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式排球运动发展:轨迹追溯与价值探求

2020-06-13 06:08李健达
湖北体育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坐式训练场地残疾

李健达

(河南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残疾人是指身体或者心理丧失了某种组织功能的人。残疾人包括:听力残疾、精神残疾、身体残疾、语言残疾、智力障碍、视觉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1]。由于其自身的条件所限,残疾人在参加体育运动的时候需要克服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的双重压力,残疾人体育是指残疾人为参与者,以增强身体素质、恢复体质等为目的的体育活动,通过系统和科学化的适当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有效预防残疾人身体的各项机能的退化与恶化,增强自身的身体健康水平,并且可以缓解其各方面的压力。但现今,社会上仍存在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该群体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尽完善[2]。

1 残疾人坐式排球

残疾人坐式排球是专门为下肢残疾的残疾人设计的一种坐在地面进行比赛的排球运动项目,并被残奥会设立为正式比赛项目。

1.1 坐式排球的发展

1.1.1 残疾人坐式排球的起源及国际发展

坐式排球最早起源于1956年的荷兰,当时荷兰部队的伤员协会为组织伤残军人进行康复性体育活动,将拳球运动与排球运动相结合,发明了现今残疾人坐式排球的雏形。1975年荷兰组织了第一次残疾人坐式排球比赛,基于排球的比赛规则,制定了适应坐式排球的规则,如缩小排球场的场地、降低球网的高度和明确了上场参赛的人数等,并在之后的不断摸索中,逐渐改进与完善相关细则。1980年,第六届残奥会在荷兰的阿纳姆市举办,男子残疾人坐式排球第一次成为残奥会项目,东道主荷兰队摘夺该项目的首金。2004年在希腊雅典举办的第十二届残奥会上,女子残疾人坐式排球也正式成为了残奥会的比赛项目,在此次比赛中,中国女子残疾人坐式排球队伍以七战全胜的傲人成绩夺得残奥会女子残疾人坐式排球的第一枚金牌。

由于欧洲地区是最早开展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项目的地区,长期交流和合理的赛制使得欧洲的残疾人坐式排球队伍有着更全面的技术水平。而相较而言,中国以至整个亚洲的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起步较晚,整体水平有待增强,不过在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和推广中,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发展势头好,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绩。

1.1.2 残疾人坐式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近几年赛事

在1994年,亚洲残疾人体育联合会把坐式排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3]。上海队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国际级别的残疾人坐式排球比赛,在此次比赛中我国女子获得了冠军。男子获得了亚军,但随后几年,中国在该项目上的发展较为缓慢,1999年在泰国举办的第七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上,上海男排仅获得了第五名。

1.2 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的价值

1.2.1 残疾人坐式排球的康复的价值

残疾状态给该群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恢复残疾人健康的基础,并且经常锻炼的残疾人能通过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以最大程度的弥补残肢所带来的困难,但部分人由于心理原因,选择减少或者停止体育锻炼,久而久之则会使其器官与各种身体机能、系统功能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残疾人坐式排球是一种不仅能有效的帮助残疾人培养兴趣爱好,还能够通过功能性训练助其恢复机体状态的一项体育运动。

表1 坐式排球在我国部分赛事

1.2.2 残疾人坐式排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在当今社会,残疾人处于弱者地位,在找工作或者学习生活中往往会遭到不公平的情况,渐渐地自卑感和焦虑感易产生,这样就使得一些残疾人不愿意面对生活,逃避现实,对生活抱有消极的生活态度,不愿意走出家门面向社会,慢慢与社会脱节。而残疾人坐式排球训练是由12个甚至更多的参与者来进行训练与比赛的集体项目,这也就要求队员们之间的相互交流配合,使得残疾人在训练时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有利于残疾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

2 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残疾人坐式排球的训练时间分散

由于国内残疾人运动会4年举办一次,而全国性质的锦标赛一年一次,比赛举办不频繁,所以队伍平时训练量相对较少,而需要比赛时会集中起来进行大强度训练,缺乏系统长期的训练,由于比赛周期过长,也使得一些残疾人运动员失去了对比赛的兴趣。而参加训练的一些队员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在工作期间无法参加集体训练,这就很难保证比赛训练效果。由于训练时间没有保证、训练时间短、训练周期少、训练缺乏系统和规范的原因,所以在比赛中很难取得好成绩。

