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专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2020-06-23 09:31徐云飞
文理导航 2020年23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徐云飞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愈发受人关注。中专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教授,同时更要致力于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中职数学教学之中,有力地推动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中专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做了分析,旨在为广大中专数学教育者提供一些新的借鉴。

【关键词】中专数学;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数学教学作为中专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教学难点。部分教师常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且忽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极大程度地消减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同时也阻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中专数学教师应当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将生活化教学与数学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创设趣味性、实效性兼备的课堂环境,进而为学生数学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做好奠基工作。

一、中专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数学兴趣

当前技术型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于综合型以及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此,我国很多中专学校也纷纷开始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模式进行革新,以此来实现教学目的与社会需求的深度衔接。在这种形势下,生活化教学也在中专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与推广。中专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低下,将生活化教学渗入于数学教学之中,能够降低学习难度,让那些潜力生、学困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数学知识的内涵精髓,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将生活化教学渗入于数学教学之中,能够让中专生的新知运用、处理问题以及社会适应力均得到良好的提升,消减学生进入社会后因缺乏实践而产生茫然心理的现象,为其取得更高层次发展奠基。

(二)推动人才培养

一般来讲,将生活化教学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新知,来看待生活事例以及处理生活问题,实现学生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充分衔接,推动学生思维以及逻辑能力的提升。另外,生活化教学在中专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能够推动学生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转变,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的意识,使他们能够深刻地认知到数学知识的精妙以及价值所在,逐步锻炼其实践能力,而这与中专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有着极高的契合度。

(三)避免理实脱节

由于受到滞后性以及应试性教学模式的影响,中专学生的数学操作以及实践能力与社会实际常常存在脱节现象。比如,很多中专学校的教材内容都没有贴合实际,部分教师也不注重学生数学应用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而这也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而将生活化教学模式渗入于中专数学教学中来,能够避免学生只会解决书本问题,而缺乏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现象,让学生的数学理论以及实践能力均得到充分有效的提升。而且,生活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能够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促使其学以致用能力得到有序化的发展。

二、中专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运用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中专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强的具象化特征,倘若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的话,他们往往无法理解那些抽象性较强的数学内容。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依据教学内容,将生活化元素与章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创设生活形式的数学情境,这样不但能让学生体悟到生活与数学的关联性,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和便捷地学习到新知的内涵,促使其数学学习有效性得到有力的提高,让课堂更具实效性特征。例如,在讲授等差数列知识点时,教师可创设运动会的情境,如运动会期间,为了烘托活动的氛围,李老师需要在校园400跑道上每隔3米插一面红旗,问整个跑道可以插多少面红旗?每个红旗间的距离是不是固定为3米?然后,教师可指引学生自主思考并尝试解题。最后,教师可与学生一同探究解题思路以及策略,并引出本节的等差数列知识点。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的数学思路得以活跃,促使其学习本章节知识的自主性得到充分有效地调动,实现教学有效性的良好提高。

(二)教学例子生活化

兴趣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只有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才会极为热情的进行自主学习。对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生活元素与教学例子的深度融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参照,开阔他们的数学视野,让其新知运用能力得到有力的培养,推动其知行合一式的数学学习。例如,在讲授概率知识点时,教师可将彩票开奖的例子引入于教学之中,如双色球彩票中,需要先从标记1- 33数字的33个红球中选出6个球,再从标记1- 16数字的16个蓝球中选出1个球,6个红球加上1个蓝球的号码与开奖数字相符的话则为头等奖。同时,教师也可将投掷硬币的例子引入于课堂之中,指引学生讨论投掷后,硬币正反面的可能性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数学思路以及思维得到充分有效的扩展,为课堂注入更多趣味性、活跃性元素,促使数学教学效果得到良好地提升。

(三)教学实践生活化

由于中专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各实践教学成为了中专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现阶段中职数学实践教学中,诸多教师没有依据学生认知规律与基础能力开展生活实践教学,使生活化实践教学过于形式化。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生活案例作为导入,并提出相关概念与数学定义,但多数学生仍旧很难理解这些生活例子。受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影响,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到部分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案例与课堂知识点并没有什么联系,而更多学生在预习中已经掌握这部分生活知识点以及原理,使他们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对此,数学教师也应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首重,并将生活化教学思想渗入于数学实践教学之中,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的知识运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在讲授样本知识点时,教师可指引学生对篮球运动中球员的得分进行统计,并对比球员的得分,得出哪位球员的稳定性较高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应用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充分有效地提升。

(四)教学语言生活化

在以往的中专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有着极强的官方性、程序性特征。对于教师而言,这样的教学语言能够让自身的職业以及专业素养得到充分展现。但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如果教师语言过于官方或严肃的话,会在无形之中增加其学习压力,极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或抵触心理,进而影响其数学学习效果的良好提升。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将生活化言语渗入于数学课堂当中,运用通俗或家常性的话语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要点,促使师与生之间的情感得以增强,深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和学习体验。同时,教师也应当正视自身教学辅助者与指引者的角色定位,做好学生的观察工作,及时了解个别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运用生活化的言语多进行个性化的点拨与辅导,促使其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有序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对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所以中专数学教师应当实现自身教学观念由旧向新的转变,将学生的实际以及发展需求当作数学教学的切入点,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深度融合,让课堂更具趣味性和实效性特征,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乔光荣.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5)

[2]袁水平.初中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的意义与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7(07)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京21004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