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期间直播经济助力经济发展的问题思考

2020-06-21 00:03谭子宓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0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

谭子宓

【摘 要】直播经济作为“互联网+”的一种线上经济模式,体现了新技术背景下商贸变革的基本方向。直播经济的覆盖普及对疫情期间脱贫攻坚、复工复产起到了高度助力作用。在疫情防控形势常态化情况下,直播经济的粗放式生长也暴露出其虚假宣传、假冒伪劣、售后难维权等存在的问题。要更好推动助力脱贫攻坚、激发市场升级转化,直播经济需要更多的制约与引导,本文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国情,针对直播经济的不足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引导企业商家、建立诚信机制模式等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直播经济;脱贫攻坚;经济复苏

引言

直播购物在疫情期间的火热喷发虽成为新风尚,也更为明显地暴露出诸多不足之处。虚假宣传、假冒伪劣、价高质次等消费纠纷频频曝光,亦成为制约直播经济发展的短板。但伴随着互联网时代下半场的到来,数据流量红利渐渐丧失,用户体验度将会成为影响“直播经济”的主要因素,助力经济复苏,带领经济新风潮,直播经济”还有十分漫长的路要走。

一、直播经济的理论与概述

(一)直播经济的概念

直播经济,是一项数字经济下的创新型网络应用。从其发展模式来说,是通过移动互联网与某个事物相结合的一种发展形式。并且任何行业都可以与直播相结合而产生经济效应,常见的就是直播电商、直播带货。

(二)直播经济的内涵

直播经济作为一种近年来迅速萌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基于网络平台,以移动端为主,交流性强、网络平台多样性、时空便捷等优点。“直播经济”作为一种线上经济消费方式,近五年来在中国国内呈现出曲线增长,井喷式放射涌泉而出,引发了国内经济消费的热浪,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于网络销售的积极性。

直播经济一个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不受空间距离的影响可以随意切换到个人想要浏览的直播间。其本质是电子商务的渠道业态创新融入了直播的媒体元素,由从早期的文字信息、商品图片到现如今的动态直观媒体。消费者可以参与线上与主播互动交流,并且还可以交流分享,这种线上购物的方式,就是2020年疫情期间最受人们欢迎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出门看货的安全性问题,也给自己省去了来回的交通时间,在疫情期间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消费群体的购物欲望与购物需求。

直播经济的主体组成部分是由主播+直播经纪公司,在今年疫情期间直播经济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消费经济,只要拥有网络环境,人人皆可随时随地,物物都可以变作直播带货的内容。“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1]直播经济在百业待兴、经济萧条的疫情期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体经济的不足,扩大了内需、促进刺激了消费,并且为因疫情期间实体经济被裁员的群体又提供了新的工作可能,也为直播供货方早日复工复产添砖加瓦,直播经济的逆风翻盘也展示了其内在的潜力与强大的生命力。

(三)直播经济的理论

从理论上讲,直播经济将从形式主导变为内容主导,逐步转向各行各业各自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去打动消费者。直播经济爆发是我国技术进步、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城市发展、市场变革等多重因素叠加的产物。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待,在消费的过程中通过与偶像、大“V”的互动更容易获得安心感,并找到存在感与愉悦感。

从直播电商发展的基本条件来看,4G、物流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科技支持为其正常运营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5G技术的应用也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随着5G通讯等新技术的深化应用,未来的直播场景将更加丰富而便利,同时声音、视频图像和信号更加流畅稳定。

二、直播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现况

(一)直播经济的发展历程

2005年直播经济开始兴起,2005年到2013年直播经济演化起步,2015年直播电商的兴起,一直浮于线上的直播才开始与实体经济建立联系,成为连接多种经济形式的桥梁,开启了直播经济时代。2016年是移动直播的“元年”,这一年网络直播市场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期,用户在脱离电脑后通过移动手机客户端实现移动秀场直播。手机视频直播成为视频秀场的新兴市场,备受各大直播平台的青睐。这一年是整个直播行业历程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直播行业显得落寞,自2016开始焕发生机活力,突飞猛进。整个行业的直播大环境趋于成熟,无论是4G流量覆盖面,镜头的美颜美化,手机的计算都支撑起了直播行业,智能屏幕手机普遍覆盖,网络直播市场真正进入到全民时代。

