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对策探讨

2020-06-20 11:04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衢州32402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不合格率维修保养合格率

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浙江 衢州 324022)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观察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对策。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购置的医疗器械300件(检查用、治疗用、护理用医疗器械各100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50件医疗器械(检查用、治疗用、护理用医疗器械各50件),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开展使用、维修和保养上的管理;观察组则加强相关管理模式。对比两组中医疗器械的总体不合格率以及造成院内感染情况。结果:经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医疗器械总体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造成院内感染情况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院内医疗仪器使用、维修保养等一系列管理,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其维修、消毒等合格率,并降低院内因医疗仪器原因造成的院内感染情况。

医疗器械是医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在对患者的检查、治疗、护理等方面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使用率大幅提高,同时,不少仪器在使用方法上得到简化,使医护人员在应用时更易上手[1]。本院将2019年全年筛选出的300件本院购置的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比两组的管理的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300件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内本院所购置的医疗器械,其中检查用、治疗用、护理用医疗器械各100件。将以上器械按照分类随机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检查用、治疗用、护理用医疗器械均为50件,均为150件。两组器械一般资料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中医疗器械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案,根据器械的不同分类进行不同的管理,即管理医疗器械的相关资料文献,每次使用完该类器械后做到及时清洁与消毒,定期对医疗器械开展相关的保养工作,对已无法修复的器械完成报废处理,并由专业人员去购置新器械。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在使用方法、维修和保养上的管理,其提高管理的方法如下。

建立起医疗设备维修档案库:考虑到医疗器械涉及的科室多,其不同的器械复杂程度不尽相同,使得维护和保养工作的难度较高,维修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自动化以及机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还需要查找相关资料来辅以保养和维修,因此院内建立起医疗设备维修档案库十分重要。建立档案库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不少医院内维护工作人员流动较大,在部分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别调走后,若不留下有的资料,则会对新接手工作的人员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利于维修、保养工作的持续开展。

完善医疗器械的管理制度:成立医疗器械专门的管理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在管理过程中还需落实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将不同分类的医疗器械分与不同的人员或部门进行管理,而不是交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若器械在工作时发生故障或意外事件,院方能够更快追究管理方的责任。通过落实管理责任制,能够减轻院方追责时的难度,用有力的规定约束管理负责人行为,使其在对医疗器械进行维修和保养时能够更为积极主动[2]。

提高相关人员维修保养与管理意识:加强相关管理人员对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及维修保养重要性的意识。通过分批次对不同分类医疗器械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知识讲座或专家指导的方式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并按照每周、每月的频率开展相关知识考核工作,设立奖惩机制,对考核成绩优异的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和支持,对考核成绩不理想的人员处于扣钱、停职的处罚,直到考核通过后方可回到岗位继续工作。

提高整体维护技术水平:通过学习并引用国内外优秀的管理技术,结合自身医院条件选择提高方式,期间院方需投入较大的资金对器械的维护保养上;控制医疗器械的存放条件,考虑到大多数器械结构复杂、关节结构较多且敏感度较强,故在保存时需创造出一个避光、干燥,通风性好的环境,以免仪器发生老化,生锈的情况发生。以1次/日、1次/周、定期1次的周期例行对存放的器械进行检查,维修发生故障的器械,并记录维修过程。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经1年管理后对比两组方式医疗器械的总体不合格率以及造成院内感染情况。总合格率统计医疗器械中维修不合格率、消毒不合格率、使用异常率3项。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管理方式总合格率对比

通过管理后发现,观察组维修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及正常使用率均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管理方式总合格率对比(n=150,n/%)

2.2 两组管理方式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将两组器械投入到对患者的诊断、治疗与后期的护理中可得知,观察组(n=150)中有4件器械造成院内感染,其中3件为治疗用医疗器械,1件护理用器械,发生率为2.67%;观察组(n=150)中有17件器械造成院内感染,其中12件为治疗用医疗器械,3件护理用器械,1件检查用器械,发生率为11.33%;χ2=8.653,P=0.003,该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医疗科技水平突飞猛进,但是目前在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生产上仍不及国外,使得各大医院不得不向国外进口一些器械,这导致许多医院并不具备有效的维修配套;另外,很多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条件以及维修手段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实际的维修保养需求,导致对医疗器械的保养维修缺乏[3]。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对院内医疗仪器使用、维修保养等一系列管理,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其维修、消毒等合格率,并降低院内因医疗仪器原因造成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而提高器械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不合格率维修保养合格率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食品安全抽检超223万批次
对农业机械维修保养问题的思考
清洁工程——汽车维修保养新理念(下)
提高铝电解电容器合格率的多元化工艺技术
60%网上商城成为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
2015中国汽车维修保养服务电商行业报告
露天采矿挖掘机的维修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