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中基础性田径教学的比较研究

2020-06-18 07:08肖和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田径竞技技能

肖和伟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茂名 525000)

1 我国体育教育中田径课教学的兴与衰

1.1 田径课曾经是体育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

但凡上过学的人都对田径运动不陌生,从小学开始直到大学,田径课作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就一直伴随着我们。每个学校,无论是城市中的重点还是农村一所普通学校,也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田径场似乎是一个学校的基本配置,多少媒体人和教育界人士曾为偏远山区小学没有田径场而感到痛心,可见田径课与体育教育的关系是多么密不可分。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高等院校也曾把田径课作为术科教学的基础课,因为田径运动被认为是其他各项运动的基础,无论什么运动项目都离不开跑、跳这些基本技能。但同样也是田径课,许多学生对它望而生畏,因为在他们看来田径课考试最辛苦也最难过关,田径课的内容最枯燥乏味。

田径运动曾经被认为是体育运动的第一基石,它是竞技运动乃至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因为它由人类活动最基本的运动技能——跑、跳、投等基本动作组成[1]。也正是由于它的基础性,它曾经是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重要比赛项目,直至今日,田径运动仍然是奥运会的大项目,其所包含的金牌数量最多,受关注程度最大。田径运动的许多技能都是由古代人们狩猎的生存技能演变而来,进而又发展成为了奔跑与投掷的军事技能,可以说,田径运动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它是学校体育中的重头戏也就理所应当。我国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对我们很不利,周边国家对新成立的、国力很弱的新中国虎视眈眈,加之“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需要时刻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自然而然地,学校体育也承担了部分军事技能教育的任务,这其中主要是把军事技能的培养放到了田径教学之中。从那时起,田径教学就成了学校体育中的最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需要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大国形象,中国需要吸引世界的眼球,而最直接的舞台就是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为此我国学校体育又开始推行竞技体育教育,而首当其冲的又是田径教学,因为田径运动最普及、最有群众基础,而且田径运动是“其他各项运动的基础”。

1.2 体育教学改革对传统田径课的冲击

进入21世纪,我国改革事业进入深层次发展阶段,人们开始反思过去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不足,此间教育界则掀起了反对应试教育,推崇素质教育的改革浪潮。体育教育的改革从高等体育教育开始,因为它是培养各级学校体育师资的重要场所,是贯彻体育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所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了“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这是体育教学新方向的航标灯,更是对过去竞技体育思想主导的体育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否定,其中首当其冲受到学界“批判”的就是田径课教学,从田径课的内容设置到考核方式、评价标准等统统受到质疑,主要的质疑点集中在:有些田径项目,如:铅球、中长跑、跨栏跑等项目不适合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2];田径课考核办法与健康体育的宗旨背道而驰[3];等等。许多体育教育专家认为,体育健康教育的效果不能用运动成绩来衡量,所以体育考试的“达标”是首先应当被废止的,而这种达标最多的就是出现在田径课考试中。其次,体育课堂应当选择游戏性、趣味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比如:球类运动。这样容易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4]。在种种质疑声中,田径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渐渐褪去了往日的光环,学生对田径课的负面印象很深,尽管在新课程标准下各级学校都在积极推行体育选项课,但田径课的选课率明显较低[5]。有学者对山东省高校田径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55% 的学校没有开设田径课,有30% 的学校开设了田径选项课,但因选课人数太少而被迫取消[6]。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可以说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后,人们开始对过去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表示质疑,而学校体育课中的田径教学便是竞技体育色彩最浓的教学项目,从这个角度看,田径课也是最容易被批判的对象。总之,在这场教育改革中,田径课被迫渐渐走向消沉。

