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约翰:中国第一位体育教授

2020-06-24 14:06何书彬
同舟共进 2020年6期
关键词:罗家伦鼓浪屿约翰

何书彬

在鼓浪屿的马约翰广场上,人们可以看到马约翰的雕像。雕像上的他,两眼炯炯有神,面带微笑地看着面前那几个踢足球的小孩。

在体育界,马约翰乃“中国现代体育之父”,而鼓浪屿这座小小的岛屿,就是他的体育之路的起点。

体育之路的起点

1954年,年过七旬的马约翰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他和体育最早的接触:“我生长在福建省山环水抱的鼓浪屿。童年时代,美丽的自然环境对我的身体和智力的发育起了一定的作用……我和其他孩子们常在山上跑、跳、爬树和钻山洞,特别是喜欢到海滩上玩水和捉鱼虾等,常常不到天黑不回家。全面的身体锻炼,新鲜的空气和太阳光,为我的健康的身体打下了基础,丰富了我的大自然的基本常识。”

像当时鼓浪屿上的许多同龄人一样,马约翰也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由于家境原因,他迟至13岁才入校读书。他所就读的福音小学为鼓浪屿上最早创办的一所新式学校。当马约翰进入这所学校时,网球、板球、足球和曲棍球等诸多近代西式运动都已传入鼓浪屿,而且进入了福音小学等校,成为了学生们的日常运动项目。一些英文文献记录了当时各种近代体育运动在鼓浪屿的普及情况,比如:昨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几个女孩子打网球回来,她们向我们展示了她们用来梳头发的工具。”“所有学生必须每周至少参加三个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学校设计了一整套的计划,以使每个学生有机会学习田径运动和其它大众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

鼓浪屿上的这种体育氛围自然而然地影响了马约翰。1900年,马约翰前往上海求学,在明强中学读了4年后,进入圣约翰大学读了7年。他有着活泼爱动的天性,而且也一直保持着运动的习惯。

在这7年的学院生活里,马约翰一直是圣约翰大学体育队的主要成员之一。他是该校足球、网球、棒球、游泳等代表队的成员。在各种运动项目中,他尤其喜欢田径,擅长短跑和中跑,曾獲得100码、220码、880码和1英里(1码约为0.91米,1英里约为1609米——编者注)等项目的全校冠军,此外还多次到校外参加运动项目。

1905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在一个露天广场上,举办了一次规模很大的田径运动会,所有上海中等以上院校都获邀参加,一些公共团体也参加了,观众有五六千人。

1英里赛跑开始了,参加的运动员包括马约翰在内共63名,其中还有4名日本人以及一些欧洲人。后来马约翰在回忆这次比赛时说,比赛一开始就很激烈,在第三圈快要结束时,他加快了速度,距离终点还有约400码时,全场所有的中国观众都大喊:“约翰,加油!约翰,加油!”他在加油声中向前冲刺,以领先第二名50码的成绩获得了冠军,中国,中国”的欢呼声响彻整个运动场。

这样的比赛经历无疑影响了马约翰的人生选择。当时,在许多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是一个羸弱的民族,马约翰决心以现代体育来改变这个古老民族的体格和精神。

1911年,马约翰从圣约翰大学医科毕业,但他认为,保有健康体魄的根本在于防病而非治病,因此,他决心投身于现代体育教育。

清华大学的“强迫运动”

1914年,马约翰来到清华大学担任化学老师,到校不久,他就向当时的清华校长提起体育问题。他认为,清华除了有图书馆,也应该要有体育馆,因为清华的学生毕业后要留学美国,一定要有健康且充满活力的身体。无论在读书方面,还是在体育方面,都不应落于人后。

1919年,马约翰利用公假,前往美国春田学院进修。次年,他在毕业论文《体育历程十四年》里介绍了近代体育在中国的艰难起步,并热忱地希望近代体育尽快发展起来。1925年,马约翰再次利用公假前往春田学院。次年,他完成了硕士论文《体育的迁移价值》。在这篇文章里,他系统地论述了他的体育理论。在马约翰看来,体育的价值在于它在建树人格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诸多可贵的品质都可以通过体育来培养,比如勇气、坚持、自信心、进击性和决心。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体育运动的发展可以塑造重视公正、忠实、自由和合作的社会风气。马约翰这样概括体育的教育价值:“通过适当组织的运动,人们可以增进对环境的敏感性和对生活中各种情况做出反应的‘有准备性;通过适当组织的运动,可以增强美好的道德品质和性格……”

从1920年起,马约翰开始担任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这时的清华已经开始实施“强迫运动”,即在每天下午4时至5时这段时间里,校方把图书馆、教室和宿舍全都锁起来,让学生出来活动。对此,马约翰后来曾这样回忆:“我要求学生要生动活泼、自由地玩,自己去活动。不会活动不会玩的,我就去教他们,学生对我都很有感情。”

在清华校友的回忆文章中,也常见到他们对“强迫运动”的回忆。比如,作家梁实秋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下午四时至五时有一个小时的强迫运动,届时所有的寝室课室房门一律上锁,非到户外运动不可,至少是在外面散步或看看别人运动。我是个懒人,处此情形之下,也穿破了一双球鞋,打烂了三五只网球拍。大腿上被棒球打黑了一大块。可惜到了高等科就不再强迫了……那时清华的一般的学生比较活泼一些,少老气横秋的态度,也许是运动比较多一点的缘故。”

