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假,情真

2020-06-15 06:30欧阳慧儿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求真低年级语文教学

欧阳慧儿

摘 要 本文研究借助戏剧游戏和戏剧活动,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达到提升想象、口语表达、探究、创造等多方面语文素养的目的。以小学第一学段教学为例,探索戏剧游戏对学生在真读、真说、真写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戏剧游戏 低年级 语文教学 求真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让众多一线教学工作者意识到,未来的竞争力不是技能本身,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习理解能力、合作精神、好奇心、主动性和创造力。低年级注重想象开发,鼓励发现,培养阅读习惯,培养语感,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敢想敢说的人。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说”和“写”均需要足够的“感”和“想”来支撑。

做戏剧游戏是演员的训练方法之一,能有效地让参与者逐步打开自己,感受自发的真实情绪和情感,发现更为真实的自己,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

笔者在2018学年开始,尝试在统编教材教学中开展戏剧教学法PICER的教学探索,即PLEASURE愉悦,IMAGINATION想象,EXPRESS表达,READING阅读和COOPERATION协作,研究借助戏剧游戏和戏剧活动,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达到提升想象、口语表达、探究、创造等多方面语文素养的目的。与传统的教学法不同之处在于,戏剧教学法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的愉悦性,增加文本与人之间的对话,全体全程的投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情,引发更多思考和创意而非唯一规范的答案,能让抽象的逻辑和飘渺的情感更清晰和具象。戏剧表演中的核心是“真”,在表演时,往往要求演员“真听真看真感受”,而于语言素养训练而言,则是“真读”“真说”,才能“真写”。

1情境体验与真读

“真读”——如何读得有感情?语言的优美,声音的甜美,技巧的高超是否等同于“有感情”?答案是否定的。朗读时要有感情,首先要做到不刻意伪装语言。只注重技巧的完美并不真实,在“真读”的背后是“真听”“真看”和“真感受”。以课堂活动为例,读“猴投石头,哎呀,打中了一只猴。”老师丢石头,学生听到鼓声响说“哎呀”。经受拍打的学生听到指令后的“哎呀”感觉明显与之前不一样,因为身体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感受,比起只是听讲技巧或阅读文字后凭空构建想象更为直接。

二年级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中,要求“注意听,记住主要信息”,是在要求学生真正看明白,真正听进去,而非假阅读假倾听。平时学生在读书时,往往能把词语句子读准确,却不知所云,常常答非所问。一年级下学期《咕咚来了》一文中,老师设计了劝说动物离开自己家园的环节。要求学生尽力劝服其他“动物”,如果劝说者不能打动你,可以选择不离开。于是出现了不少拒绝离开的场面。华丽的语言并不能代替真实的感受,在剧场游戏后,学生调动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劝说,情绪会更真实且自然地流露,其他学生才会被感染和打动。

2安全、移情与真说

“真说”——这里包含两方面,一是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二是运用已学词句表情达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二者皆非易事。

(1)要表达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不仅孩子,成人也是如此,大家会害怕说错话,说得不好,会把大量时间花在思考如何才能说对的东西,做对的事情,或者说到别人心目中的那个答案,却极少思考什么才是内心真实的想法。

二年级多篇课文课后练习中,均有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题目:“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联系生活说说你的体会”“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如何才能让学生说真话,表达真感受?

首先是正视和接纳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剧场游戏中会有输赢,但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输了游戏依然能愉快地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任何决定和选择都不会带来不良效果,可以最大限度消除说真话可能带来的顾虑。

其次是建立安全感,袒露想法和感受,比如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伤心、难过、懊悔、不甘、厌烦、畏惧……。不是每个同学都会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因此重复别人说过的答案这样会更安全,不会招致嘲笑和否定。在一年级下学期《夜色》一文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说出自己夜晚最害怕的事情,笔者把这一问题放在戏剧流动塑像练习中,几乎每一位同学都能借助肢体造型,坦然说出自己畏惧的事情。

在扮演游戏里,学生可以轻松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有趣的,真心惧怕的,古怪的,找到和别人一样的共性,接纳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敢于袒露自己的内心。再比如要求选择性的问题,学生觉得是在游戏里的选择,有表演的平台,选择会更趋向真实,说的同学会很放心,听的同学也会很坦然接受。

