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

2020-06-28 10:53李艺莉刘美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口才通识育人

李艺莉,刘美娟

(丽水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课程思政”脱胎于2014年以来上海高校在通识教育中开设“中国系列”课程的思政教育改革实践。2017年12月,作为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的积极呼应,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2018年10月,教育部再次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并将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列为重要措施。“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要求高校教师承担起“育人之师”的责任,梳理现有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从而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演讲与口才”课是不少高校都会开设的通识课程,它着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沟通交流技巧,有研究证明其能“对个体自信的提升起到根本作用”[1],受到大学生们的广泛喜爱。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有学者指出“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不同层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员,如律师、教师、工程师、医师等‘师化’人才”[2]。所以,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演讲与口才”通识课,往往更加强调该项课程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教学目标,突出课程服务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一面。蔡荷芳就提出:“这个‘口才’不仅仅是一般的交际口才,还包括职业口才或者说是学生的职业语言技能。”[3]

当教育进入新时代,零零后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教学现状也发生一些变化:学生们不再是过去迫切想要就业的社会预备军,物质得到充分保障的他们追求的是自由与个性,加之互联网的多年普及,各种社会力量和多元化的声音逐渐进入大学这座过去相对单纯封闭的象牙塔。“演讲与口才”课程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发掘自身特点,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发挥其德育功能呢?

一、“演讲与口才”的德育功能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大学通识课是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识教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博雅教育,也有观点认为先秦儒家的“六艺”是我国通识教育的源头,从中我们发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某一特定阶层形成特定的习惯或技艺。直到19世纪,美国博德因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 .S .Packard)教授才把通识教育与价值观念第一次联系起来,这个联系的产生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的人才培养呈现出职业化和实用化的倾向,不少技能和实用类课程成为通识课程,引起了关于通识教育精神甚至大学教育观的讨论。从那时起直至现在,关于通识教育侧重点的讨论从未停歇,这关系到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通识教育也应该自觉实行这一转向,更加强调课程内含价值观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同频共振。

“演讲与口才”课是语言类课程,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性,是我国高校进行通识教育的理想载体。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虽然在教学目标中设定德育目标,期望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但在教学设计上往往只设置发声训练、口语语音、态势风度等环节,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使课程德育功能发挥不理想。想对“演讲与口才”通识课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首先要结合“课程思政”所倡导和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对课程的德育功能或者说德育目标进行再定义。

“课程思政”背景下课程的德育功能要更加注意政治方向性,价值导向性,文化引领性。具体来说就是,“演讲与口才”应该体现社会主义高校的特色,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意识。课程要引导同学们树立“以德为先”的价值观念,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意识阵地。要在课程中有意识的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师化”人才,如教师、医生、律师等,除了要具备法律、品德、仁爱、诚信、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外,还要更强调职业素养,潘懋元在其论文中就认为,“师字号”——律师、教师、医师等,只有遵守职业道德,才能追求公平正义、教书育人、救死扶伤。在这一层面上来说,制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目标,是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化统一的。“演讲和口才”不是喊口号,语言是人类思考和表达的工具,要充分利用语言类课程的这一特点,使同学们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情感共鸣和理性思考的方式逐渐达到德育的目标。

二、“演讲与口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

“演讲与口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重点是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关键是把德育元素专业知识技能进行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实现课程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价值。

(一)教学内容

“演讲与口才”课程具有知识的融通性、教法的多样性、文理的适宜性等特点,教学内容设计易于沟通古今、融汇中外,结合德育目标,主要以课堂为主渠道教授以下内容。

1.让学生在经典篇目诵读中接受德育,加深同学对德育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辨水平。口才类训练开始阶段往往需要推荐阅读大量优美的文章,结合学生普通话等级考试内容,可引导同学深挖朗读文章的文质美。如《国家荣誉感》之“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国家荣誉感”;《珍惜自己的存在价值》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风貌;《和时间赛跑》之“珍惜时光,珍惜青春”等。此外,倡议学生建立个人语料库,内容可分为:感恩励志、惜时勤奋、青春责任、理想奋斗等,督促学生熟背内容健康向上的短文至少50篇,格言(警句)至少100句,名诗、名句若干,而这些语料库的来源,除了经典古诗词外,还可以是领导人的演讲片段或寄语等。通过经常阅读,反复诵读,品味内化,通达心灵,塑造学生宁静和谐的心灵秩序,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2.讲授过程相机渗透德育,利用师生交流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讲授演讲稿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时,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快速讲出自己熟记的格言警句,如“德行之力,十倍于身体之力”“并不是金钱与财产使一个人有价值,人的价值是以他的品德来评断的”等。口才训练课堂不仅要让同学们背诵经典,更要使同学们运用经典、理解经典,直至将这些格言警句上升到人生目标的高度。此外,学生登台演讲,教师可以借助讲稿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借点评之机,教师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从而引导他提升对演讲题目的认识,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不少同学对“文化自信”“民族精神”等主题缺乏宏观把握和微观理解,演讲内容往往流于宽泛的概念引用和形势口号,教师此时应该引经据典、化整为零,用生动的故事案例,优美的语言形式使这些宏观概念变得具体有趣。