在马约翰看来,体育和德育、智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他在一次演讲中曾这样说道:“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第一,有高深的学识;第二,身体强健,能做事,有精神;第三,健全的人格却最属重要。”正因如此,马约翰对体育成绩要求极严。比如,国学大师吴宓在清华求学时,功课全为优等,但因为跳远成绩不及格,结果让马约翰“扣留”了半年,补测及格后,才准予他毕业出国留学。

但有些时候,马约翰似乎又不那么关注体育成绩。物理学家林家翘在清华读书时,因为身体比较弱,跑步时总是落在后面。马约翰不断鼓励他,教他如何锻炼,并对他说,只要坚持下去,身体自然会好起来。林家翘照着做了,很努力地去锻炼。到了期末,马约翰给林家翘的体育成绩评了一个“优”。很多学生不服气,认为马约翰偏心。马约翰解释说,在体育锻炼中,速度和各种技巧的锻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意志的锤炼,培养顽强的精神。在这些方面,林家翘的表现足以为“优”。众人听了马约翰的解释,都很叹服。

球赛胜利的价值

1928年,马约翰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一年,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在五四运动时期曾是学生领袖之一的罗家伦出任校长。这一年秋季,人们在开学时发现,新生中首次出现女生,原有的55名教授中,37名因水平不够而被解聘,新聘了20多名教授。对此,罗家伦在开学典礼上说:“希望自此以后,学校有一新生命……以清华大学来转移全国学风,以尽引导全国青年的使命。”

罗家伦进行的这场改革使清华在一所留美预备学校的基础上,快速转型成一所现代大学。不过,罗家伦却对体育存有误解。在他看来,体育根本不需要什么教授,因而他免去了马约翰的教授职称,还降低了他的薪水。马约翰不理解罗家伦的做法,很多教授也不理解,有人甚至劝马约翰离开清华,而且也有其它学校向他发出邀请。但在马约翰看来,他经常鼓励学生们要“奋斗到底,决不放弃”,他自己自然也不能轻易放弃。他要坚持留在清华,证明体育的价值。

1929年冬,华北体育联合会第六次足球锦标赛在天津举行,马约翰率领清华足球队出征,并赢得了冠军。球队归来时,整个清华都沸腾了,罗家伦亲自到火车站迎接,校内同学也都纷纷出校迎接。当球队回到学校时,兴奋的学生把马约翰从校门一直抬到了大礼堂。当天恰逢新年,庆祝會和新年晚会一同进行,师生们一直欢腾到次日凌晨3时半。元旦那天,罗家伦不但恢复了马约翰的教授职称,还送给他一个银杯作纪念,上刻“1929年优胜纪念”。

为什么一次足球赛的胜利会让全校师生如此兴奋?对此,马约翰在他的论文中早就做过解释。1920年,在《体育历程十四年》一文中,马约翰写道:世界上没有其它什么东西,能比体育比赛更能激发学生对母校真实而巨大的爱了……比赛和集会,比对一个学校大加宣扬,作用要好得多。得胜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具有巨大的重要性,学生家长同样也分享一些胜利的光荣,而且要为其孩子所在的学校感到骄傲。”

抗战期间,清华大学迁校到昆明,和北大、南开共同组建为西南联合大学,因场地简陋和条件艰苦,马约翰对学生的锻炼不再作较高要求,但依然坚持联大学生体育不及格就不能毕业的原则。一名当年的学生后来这样回忆西南联大时期的马约翰:“联大历史先后八年,只有一位老师教过所有的男女学生,他就是体育部主任马约翰师。马师两眼炯炯有光,白发微秃,健壮身材,常穿一套灰色灯笼裤西装。见人未语先笑,非常和蔼……但做事极端严格,事事全照学校规则办理……有同学修满毕业学分,已在外做事,每周还要回校上几次体育课,修满体育学分才能拿到毕业证书。”

“体育的活榜样”

1948年,平津战役爆发。在清华校园里,马约翰像其他教授一样密切地关注着局势变化。当时傅作义的守城部队把四门大炮架设在了清华的操场上,但解放军并没有因此向清华发起攻击,而是绕校而过。对此,马约翰后来回忆说:我就想他们为什么不打进来呢?事后了解,为的是保护文化机关,并且后来又看到校门口有第四野战军出的布告,一切军队都不能毁坏文化机关,我就觉得,一个军队能这样的重视文化,一定不会是一个杀人放火的军队。”

马约翰决心留在北京。晚年的他比以往更加忙碌。1953年,他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1956年,当选为全国体育总会主席。

1962年,马约翰在发给《新清华》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我虽然现在已经有80岁,身体还很健康,睡得实,吃得香,精神充沛,白天能坚持8小时工作……最近到医院进行了一次身体检查,生理上一切正常,不发胖;心肌充实,脉搏每分钟56次到60次,和一个运动员的脉搏相似。”

他和青年们分享体育锻炼的原则。在一篇题为《和青年谈体育锻炼》的文章中,他写道,要依据个人的体格条件和身体的健康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育锻炼,要经常持久,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而且还要注意安全问题,以及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

1964年,清华师生聚会祝贺马约翰在校工作50年,清华校长蒋南翔向他祝贺:“鹤发童颜、步履矫健、精神奕奕的马约翰先生,本身就是提倡体育运动的一个活榜样。”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猜你喜欢
罗家伦鼓浪屿约翰
鼓浪屿
约翰·科林斯
“海上天堂”鼓浪屿
舒婷的鼓浪屿
鼓浪屿:迷途在这里
罗家伦:登门求贤彻夜不眠
罗家伦的倔劲
跟尼赫鲁较真的中国大使
新电源
学者罗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