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冷清秋人物分析

2020-07-01 08:20李亚斐
雨露风 2020年7期

李亚斐

摘要:张恨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金粉世家》刻画了一个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冷清秋,冷清秋身上不仅具有传统女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现代女性的影子,她勤奋、勇敢。作者之所以创作这样的人物形象和其人生经历与历史文化背景存在至关重要的联系。从文学史上的角度来看,该人物形象具有至关重要的研究价值,对现代女性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现代女性的命运。

关键词:传统女性;现代意识;金粉世家;冷清秋

《金粉世家》剧情跌宕起伏,其描述的故事非常具有趣味性,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心灵上产生极大的共鸣。通过章回体的写作手法将男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充分表现出来,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张恨水的文字朴实无华,描述的故事生动有趣,通过紧凑的故事情节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十分鲜活。在《金粉世家》中,作者详细地刻画了冷清秋这一人物形象。冷清秋的命运有极大的悲剧性特征,这和她当时所处的时代存在至关重要的联系。冷清秋将传统女性身上的勤奋踏实和现代女性追求自由的大胆果敢充分结合起来,将中国传统女性的特征充分展现出来,从她身上也体现出强烈的新时代女性特征。冷清秋的名字高雅、桀骜,当她进入豪门婚姻后,就是她悲惨命运的开始。冷清秋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她渴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独立平等,追求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一、作者塑造冷清秋形象的意义

(一)历史文化背景

在“五四”时期,思想解放运动愈演愈烈,西方资产阶级新思潮在我国得到了廣泛传播,它对封建思想革命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将封建礼教旧思想充分打破,使个人的尊严感逐渐提升。张恨水成长于“五四”时期,他受到了“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尽管他受到多方面的约束,不能参加这场运动,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张恨水属于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为了满足自己改良旧章回小说的需求,他阅读了很多西方小说和文学革命时期的作品。《金粉世家》中冷清秋最后觉醒,发现自己命运的悲剧从本质上来看是由于她和燕西存在极大的门第差异引起的。这种认识本身反映了冷清秋仍然没有从传统的封建主义的婚姻观念中解脱出来。冷清秋的出走,虽然不失为一种觉悟的开始,出走以后,她给自己的未来描绘了一幅隐居深巷、自食其力的美妙图景,虽然也算是一种理想,一种奋斗,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一种单纯保全个人人格的思想行为,就其思想实质而言,她仍然没有超出封建士大夫文人孤高自傲、洁身自好的思想框架。

(二)作者的创作思想

张恨水自己的心智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金粉世家》中他笔下的冷清秋内心觉得做任何事不要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对于黑暗的现实社会,张恨水内心感到十分愤恨与不满,根据其思想立场来看,他一直有着自己的政治觉悟,由于政治视野的干扰使他不能全面了解整个封建制度的本质特征,也不能凭借自身的努力寻找出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在当时的社会中,张恨水能够秉承着这样的处事原则,保持人格的独立,是非常难得的。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只能从个人道德的角度实现自我,对改造黑暗社会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新思想和旧意识一直以来都存在极大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作者在对冷清秋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时加入个人的道德观念。

二、冷清秋人物形象分析

(一)清高的性格特点

冷清秋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她不喜欢与他人进行沟通。当她第一次看到燕西的时候感到非常的羞涩,将自己的头低下来,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她非常喜欢品味诗词,她最讨厌的就是奉承别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背后动手脚。尽管她的生活比较贫苦,但从内心深处来说,她仍然感到十分快乐。七少爷对她表达爱意的时候,她每次都表现出异常的反感。作者在描述七少爷追求冷清秋的过程中将一个阔少爷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不择手段的做事风格充分展现出来。七少爷把冷家旁边的房子重金买下来,他知道冷清秋最喜欢的花是百合花,于是将自家的院子里摆满了百合花,推倒自家和冷清秋家之间的围墙,买了各种各样的礼物送给冷清秋。对于七少爷所做的一切冷清秋不为所动,她内心异常反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于七少爷所做的一切大部分女孩子都会选择接受,但是冷清秋却没有,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她是一个内心非常清高的人。“莫向东西问旧因,看花还是去年人。明年花事知何似?莫负今年这段春。”这是小说中冷清秋写的诗。这些诗句带着无限的凄凉和伤感,没有任何活泼的基调。诗句体现出冷清秋内心的纯洁与善良,就像百合花一样,高雅桀骜,在内心深处她只关心人世间的快乐与悲伤。冷清秋这种清新脱俗的女子在世间非常少见,尽管从她的骨子里透露着世俗市民的气息,最后她和燕西相爱,但一直以来她都是非常清高的。步入婚姻后,她不能很好地融入整个上流社会中,她的思维具有超前性,这和传统的女性存在极大的差异,她身上有传统女性所没有的现代意识,所以她注定是不被他人欢迎的。当她和燕西正式步入婚姻殿堂后,她的性格品行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仍然懂得勤俭节约,这和燕西的生活作风极为不同,注定了两个人的婚姻不会长久。金家大小姐们、阔太太们每天不是吃喝玩乐,就是打牌赌钱,而清秋却并不苟从,她自谋职业,到学校里教书任职。与豪门格格不入的性格习惯让其成为大家庭中特立独行的人。当她离开金家时,义无反顾地选择到闹市卖字,别人对其的施舍其一律拒绝,放弃金家少奶奶的头衔做一个普通人,字里行间均表明她的冷清。

