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2020-06-04 22:46邹新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关系班级管理小学语文

邹新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基础学科之一,具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发育不成熟,自控能力较低,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提高小学生文化水平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本文对班级管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班级管理 小学语文 关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66

小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所以,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手段,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但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点的教授,对思想道德的教育仅停留在口头上,忽视了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导致学生虽然接受了思想道德的教育,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新课改明确指出要将小学语文的教学同班级管理相融合,让良好的班风促进小学生在小学语文上的学习,通过小学语文的教学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二者相辅相成,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

素质。

一、班级管理和小學语文教学的关系

1.班级管理和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相同的目的

教化是小学语文的重要作用之一,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时,可以为小学生传授人生哲理和德育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小学生知道哪些底线不能触碰,帮助小学生形成自律能力。

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小学生通过班级大环境的影响产生团队意识,乐于在班级的学习和生活中帮助他人,在班级中形成凝聚力,促进整个班级向上发展。通过环境的熏陶,促进小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改善自我,主动去帮助别人。因此,班级管理和小学语文的教学要融合起来。

2.协同合作,相辅相成

在小学生阶段,学生的认知普遍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能主动地学习,在课堂上自由散漫,甚至明目张胆地和其他同学说话,不仅降低了自己学习的质量,更对其他同学造成了影响。因此,要加强班级管理,让小学生明白课堂环境的严肃性,提高小学生的自律能力,让他们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明确课上与课下之间的界限。

教师还要帮助小学生掌握规划时间的能力。目前,在我国的小学中,学科的分化并不十分清晰,所以语文教师承担了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学生们要明白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遵守纪律,为什么要自律。为了让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思想道德的相关内容,教师还可以在相关人物事迹的讲解中,为学生分析相关的道德精神,树立榜样意识,引导学生们向榜样学习。实现班级管理和小学语文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对学生道德文化产生积极影响。

3.坚持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与小学语文教学有很多相同之处,从本质上来讲,他们都坚持以人为本,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要向小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同时要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基。班级管理也十分重视以人为本的观念,让学生在班级中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学会对自己进行约束,也让学生看见自己的不足,进而加以纠正,不断前进。

二、班级管理和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班级管理要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不能只将学生框在教师画的圈里,还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小学生的自律性不足,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反应。所以,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这一发展规律,创新教学手段,寓教于乐,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与配合度,这样会大幅度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水平,打破传统刻板乏味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和班级管理

方式。

2.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教育就是多彩的画笔,教育决定了这张白纸上的画是什么样子。所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对小学生的人生是很重要的。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很多积极向上的故事,通过故事来讲述道理,有的赞颂了英雄舍己为人的精神,有的传递了人生哲理,还有的讲述了人的美德。所以,小学语文的教学对小学生道德文化的影响是很深的。但只靠口头叙述,而不进行实践,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应该将小学语文教学同班级管理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三、班级管理和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可以通过教材内容,让学生明白,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要保持阳光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面对困难时,只有心态乐观,才能沉着冷静地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们,一个人再强大能力也终究有限,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真的强大,就像在班级中,每个人都是班级里不可缺少的一员,在遇到困难时,只有同学们齐心齐力,才能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树立集体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2.结合教材进行引导

教师不能只重视教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是根据现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编写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们明事理,辨是非,在养成基本思想道德观念的同时,学会如何将其进行应用和实践。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对课文的重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抓住中心思想,形成思维逻辑体系。在学生了解教材知识后,教师可以通过加强班级管理的方式,检验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实践能力,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在遇到问题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纠正。

3.合理分组,共同进步

守纪律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时,要采用恰当的手段,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和效率。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合理开展良性竞争,将学生进行分组,在每次教学结束后,根据各组表现情况公布小组名次,激发排名较低小组的斗志,让他们可以主动发现身上的问题,进而不断改进。在班级中进行良性学习竞争,有利于激发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从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个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由此,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在给予学生一定个性化发展空间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师承担起了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责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饱含人生哲理的课文,但教师仅仅进行口头讲述,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还处于“三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班级是小学生所处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班级氛围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将班级管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充分发挥两者在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世波《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结合》,《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0期。

[2] 宋春霞《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有效融合探析》,《中国校外教育》2020年第10期。

[3] 吕记军《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结合探究》,《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13期。

[4] 邢彦文《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结合》,《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第14期。

[5] 朱秀娟《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融合》,《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19期。

猜你喜欢
关系班级管理小学语文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