再次,师者应鼓励各种奇思妙想的存在,学生才能更乐于与他人分享。笔者请学生扮演咕咚,并采访每个咕咚有什么不一样。而无论学生的答案是否合理,師者都尝试从中找出与众不同之处给予肯定。在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中,逐步养成“我的想法没有错,只是跟别人的不一样”的心理基础。

最后,激发交流欲望,鼓励交流表达。在教学中,笔者请学生设计“未知的咕咚”是什么样的,并设计思考对付咕咚的方法。在课堂上的头脑风暴和有趣的小组合作让学生产生与人分享的迫切意愿,他们会主动介绍各种对付咕咚的方法,讲解如何排兵布阵对付咕咚并进行角色扮演。作为老师,适时点拨讲述同学介绍的注意事项,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听明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才能参与演绎。

有了一年级的心理建设和交际基础,在二年级开展头脑风暴,设想各种方法,想象不同情趣的画面就简单多了。在第一次的写话训练中,让学生设计各种玩具的模样,具备各种功能,再表演玩具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第二次看图写话训练,设计小老鼠扮演见到猫的反应,演绎接下去会发生的故事,这不正是指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话训练吗?

(2)运用已学词句表情达意,准确传递出个人真实的情感,需要情感的迁移。中高年级的一些同学,即使喜欢的东西也未必能表达出喜爱的感觉,他们内心情感往往是贫乏的,不能及时调动过往的生活体验,将类似的感情进行“移情”。借助戏剧游戏和教室剧场,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移情”产生“共情”。笔者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进行了“抢尾巴”游戏。输了的同学要被嘲笑——体会难堪和借尾巴的迫切。然后是教师入戏,扮演黄牛、燕子,学生需要调动内心感受,诚意地按口语交际的要求逐一向这些角色借尾巴。被嘲笑时学生内心会特别感到难过,而借到尾巴后感谢别人的话更由衷,这实际就是师者借助情景和游戏帮助学生打开想象,进行情感的迁移。

3角色创作与真写

“真写”——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遵循了读文——积累——表达——复述——记录,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过程。一年级时,笔者尝试让全体学生共同表演《小猴子下山》,通过集体扮演帮助理清文章线索内容,课后把自己表演过的片段写下来。在二年级第三单元中《曹冲称象》和口语交际做手工,学生可以在表演教材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规律,也是在为写话要达到的“有顺序、讲清楚” 教学目标服务的。不难看出,写话的要求在此之前就已经有所渗透和铺垫。

人在处理接收的信息时,基本上是按照一定的信息处理系统来运作。只有真正“听懂”“看明白”了,信息处理的系统合乎交际表达的规范的情况下,才能作出正确的反应,不会答非所问。因此在写话训练要求里,具体的提示语问题实际就是帮助学生把握写话内容。学生要先读懂问题,能处理阅读或者听回来的信息,真的在听,真的在看,能够理解,才能做出回应,写出相应的内容。

写话前这些具体的问题,实际上在帮助学生梳理写话的内在逻辑和条理顺序,给孩子们的理解和语言系统建立支架,告知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么说才具体。每一组课文教学中把渗透在每篇课文中的语言点充分练习,学生才会对写话内容不再陌生,写起来自然更游刃有余了。

无论说什么写什么,都应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回归到学生的本真,真诚的交流,真挚地表达,真实的评价,不要弄虚作假。无论是口語交际还是写话写作,都杜绝矫揉造作的表演。戏剧教学法并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而是全体带着乐趣和喜悦,对扮演的场景有共识,并在这个共识下让自我进入成为角色,从而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

剧场即教室,剧场内一切都是假的,虚构的,但却能让学生相信这个场景发生的任何事情,让观众相信表演是真实的。运用戏剧教学法让学生成为一个说真话做真事的人。而这种“求真”的过程,恰恰能激发师生对未知的探索,正是让师生在探索中共同体验和收获知识带来的乐趣和惊喜,无惧试错的勇气。

参考文献

[1] 陆素英.小学语文“教育戏剧”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2] 张晓华.教育戏剧跨领域统整教学[M].心理出版社,2014.

[3] 王添强,朱曙明.儿童戏剧魔法棒[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6.

[4] 卡梅尔·奥沙利文.教育戏剧:实践指南与课程计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求真低年级语文教学
张锦绣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