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审人员职业发展状态谈新时代内审职业发展创新思路

2020-06-21 15:34胡洁
中国内部审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内部审计思路

胡洁

[摘要]本文以内审人员职业发展状态系列调研数据信息为基础,深入剖析当前内审人员职业价值实现状态和“本领恐慌”困境,客观反映内审人员职业发展诉求和激励期望,据以提出新时代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创新发展思路。

[关键词]内部审计    内审人员    职业发展    创新    思路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在应对信息不对称、统筹资源配置、实现监督的及时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审计监督的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也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新形势要求内部审计队伍履行的职能更契合时代要求,实现的价值更富有创造性,内部审计职业化成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内审人员职业发展状态调研情况

2019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以下简称中内协)依托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以“新时期内审人员职业发展状态”为主题,着重从内部审计工作者的从业状况、心理状态、职业发展和期望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一是选择4期国企、央企和金融行业面授培训班开展典型调查,向培训班上来自160余家单位的240名内部审计管理人员或业务骨干发放纸质问卷进行现场调查。二是组织召开内审从业人员专题座谈会开展重点调查,全年共组织24场8—10人的内部审计专题座谈会,220余人次参加座谈。三是面向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开展了1次线上问卷调查,通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会员单位名录库定向发放调查问卷,鼓励内审人员积极参与答题,共收到内审人员线上提交的问卷1500余份。

通过以上方式调研,收集到大量、详实反映当前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状态的一手信息,整理总结出当前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状态,并据以提出新时代内审职业化的创新发展思路。

二、当前内审人员的职业感受和困境

(一)内审工作的存在感不高

1.内审管理体制不健全,内审工作存在感较低。当前,很大一部分企业或组织的内审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总审计师制度在绝大多数企业未得到落实。由于单位内审管理体制不健全,内审工作一般由分管其他业务系统的领导牵头开展,导致内审部门职能弱化、权威性削弱、监督作用发挥不明显,内审工作在组织内的存在感较低。

2.管理层对内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内审岗位存在感较低。相当一部分企业和组织的管理层及利益相关方对内审工作不重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监督和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认为内审工作对企业经营无直接影响,从而精简部门设置、压缩人员编制;二是内审部门在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普遍较低,内审人员职级不高,无参加公司重要会议的资格,对公司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过程不了解,无法行使内部监督职能。

3.内审监督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职能作用存在感较低。一是内审与财务、法务、风控、纪检等部门合署办公现象普遍,很难站在公允立场对企业经营状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审计工作独立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二是内审人员职位、薪酬待遇等受单位内部控制,从自身利益出发可能会对企业部分违规、违纪行为保持沉默,难以发挥监督职能。

(二)内审工作的职业获得感不强

内审人员的获得感是指内审人员因工作成果得到肯定并发挥作用而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调研情况看,内审工作者的获得感不强是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岗位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1.内审工作有效性受诸多因素影响,工作成果获得感不强。一是很多被审计单位对到本单位开展的审计工作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审计就是找问题、追责任、作处罚,采取消极配合、隐瞒事实等方式应付检查,对审计发现问题极力辩解甚至拒绝签字确认,导致内审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有效性较低。二是内审部门作为单位内设机构,在实施审计时经常陷入“下级审计上级,部门监督单位”的“尴尬”境地,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因素影响,内审人员从工作成果中感受到的获得感不强。

2.审计结果不受重视,内审工作价值获得感不强。从调研情况看,审计者和被审计者双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审计结果不重视的问题。部分审计者认为出具审计报告就算完成审计任务,审计结果运用是被审计单位的事情;而有些被审计单位只求少披露问题,不重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只重视审计报告的结论是否对自己有不利影响而不重视审计建議的落实。对审计结果的不重视和运用不充分导致审计发现问题屡查屡犯,再加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追责、处罚等相应机制不完备,导致内审工作的价值逐级“衰减”,内审人员从事内审工作的价值获得感不强。

3.内审人员职业渠道狭窄,内审职业获得感不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单元,大多只重视销售、研发、制造等价值创造部门,内审部门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内审人员的职业积极性受到一定挫伤。部分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未来发展规划不明确,内审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较小、通道不畅、缺乏发展平台,加之内审人员业务要求高、出差多、加班多、工作中经常得罪人等现实问题,致使内审人员的职业获得感较低,人才流失严重。

(三)内审人员“本领恐慌”问题日益显现

从调研情况看,内审人员的“本领恐慌”问题普遍存在,亟待解决。

1.内审思维和技术方法滞后带来职业恐慌。调研中很多内审人员反映,当前多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阶段,虽然形式上有“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但基本还是财务审计的翻版。内审人员明显意识到自身业务技能不精、风险识别准确率差、为组织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弱等本领不足带来的职业恐慌。

2.职能实现与组织期望存在差距带来职业恐慌。新形势下从党中央、各级政府到企业自身,对内部审计的审计强度、审计范围、覆盖面、追责力度都有明确要求,社会各界对内部审计的期望值也很高。而内审人员“治已病、防未病”的能力还不够,提出的审计建议对企业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的指导性不强,应对复杂审计局面的能力有待提高,相当一部分内审人员清醒地意识到目前内审发挥的作用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

