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园整体发展潜力分析
——以福州旗山兰花苑休闲农业为例

2020-06-10 12:34何艳凤沈洪玉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兰花整体顾客

何艳凤 沈洪玉 张 斌

(1.三明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2.中原大学 设计学院,台湾 桃园 32023;3.福建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城市快速化发展,影响了人地关系、经济发展模式、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的变化[1]。农村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务工,农村的老龄化日益严重,呈现农村有地无人耕种,耕地大量荒芜等窘境[2]。休闲农业是传统村落发展方式之一[3]。通过完整性、悠久性、文化性、乡土性等进行传统村落的评估[4]。休闲农业对传统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5]。伴随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究增加。“观光休闲学报”数据显示1995—2010年休闲观光相关文献达200多篇[6]。台湾地区1965年第一个休闲农业发展至今54年,具有一定经营的模式和规模,值得福建休闲农业借鉴和学习[7]。休闲农业协会对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起到桥梁作用,具有团结性、代表性、认同感、使命感、互动关系等功能[8]。休闲农业划分为乡村旅游、休闲农场、休闲农业区,发展模式将小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通过当地民俗、民风、民产展现在地性、自然性、可持续性的文化符号[9]。但随着休闲农业的成长与发展出现一些问题。一是农村可持续问题,农业运用敌敌畏、除草剂等造成生态问题[10];二是休闲农业发展过快,规划设计理念及方法的局限性,同时,休闲农业可持续性缺乏整体性,天津乡村休闲农业一年内游客的人数与收入总数据显示,天津休闲农业产品单一、管理服务弱、缺少地方特色等问题[11]。如何解决休闲农业的局限性问题?本文以专家访谈结合田野调查为研究方法,建立休闲农业整体发展架构,案例分析兰花苑为目的。

一、休闲农业与评估模式

1.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景观规划以地域为基础,以当地文化、特色为导向,以文化符号实现再现场所过程。如何有效整合农业、乡村田园环境及地域文化,使休闲农业整体,可持续发展。归纳文献,休闲农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第一,建构可持续休闲农业评估模式:建立休闲农业的评估架构,探讨发展的潜力,发展评估模式[12]。第二,休闲农业核心资源与竞争优势:休闲农业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产品单一、管理服务弱、缺少地方特色等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13]。第三,小区营造与可持续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具有团结性、代表性、认同感、使命感、互动关系等功能[14]。第四,市场与顾客:根据过去一年内消费人群在休闲农业中的消费总额,推算出人均消费额,进而展现从传统农业转型休闲农业的重要性[5]。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之效益评估体现休闲农业的重要性[15]。台湾农委会将休闲农业分为整体发展构想、地方发展意识、资源、交通及区位定位,建立休闲农业资源、市场、顾客及资源整合评估架构,研究显示 “资源吸引力”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5]。通过交通、设施、服务、聚落、资源及景观质量等关键因素建立休闲农业整体发展评估模式[16],休闲农业发展包含资源、经济、地方特色等方面。通过对休闲农业整体性评估,探求休闲农业可持续潜力,将休闲农业特色分为农、园、林、水、动物、硬件设施、民间游艺、农村文物、农村空间利用与设备等方面。休闲农业由地文化特色带动经济,具有复杂的网络系统。

2.评估构面与准则

根据以上文献,归纳休闲农业整体发展模式的构面与准则,结合专家访谈,完善休闲农业整体发展评估准则,使分类更加清晰,简练。专家A认为,将统一性、自然性、安全性等纳为资源吸引力;将经营意愿、经营政策、农场运营等归纳为市场发展潜力;将设计风格归纳为顾客创造价值。休闲农业整体发展评估架构包含资源吸引力、市场发展潜力、顾客创造价值、整体发展能力四方面(见下页表1)。

表1 依专家意见调整后休闲农业评估构面、准则整理

休闲农业整体发展体现了生态、文化、经济、人文等方面,包含以下关系,第一,资源吸引方面,生态是休闲农业基础,地方文化是特色;第二,市场发展潜力方面,经营意愿、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具有可开发潜能;第三,顾客创造价值方面,产业链接是手段;第四,整合发展能力方面,休闲农业凝聚力、人力、物力、组织是推动休闲农业整体发展。

二、旗山兰花苑布局

兰花苑休闲农业位于福州市闽侯县南屿五都村的“西旗”(旗山)脚下,空气质量优,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水域丰富,交通便捷,适合兰花种植,发展休闲农业。

