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0-06-21 15:27陈婷婷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陈婷婷

【摘    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当中的许多素材皆选取于生活。因此,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成为这门学科的教学重点,在这门学科当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们了解道德与法治相关的常识,还需要让学生们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生活当中。通过生活性、实践性这两个学科特质,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记于心中。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常规化的知识简称为常识,而常识来源于生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当中,涉及到许多关于生活中的常识,为了方便学生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特征以及相关的常识,教师需基于生活,从具体的生活实际出发,带领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以及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让学生尝试着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特定的生活教学当中。本文,我就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进行生活化总结出几点可行的教学策略。

一、引进生活素材,基于生活常识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遵循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常识水平,从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出发,帮助学生从认知开始,逐渐了解这门学科。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对本课程端正学习态度,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

例如,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教学时,教师首先从家庭礼仪出发,讲述相关的知识。我会问学生:你们平时在家里,爸爸妈妈有没有规定不能做什么危险的、或者过分的事呢?老师的爸爸妈妈会让老师平时在家多帮忙做家务,在吃饭的时候不能拿筷子敲碗,也不能用筷子来指别人等等。在老师的启发下,有的学生会说:“在我家里,爸爸妈妈让我平时不能看太多的电视。”也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说湿湿的手不可以摸插头。”“在家里不可以给陌生人开门、当客人来家里时需要主动地问好。”等等,学生所说的都是平时父母嘱咐的“家规”,为的是培养学生们最基本的礼貌素养以及生活常识。接着我会以“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学生们如何树立“长幼尊卑”的家庭礼仪。“同学们,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不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分享,学会尊重他人呢?那么,当我们在家中,有没有把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和父母或者他人分享呢?比方说,爸爸妈妈给你买了新玩具,你非常喜欢,这时你的小伙伴也来家里和你一起玩耍,小伙伴也非常喜欢你的新玩具,这时你应该怎样做比较好呢?”问题一出来,学生们便开始思考,许多学生都认为“和小伙伴一起玩新玩具”。也有的学生说可以和小伙伴交换玩具,这样两个人都有新玩具玩耍。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深入到生活当中去,从而不斷地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二、模拟生活场景,设置生活课堂教学

道德与法治有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在教师的教学当中,可以将这些生活场景还原,增加课堂上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关于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会角色扮演,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感受不同的生活场景所带来的体验。

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中《心中的“110”》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还原生活场景,并且让学生学会角色扮演模仿。教师创设情境:“某天放学后,小明和小东一起回家,这时遇到一个陌生叔叔,叔叔对他们说:小朋友们,叔叔带你们去玩好吗?小明和小东使劲摇头拒绝,这时陌生叔叔拉着小明和小东走,边走边说:这俩臭小子,这么久没见“爸爸”,现在带你们去吃好吃的!迎面而来的路人都以为是父子仨,就没有当一回事。这时候小东和小明应该如何向路人求救呢?我让学生开动脑筋将这个场景表演出来,并且让他们想出向路人求救的办法。有的学生在表演时会机智地向路人比“110”的手势,也有的学生很聪明地采取“缓兵之策”,先稳住陌生叔叔的情绪,跟他聊天打好关系,再乘机到人流多的地方求救和逃脱等等。以这样的情景还原,既能增加学生们心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又能够让学生们真正地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

三、开展生活活动,运用道法知识教学

为了丰富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开展关于本门课程的小活动,如“生活常识竞答”“知法懂法知识比赛”“模拟小法庭”等活动,让学生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的意识。

例如,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绿色生活的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开展“低碳生活常识竞答”,题目是关于“垃圾分类、绿色出行、节约用电、光盘行动”等几个关键词所展开的竞答问题,每个小组由十个人组成,问题是随机的,教师将这几个关键词制成九宫格的形式,每组派一名代表猜拳,赢的小组先选关键词,再从关键词的队列中抽出一个问题,回答正确加一分,回答错误扣一分。最终得分高的小组会获得小奖励。当学生在进行答题时,会迅速地开启自己的思维,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既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结合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从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出发,带领学生了解学科的特性所在,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时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思品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研究[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02).

[2]孙传兰.“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思品课从渗透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9(05).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