3.职业技能提升速度与工作需求不匹配带来职业恐慌。随着审计监督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新时代审计工作需要具备咨询评价、分析研究、企业管理、绩效评估、信息化技术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内审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知识更新速度不够快,内审人员接受专业、系统的继续教育途径较少,行业间交流学习、开拓视野的机会不多,大多数内审人员认为自身职业技能提升速度远远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审计目标要求,专业素质和价值增值能力与工作需求不匹配的恐慌感时时存在。

三、新时代内审人员的职业激励和期望

调研发现,广大内审人员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时代内审工作的职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一)党中央把审计监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工作的发展历程,党中央把审计监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脉络清晰可见,如图1所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都与审计工作密切相关。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审计监督的高度重视,突出了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二)审计署第11号令开启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新征程

新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一是理顺了内部审计体制。明确规定内审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工作报告和总审计师制度,提升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整合了内部监督资源。明确内部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干部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三是明确了内审工作的指导监督职责。明确提出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这些规定进一步促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三)构建职业胜任保障机制是内审人员的现实期望

从调研情况看,广大内审人员对当前自身能力储备与内审工作需求之间的差距有清醒的认识,主动要求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掌握最新审计技能和先进审计工具的愿望十分迫切。希望尽快构建内审人员职业胜任保障机制,支持和保障企事业单位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需要,选配履行内部审计职责需要的专业人员,进一步规范内审人员持续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制度规定,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技能,提升内审队伍的职业胜任能力。

四、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创新发展思路

新时代内审人员的“本领恐慌”是内审人员作为能动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想干事、多干事”的自我觉醒,内审人员对“存在感”“满足感”的职业诉求,要靠自身专业素养树立职业形象、高效履职创造价值才能真正实现。“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的新要求和“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定位,是新时代赋予内部审计事业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如何用创新思维规划新时代内审职业发展路径,需要深刻而理性的思考和科学而富有前瞻性的谋划。

(一)充分发挥审计署指导监督和中内协职业引领合力,增强内审人员的职业归属感

从调研的反馈情况看,对于加强审计署对内部审计整体工作的指导、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层面对内审工作给予支持,广大内审工作者的意愿十分强烈;对于中内协搭建平台促进职业内部交流、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多形式加大内审职业引领,内审人员的诉求比较集中。审计署应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优势,加强对内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中内协要更好地发挥职业引领和宣传交流平台作用,双方形成合力,不断增强内审职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内审从业人员的职业归属感。

(二)积极推进内审职业化建设,构建规范化制度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客观来看,内部审计职业化是使内部审计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必要途径。长期以来,国家有关内部审计职业规章制度的政策性、法律性相對较弱,对内审职业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不强,内审机构和人员的权利得不到根本保障,存在一定的职业风险,因此首先要从构建内审职业规范化制度体系入手,积极探索制定配套法规制度,从政策上为内审人员提供职业保障,激发审计人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动力和潜能。

(三)大力加强内审文化建设,提升内审人员职业荣誉感

内审文化是一种职业文化,向内能够从精神层面调动内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向外能够在社会各界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为内审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良好的内审文化需要内审职业管理者和引领者的大力倡导和不懈培养,需要内审机构用独立、规范、权威、增值的价值创造共同铸就,需要广大内审人员用客观、专业、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具体呈现。因此,审计署和中内协应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内审文化,让内审文化的软实力成为推动新时代内审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加快内审职业胜任能力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内审人员职业水准

内部审计是一项兼具专业性和技术性的高层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在精神层面具备过硬的政治觉悟,业务层面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准,能力层面具备宏观的分析判断能力。因此,内审职业胜任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应建立严格的内审从业资格管理机制,通过从业资格认证和工作技能考察等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内审人员的职业素质基础;另一方面应严格内审职业继续教育管理,从制度上明确要求内审人员定期参加系统的内审职业技能培训,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化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提升审计职业素养。

(五)提高内审职业后续教育服务能力,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内审队伍

中内协作为内审人员后续教育的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要统筹规划内审职业后续教育整体布局,在培训的组织管理上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作为,切实提高内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和效率,努力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内审队伍。

首先,培训组织上要向精细化方向迈进,进一步细分职业培训需求,通过分行业、分板块、分层次、定制化的培训,提高继续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其次,培训形式上要从传统的面授培训为主转向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广直播课堂、微课堂、慕课堂等线上网络培训为主,让大多数内审人员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参训率。

再次,培训内容上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新形势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局面,增加扶贫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国际业务审计等专题培训,提高内审人员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和国际化审计管理水平。

最后,培训方式上应增加“以审代培”频次,选调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审计机关审计项目,或尝试通过内审协会平台,不同单位(非竞争关系单位)互派内部审计人员跟对方审计项目学习交流等方式,以实战式的强化训练提升内审人员工作技能,扩展内审人员知识面,助力内审人员进一步提高站位、提升技能。

(作者单位: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邮政编码:100873,电子邮箱:364324312@qq.com)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内部审计思路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