2019年被称为直播电商元年[2]。疫情之下,线下消费走弱,而线上消费红红火火。直播为商家和消费者搭建了一个桥梁,扩大了传统行业的销售半径。很多传统行业以直播等为抓手,纷纷转战线上营销,有效降低了线下经营损失,甚至还出现了逆势增长。[3]。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随后复工复产复市需求,则直接推动了直播经济的井喷式发展。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通过重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4]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主播行业也渐渐的成为人们的一个新的职业,在这个新奇的职业出来之后,轻松的工作模式和较高的收入吸引了很多年轻的、有才艺的人群涌入这个行业。

(二)直播经济的现况问题

直播经济在疫情期间驶入了快车道,但是一味追求白热化利益就会适得其反。正是因为粗放式快速的发展,资本开始躁动,直播经济的封口一开,大量资本涌入,一些企业商家并没有看清前路,通过烧钱的方式请直播网红来带货销售,想从直播的大蛋糕中分一杯羹,但却因为对行业的认知不够,也没有抓住关键的要点,也没有给用户提供真正的价值,而短期中通过费钱直播引来的流量也逐渐冷却流失。

对于商家而言,面对直播带货的诸多套路,也少不了吃不苦头,沦为“受害者”。部分主播通过刷单和流量造假或利用商家預支的坑位费完成合同规定的销售任务后便分批退货,商家实际损失得不偿失。而盲目地追求看得见的成交量,企业商家之间盲目降价赔本赚吆喝、大大削减利润,恶性竞争循环,剔除付给主播的费用以及后期退货款与换货运费,很难赚到钱。甚至很多商家企业与大主播或者明星带货都是处于亏损状态,高昂的佣金、坑位费,最后却并没有带来多少营业额,带来的不是利润而是高额亏损。

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些明星、网红直播带货“翻车”质量堪忧、售后难维权等事件屡见不鲜。很多消费受访者曾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后会进行投诉,而部分消费者遇到问题觉得投诉处理流程可能会麻烦,或者认为投诉也没有什么用。这也说明了消费者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而消费者直播购物遇到主要问题如下:

1、针对直播购物的主要担忧是“商品质量问题”和“售后问题”。

2、主播常用销售极限词吹嘘商品,夸夸其词。

3、有直播者将引导消费者绕过平台私下交易的情况,导致难以维权。

网友诟病直播带货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直播经济所刮的风虽然大,但即使再看重商品性价比和价格优惠而选择直播电商也会因为一次或者两次的质量或者售后问题而不再贪图便宜导致最后放弃直播购物。所购买到的商品广告夸大其词、虚假宣传、好坏掺卖、货不对板、假冒伪劣、售后维权、拖延发货等一系列问题也就见怪不怪。这些不良购物体验亦成为拖扯直播购物发展的后腿,给社会公众群体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引发人们购物的信任危机性与回购的积极性。

三、直播经济的问题对策

“互联网+”经济带来了的便捷与效益,也带来了一些消费风险,商家跟风引流却血本无归。消费者跟随主播情绪流放与网络风潮,被夸大的言词或虚假信息所蒙蔽,购买到假冒伪劣或三无产品,而后消费纠纷后,却失去耐心和信心维权。Lawrence Lessig 曾提出,网络空间的治理与系统控制可以依据法律(Laws)、规范(norms)、结构(architecture)、市场(market)四个工具。[5]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更好发挥直播经济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也为了人们消费都花在刀刃上,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现况问题:

(一)明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直播经济有序发展

从现有制度体系来看,《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均对网络交易中关于经营者的责任义务有所涉及,在立法定规层面,要做好直播电商新业态的研究,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和适用性界定并且要具体到直播电商行业中相关平台、经营者与主播的责任界定划分,尺度适用性等问题,特别是对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贯彻执行。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能划分,做好直播电商可能存在的问题做相关的预判而防患于未然。