2.2 残疾人坐式排球的训练场地无法得到保障

而训练场地的条件对于残疾人来说也十分重要。在欧美一些城市会有专门供残疾人使用的专门训练场地,还会有培训过的专门负责管理场地和器材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这使得国外的残疾人在训练时不用交取任何费用便可训练。而在国内除了及个别城市有专门的固定训练场地以外,大部分的省市代表队训练都需要租场地或者借场地用,经常会因为一些突发情况使得训练队员没有场地可用,有些队伍在比赛前的一两个月集合开始训练,这就使得一些训练场地在不停的变化,使得一些队员可能迟到或者错过训练。还有些场地由于是租或者借的场地,场地的材质和地面的受损都会影响队员们的训练。训练的场地问题会影响很多队伍的训练情况,也会大大减少队员们的训练时间。不能正常的训练使得大部分训练队无法稳定的发挥所训练的效果。所以固定的场地和场地保养是保证运动员们正常训练的重要因素。

2.3 缺乏专业的残疾人坐式排球的教练员

相关实验表明: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教练员平均年龄为44岁,从事排球教练的平均时间为14年,但从事残疾人排球教练的工作时间较短,平均为4年[4]。从调查中可以了解到还有部分的省市的残疾人坐式排球队都没有专门负责从事训练残疾人坐式排球的教练,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都必须向其他单位借用教练。这些借来的教练员,通常也只是排球教练、体育教师或排球爱好者。而这些请来的教练员大都没有通过残疾人坐式排球的培训,大部分人都会以健全人的排球训练来训练队伍,这也就导致请过来的教练对残疾人坐式排球的相符合的技术和战术针对性不强、分析队伍不够透彻、训练容易走弯路。并且借来的年轻的教练员由于工作和生活等原因没法有规律性的参加训练,有些教练员工作也不固定,这会使教练员没法长时间和运动员在一起,就无法全面了解队员们的基本状况,无法提出针对各队专门的训练方法。一些队伍借过来的教练员大都会是一些上了年纪或者已经临近退休的老教练员。坐式排球运动属于一种比赛较为激烈的隔网型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对象又都是残疾人,所以在训练中更要求教练员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体力。然而年纪较大的老教练员,他们在训练时可能会由于身体原因,从而忽略一些训练。总而言之,各个队伍教练员的情况各不相同,这也是影响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4 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员经济生活压力

我国大部分残疾人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大多数残疾人家庭比较困难,有的男性更是成为家里面的顶梁柱,需要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时间投入到维持生计、养家糊口上[5],对青年运动员来说也不例外[3]。所以,这些参加残疾人坐式排球的运动员可能会在训练与工作、生活之间做选择上产生矛盾,花更多时间来参加训练必定会影响工作的收入,如果花更多时间工作挣钱,那必定会影响训练。

3 结论

由于国内赛事举办周期较长,比赛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了比赛前的训练相对分散,导致残疾人坐式排球成绩的下滑。并且坐式排球比赛大都为成年比赛,青少年比赛基本没有,不利于发掘优秀的青少年坐式排球队员人才,这也是不利于坐式排球发展的一个因素。教练员年龄偏大,没有专职从事残疾人坐式排球的教练,部分教练员是健全人排球教练兼职,阻碍了教练针对运动员做系统性的训练。由于运动员个人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经济情况、训练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阻碍了运动员训练的时间和训练周期,这更加影响了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员的发展。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对残疾人有很高的康复价值和对残疾人增加自信心的价值,可以使残疾人更好地融入健全人的社会。

4 建议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资修建免费提供残疾人训练或者比赛的专用场地,或者学校向社会上的残疾人无偿提供其可以训练和比赛的场地,妥善解决运动员训练的后顾之忧。加强残疾人运动员们的训练和管理。培养专职残疾人坐式排球教练,定期开展坐式排球教练员的培训、研讨会等,建设高水平的教练队伍。增加青少年的比赛,有利于挖掘青少年人才,为残疾人坐式排球增加储备人才力量。

猜你喜欢
坐式训练场地残疾
消费者视野下商业性羽毛球训练场地经营模式探索
?如何合理安排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场地、器材、时间
武装泅渡训练安全问题剖析
从训练场地角度分析小学足球活动现状
浅谈中国坐式排球运动发展中的问题
高校体育保健课开设坐式太极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