1.资源吸引力

景观设计理念传承和延续兰花文化,结合古典园林创造意境,整体布局功能划分包括主入口、兰花培育基地、兰餐厅、茶艺区、兰花观赏区等多个主题,其景观布局包括:第一,兰花养殖基地,从入口进入兰苑培育基地,兰花基地通风,喜阴;第二,兰花观赏区因兰花不耐福州高温,用竹廊围合成一个半封闭空间,形成多个茶室,造景层次丰富;第三,餐厅以中式榫卯结构形成的木建筑餐厅,共二楼,可远观旗山与稻田等自然风景;第四,兰花休闲民宿,将古典园林与现代休闲农业相结合,设计传统四合院形式。在资源方面,兰花苑以兰花为主题,营造可观可玩的休闲农业。

2.市场资源发展潜力

经营意愿与基础服务实施的完善性与否,直接影响市场资源发展潜能。兰花苑村民、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结合地方文化,形成具有特色及经济效益的休闲农业。第一,居民参与意愿,展现当地居民缺少经营休闲农业经营,参与意愿一般;第二,可及性,交通便利,离福州大学城开车约20分钟左右;第三,共识性,产业与产业间的连接功能,兰花苑为休闲农业一个点,没有与周边休闲农业形成连接线、面;兰花苑的发展意识以政策支援性为主,居民参与性意愿辅,共识性方面。因而,在地方发展意识方面有待加强。

3.顾客价值创造

目前,兰花苑以卖兰花、餐饮、民宿为主要经济来源。功能划分休闲为主的服务设施:第一,课堂教学种殖兰花;第二,地方特色的特色餐厅;第三,悠闲舒适的茶室;第四,舒适安全民宿度假环境。产品体验方面除了课堂教学兰花种植,没有发展其他体验项目,服务性设施以吃住赏为主,缺少儿童方面的游乐设施,因此,从整体上看,顾客创造价值方面,有待加强。

4.整体发展能力

随着都市人对田园生活向往,兰花苑提供一个休闲放松场所,交通便利,离市中心1H车程,可供有空1—2天休闲;附近休闲农业有旗山森林公园、齐盘寨等;兰花苑具有政策性、支援性特点,《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政策,减少休闲农业的税务、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宣传。兰花苑整体布局体现为:第一,以兰花为主题,景在图中,考虑多个主题园相通,在营造中以“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巧于因借”就是借景,借旗山的雄伟,借周围田园的宁静;第三, 巧用兰香,善用花卉,兰花苑注意设计细节,巧用兰花的香气来营造一个禅意的空间;第四,“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兰花苑设计有抑扬,有节奏,有变化,兰苑中以栏、廊、亭、墙的手法分离空间,时而封闭,时而开阔;第五,兰中见园,人在兰中,兰在园中,园在心中。整体规划结合地形地貌,低洼区域挖溪流、池塘,高丘地带建亭台楼榭,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景观。

兰花休闲结合五都村自然风景,形成具有特色的休闲农业,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资源吸引力方面,第一,资源独特性,古人对兰花及文化喜爱;第二,资源链接性,旗山森林公园、齐盘寨休闲农业连接;第三,安全环境。二是市场发展能力方面,第一,交通便利,离市中心1H车程;第二,提供雅房,可供有空1—2天休闲;第三,以兰花营造观赏空间。三是顾客创造价值方面,第一,服务设计齐全;第二,课堂教学如何养殖兰花。四是整合能力方面,因地制宜,兰花结合农耕文化,营造周末赏、玩、吃、休息为一体兰花苑。

三、结论

都市快速发展对农村产业架构、经济等产生较大影响,休闲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农村热点的话题,然而由于缺乏整体发展模式,产业以观光、商业化等为导向,忽略了资源特色、综合能力发展等问题,本文以专家访谈结合田野调查,试图建构休闲农业整体发展评估模式,分析福州兰花苑休闲农业。本文研究为休闲农业整体发展与改造提供理论借鉴,研究结果显示: 休闲农业整体研究架构包含资源吸引力、市场发展潜力、顾客价值创造、整合能力四个方面,囊括休闲农业的资源特色、经济、顾客需求及整体意象。兰花苑休闲农业以兰花为主题,具有良好的资源吸引力与市场发展潜力;顾客价值创造、整体发展能力发展方面产业连接不强,顾客产品体验较为单一,服务性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兰花整体顾客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兰花开
兰花鉴赏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豆腐多少钱
让顾客自己做菜
我爱你兰花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寂寞的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