最新的由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虽从商家、主播、直播平台等多方角度作出规定,但其本质具有法律强制性,因此对直播电商应当加大督促提醒整改力度。针对现有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应结合《规范》强化监管规范职责,做好事前明文引领提醒、事中监督、事后监管一条龙,引导直播经济有序发展,打造清朗有序的直播环境和网络购物氛围,打造共建共惠、共治共享的直播经济体系。

(二)加强企业商家责任义务感,诚信经营规范有序

相关平台和经营者应当加强自身责任感和义务感,注重自己的利益同时也注重客人的利益,做足售后工作,耐心解决应对各类问题,尽量和平解决一切纠纷。真正真诚提供卖家服务,让消费者有良好的购物体验感和商品满意度,以周到的服务和高质量的产品,打消消费者的担忧和疑虑。

各大商家在各项经营活动中应秉承诚信第一的原则依法经营,自觉遵守和维护市场秩序;商家同行中可以互相监督商品造假、评论造假。

严格售前准备工作,售中答疑服务工作,售后回访保质保障。优化购物体验的同时提升自身业务水平能力,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安全、便捷优质的产品服务。另外,完善纠纷解决办法与机制,及时回应并妥开通消费者意见与建议收集通道,了解完善升级消费者的需求。

(三)抓重点抓要点,规范主播群体的带货行为

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主播的培训,做好主播人群的背景信息登记核验,对于优质主播可授予官方认证,并可以根据主播的带货信用做出特别评分考察,加强主播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规范意识。主播的信用程度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重要因素。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引导和规范化的考评机制。若主播一昧追求自己的商业利益而没有真正用过自己带货的商品,也没有对带货产品真正了解而导致误导消费者购买并且产生一定退货量与差评中评,则应当扣除其信用额度,当奖惩机制建立,优质主播更加坚守初心与底线去推荐优质产品,提高主播选品能力;而主播若违反直播行业规定,给予一定惩罚并且诚信度下降。此举有益于提高主播质量,监督主播直播时候的言行规范,不夸张吹嘘商品功能,不与黑心商家一起压榨消费者消费力,净化直播经济市场。

主播作为商品推荐人,在开展直播和相关经营性活动的时候要珍惜自身品牌和影响力,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和商品,要与消费者一条线切身参与商品打假和商品质量审核。同时,也要充分认识作为主播若违背职业道德规范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在引导消费者激情购物的同时,也要注重消费者的售后服务诉求特别是维权诉求,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再去争取更多的优惠。

(四)鼓励消费者参与监督举报投诉,理性消费

很多时候购物都是激情之下的产物,因此理性消费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说也是尤其重要的。“花钱一时爽,追钱火葬场”,几乎每个网络购物过的消费者都面临过退换货无果的尴尬处境,维权意识不足、维权耐心不足、维权渠道方便,维权效果不满意,使得许多消费者在遇到消费问题犹豫不前,久而久之丧失了维权信心。

四、结语

2021年新冠疫情已经常态化,但我国实体经济仍因之前遭受的巨創而不够活力,在万千门户紧闭的情况下,没有人流的实体经济正如“山穷水复疑无路”,而直播经济发展的血脉喷张则让实体行业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特殊时期,却又展现了非同往常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直播经济拥有着高度黏性与生命力。让足不出户的人尽其才,被限制空间的方寸之地尽其用,堆积滞销的货尽其用,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在云端连接,直播经济不仅融合了供需两端,也融合了不同产业和消费者群体,互动拉近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距离。直播经济成为中国疫情常态化经济发展下的一抹亮色。在新语境中有了新内涵。直播经济能被看好,从需求端来看能有效刺激消费。从供给端来看能优化电商生态,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具有特别的意义。

发展直播经济,是实现市场经济复苏的助力因素,是脱贫攻坚的绿色通道,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致富之路,是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但粗放型增长的直播经济还需要一段时间更加地规范化发展,迎着即将到来的5G科技的直播经济未来定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3.

[2]直播电商经济:概况、历程与未来[N].赵建.新浪财经报.2020-8-11.

[3]直播经济 带火消费市场.[N].中国经济网.2020-3-31.

[4]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J].求是,2020(16).

[5]平台治理的再思考[N].陈永伟.经济观察报. 2018-09-06.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作用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之浅见
脱贫攻坚战中媒体的职责与使命
关于溆浦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