2 忽视田径教学是对传统体育教育弊端的矫枉过正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各级学校体育教学也成为为国家培养“苗子”的基地,田径运动作为各项运动的基础,自然而然地成为体育教学的重点,然而田径运动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最具竞技性的运动,虽然它不像许多其他运动项目那样有着激烈的直接身体对抗,但田径比赛追求的就是更高、更快、更远,拼的是实实在在的实力。原滋原味地把田径运动搬到体育课堂,其结果就是教学内容和考试、评价方式等都带着浓重的竞技体育的色彩,这使得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对田径课达标考试产生了惧怕心理,也因此不喜欢田径课。此外,应试教育的总体氛围,使许多学生少有精力去积极锻炼,提高自己的体能和田径成绩。归根结底,过去田径课教学是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对田径运动的理解出了问题,而不是田径运动本身有什么问题。所以,体育教学改革不是要把田径课砍掉,而是要改变田径课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变教师和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态度,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田径运动的健康价值、娱乐价值和美学价值,把田径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进行适当调整。

过去的,或者说传统的体育教育包含了太多的国家功利主义在里面,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国家“有用的人才”,体育教育也自然是为这个大的教育方针服务。冷战时期,我国推行全民皆兵的国防战略,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身体强壮、能上战场的保家卫国的一代人。改革开放之后,体育教育的目标又指向了培养身体健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人。这本身都没有错,错就错在把体育教育目标定得太高太大了,给人们造成一种参与体育运动就一定要获得某种收益的自觉不自觉的目标定位,忽视了体育运动过程的价值,忽视了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最根本的动机——寻求运动乐趣。体育运动能使人获得愉悦感和运动满足感,这才是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坚持从事运动活动的原动力。所谓的“快乐体育”,就是要保证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对运动本身感兴趣,整天像完成任务一样的去跑多少公里、完成多少次动作练习,这无异于是一种痛苦和压力,于身心健康无益。田径运动由最基本的跑、跳、投动作组成,因此它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基本运动,当作为田径教育的田径课去除掉人为的达标和千篇一律的必修内容时,相信很多同学会对田径运动感兴趣,加之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比赛,田径课会成为广受学生欢迎的热门课。为此,我们首先应当达成如下几条共识:一是,任何运动都不可能受到所有人的喜爱,田径运动也一样,所以田径课应当作为选修课呈现,而选修田径课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个别或几个项目,不必把多数田径项目都学一遍。其实体育课的内容中,所有的运动项目都应当让学生自由选择。相信去除掉许多体育的国家功利主义,以学生为本,从快乐体育的宗旨出发来设置田径课程,会有大批的学生对田径运动感兴趣。

3 从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看田径课教学的基础性

3.1 田径课教学的基础健康教育价值

田径运动是最古老的运动,至今仍是最具影响力的竞技运动,这其中必然有其价值所在。首先,田径运动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运动技能的竞技化,它甚至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按照达尔文的物尽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法则,远古人类能够生存下来的只能是那些跑得快、跳得高的人,投掷技能则决定着他们狩猎的成果。所以,田径运动技能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在人类基因中编好的。在某种程度上讲,是那些最终形成田径运动的基本运动活动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展,造就了人类健康的基因。虽然我们反对田径课考试达标的方式,但人类的健康状况的确与运动能力有关,体适能理论就是从人类基本生理机能与运动能力的角度来评价人的健康状况的,它把人的心肺耐力、体成分、肌力与肌耐力、平衡与柔韧等四个方面作为衡量健康状况的基本要素[7]。显而易见,锻炼这几个方面的素质,田径运动是绝好的选择,试想想,锻炼心肺耐力、肌耐力是否长跑运动为最佳?田径运动的短跑、跳远、投掷等项目对人的运动素质要求最全面,反过来它们也是对身体各种素质全面锻炼的最好选择。现代运动健康理论特别强调的有氧能力也与人们的运动状态有关,因而有氧运动是当下最流行的健身运动,而许多研究都证明,长跑运动是提高有氧能力的最佳锻炼方式。有学者对上世纪70年代直到本世纪初的12项针对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8],在所研究的耐力项目运动员中,长跑运动员在最大摄氧量最低速度下跑的时间最长,男子中长跑运动能够达到6.7±1.9min(8名被试者);而相比之下的赛艇运动员则为3.38±1.11min(5名被试者)。