3.演讲训练主题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利用关键时间节点提高德育的时效性与趣味性。演讲训练可多以青年的价值取向、人生理想等为话题,使同学在备稿演讲的过程中加强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思考。此外,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在各类节日到来之机提倡学生们互致祝福词、吟诵和节日相关的诗词、美文,既能烘托节日气氛,也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亲情,感受欢娱,传递温暖。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让同学们朗诵与节日有关的诗句,熟悉与认识和节日相关的传统风物,体会古人在诗歌中隐藏的真挚情感。母亲节、父亲节让学生谈父母亲情,讲爸妈的辛劳,引导学生珍惜时光,懂得感恩。国庆节、青年节前后,安排学生进行即兴演讲训练,让学生谈“青年与祖国”“青春与理想”等,引导学生志存高远,敢于担当。

(二)教学方法

除了以课堂为主渠道对同学们进行传统授课外,高效还应发挥协同育人的优势,将第二课堂活动、校外实践平台和网络自媒体平台相结合,延伸口才训练课堂,全方位锻炼学生能力,构建起立体化育人模式。

1.可以联合辅导员等育人力量,筹划相关口才训练及语言类第二课堂活动,以赛促学,使学生的演讲口才能力得到集中锻炼和展示。如举办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青年与责任”“与信仰对话”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组织“雅言传文明,经典润人生”“我们的节日”诵读比赛;举办“大学生谈恋爱”“考试设监考”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等辩论赛;组织“关注自我,快乐成长”心理剧比赛。引导学生关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内在联系,将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联系起来,既能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口才训练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建立校外实践平台,安排学生参与相关教育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如参加公安部门举办的禁毒宣传演讲,参加宣传部组织的道德模范事迹演讲会等,一方面学习演讲与口才技巧,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耳聆听模范人物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个真实故事。学生参与校外宣讲的形式可以不限于传统的演讲,而是进一步扩展到小品、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节目,在宣讲效果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提高同学们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加强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参与这些活动,重在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刺激学生对口才交际成功的渴求与自信心理,训练对失败的承受与防范心理,锻炼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心理健康水平、道德水平、社会化水平。

3.运用自媒体平台,对语言训练活动进行总结和宣传。自媒体是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平台,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思想需求、进行德育的理想渠道,网络空间既是课堂和社会的延伸,也是同学们精神世界的投射。每次活动前后,教师或组织者都可利用自媒体平台发布相应信息,既可以使活动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会收到反馈,德育的成果不再受限于上课的人群,而是进一步扩展到整个校园乃至社会大众。此外,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总结、发布信息的过程相当于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再加工、理解,进一步提升了德育效果。精心策划的推文、微博,可以增强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吸引力,有利于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环境。

(三)课程考核

有学者指出,“课程思政”立足于学生精神成长、在精神层面揭示大学课程的育人价值,这对大学课程评价制度的变革提出了新要求。[4]因此,要避免课程评价上的唯量化偏向,由单一的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评价,向品德塑造、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延伸,综合运用过程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等方法,按照教学方式的改革重新确立评价的主体,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评价。

“演讲与口才”将结合课堂主渠道与三大育人平台,采取平时成绩60%,期末考核成绩40%的模式进行评价,详见表1。

表1 “演讲与口才”成绩构成表

第二课堂参与和校外实践参与情况不再由任课教师直接打分,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将邀请辅导员、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现场观众、上课学生等组成评委团,对参与对象进行评价,按照优秀、良好、合格或者一二三等奖的等级,分别折算成对应分数计入课程成绩。网络参与情况的评价要先给每位参与的学生设定基本分数,再视转发和评价效果进行加分操作。通过这样的课程考核方式,可以进一步体现“课程思政”的育人导向,发挥协同育人的效果,实现立体化的课程构建。

三、结语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每位任课教师都应自觉提高站位,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但同时要考虑课程特点,遵循教学规律,善于利用各方力量,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本文通过德育功能的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的演绎,将“演讲与口才”这门通识课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通识课程提出了有借鉴性的意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为社会主义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未来社会公民的主流观念,应用型人才的职业道德则是基于主流价值观而发展的理念,通识课程的课程思政化构建不是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而是对高等教育本质的呼应和回归。

猜你喜欢
口才通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哲理漫画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领导口才是练出来的》
语言就是力量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