3.2 田径课教学的美育价值与终身体育

田径运动是最能展现人体美的运动项目。从古希腊和古罗马许多雕塑作品中就能反映出这一点,当时的人们把田径技术动作与人体美结合起来,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经典雕塑作品,其中以“掷铁饼者”最为震撼。现代奥运会田径比赛或者田径世界杯等大型赛事,吸引人的不仅仅是激烈的比赛本身,运动员优美的身材与精湛的田径技术的完美结合是大众更重要的审美对象。作为田径比赛的观众,人们不仅仅关注冠军,那些亚军、季军,甚至比赛的失利者也从不同的侧面向人们展现着精神的和身体的美。田径运动是技术性最强的运动项目之一,而要完美地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出色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技术、心理条件,因此,出色的田径运动表现是几方面完美的结合。如果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欣赏这种美,那么他们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就会陡然提升,因为追求、体验和表现运动之美是每个人都渴望的,美是引起人兴趣和欲望的最根本因素。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关于美育的课程我们几乎没有。合理的田径课程应当把体育美学的内容穿插进来,完成体育美育的基本功能。同时,当人们感受到了田径运动美之后而产生的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才是最内在的,也最容易成为终身参加田径运动的内在动力。

有些批判田径课的学者认为,田径课缺少游戏性和趣味性,加之达标式的考试,因而引起学生厌烦,殊不知正是因为它少有游戏的因素,它所激发的才是人们对运动的本真追求,热爱田径运动的人往往是把这种运动欲望铭刻在骨头里的,一个喜欢长跑的人可以坚持长跑几十年,直到老到跑不动,世界上很多专业的球类、自行车、滑冰等等项目的运动员,他们的启蒙运动项目都是田径。这些都证明了田径运动的基础性,而这种基础性表现在运动技能、心理等多个方面,技能方面不必多言;而心理方面,田径运动没有游戏的因素,因此它很难像球类项目那样以游戏和集体对抗来吸引人,它所吸引人的因素全部集中在运动技术本身,也就是说,人们喜欢田径运动是把他们的兴趣点指向了运动本身,这是从人的兴趣的角度体现的田径运动的基础性。

4 美国学校田径运动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是田径运动最为普及的国家,其实俄罗斯、德国、英国等国家也十分重视田径教育,但美国是把田径运动视为基础性体育教育的典范。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田径课都是必备的体育选修课,而且各级学校都有田径运动会的惯例,全美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更是受到全社会关注的体育盛事,而且他们的竞赛水平相当高。这里借一个案例就可说明这一点,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队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当时中国代表团共获得15枚金牌,而美国代表团中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学生运动员也获得了15枚金牌,也就是美国队有15枚金牌是来自一所大学的贡献,美国队各个项目运动员中很多是大学生运动员,美国大学生田径运动的水平由此可见一斑。其实中学田径运动也十分普及,水平也相当高。有学者对美国2008年全美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成绩进行了统计[9],本文选取短跑项目成绩列出,见表1:

表1 2008 年美国中学生部分男子短跑项目参赛人数及不同名次段成绩 (s)

从上表可以看出,美国中学生短跑成绩相当高,而且第1名和第50名,甚至100名之间的成绩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反映出其中学生总体竞技水平比较高,而且说明田径运动在美国中学十分普及。去过美国的人都知道,田径运动场也基本是他们大、中、小学的基本配置,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情不亚于流行的篮球、橄榄球等项目。美国体育教育界和运动医学界都把田径运动作为中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并特别从健康和运动技能的双重角度强调田径运动作为体育教育的基础性地位[10]。正是因为田径运动的普及程度高,后备人才源源不断,才使得美国田径竞技水平高居奥运会之首。反过来,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各种国内、外的大奖赛等激发着美国人对田径运动的热情,因为田径比赛的激烈性、技术性、审美性都相当高,是引导人们开启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田径竞技技能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计数:田径小能手
电竞种植记
拼技能,享丰收
花与竞技少女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同台竞技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