(二)世俗与自尊

一开始,金是看遍了胭脂俗粉,偶然的机会,他注意到了素雅的冷,然后展开了热烈的追求,那“百合花”的故事,着实浪漫,让人觉得美得不真实。就像冷所言“只要燕西肯花钱,女子们总是愿意屈服于金钱势力之下,不受他引诱的,恐怕很少。”穷人家的孩子还是视野太小,面对金钱塑造出来的浪漫,冷清秋还是把持不住的。燕西深信像冷这样的女子,一定不会太约束自己的生活,也是出于新奇,他对冷展开了认真热烈的追求:作诗写文章、送绫罗绸缎、搬到隔壁住。为了让冷爱上自己,金窃用了欧阳于坚的诗文;为了让冷爱上自己,金不断献殷勤;为了让冷爱上自己,金也喜欢上了百合花。二人的爱是真实的,可是在一开始,这种悲剧就是藏有暗线的。但是,冷确确实实是信了爱情的,她爱燕西,她也坚信着葡萄架上也能开出百合花。但是爱情昙花一现,美好总是短暂、让人唏嘘。二人的三观就是不一致的,冷即便意识到如此,因为深爱着金,她心存希望,想要改变燕西,极力劝诫燕西自立,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爱过,曾深爱过,所以,坚定不移。小说中有提到穷途末路的冷带儿子去电影院看金和邱惜珍演的爱情电影。即便对影片中不实的情节表示心痛,也要冒着明日揭不开锅的风险来捧场,这足以证明她爱得有多深沉了!“即便你不爱我了,即便与你分离很心痛,即便今后孤身一人,我也只爱你。我爱你,但是,我依然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与你分离”。

(三)卓越的才识

冷清秋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子,她有着扎实的文学功底。她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文人气质,正因为如此,燕西的四姐、五姐、六姐都希望她和燕西可以在一起。正是由于她才华横溢,燕西的父亲才对她佩服不已。她身上的才气让她能够和自己爱的人结为夫妻,走入婚姻的殿堂,也表現出她为了自己想要的爱情懂得勇敢地去追求。从另一方面来看,她内心非常清高,她不喜欢被其他嫁入豪门的人同化,每天只懂得闲聊、打发时间,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丈夫每天花天酒地的行为,希望丈夫可以创造出自己的一片事业,为经营好自己的小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希望被他人看不起。但是对于燕西来说,他从小出生在豪门,性格过于散漫,他不希望他人限制自己的行为,最后他背叛了冷清秋,冷清秋发现之后,果断向他提出了离婚,自己默默地选择了离开。作者借这样的情节将冷清秋的孤寂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冷清秋人物形象的内涵

冷清秋这一女性形象,从本质上来看,是一名才女,充分满足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但是她婚姻失败,最后只能以别离的方式收场,让人感到十分惋惜。冷清秋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畸形的,冷清秋个人的意识理念和社会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她离开燕西之后,选择独居在西湖,通过贩卖字画的方式维持生活,这是由个人观念与社会错位所引起的。分析冷清秋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性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冷清秋只是一个平凡人家的女孩儿,她和燕西结婚之后成为了豪门太太,当时的社会普遍认为:对于丈夫的所有行为她都应该选择接受,因为燕西可以选择迎娶任何一位豪门家的千金小姐,但是他最后和冷清秋在一起,这是燕西对冷清秋的恩赐。这种观念普遍存在,说明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纸醉金迷、男尊女卑的畸形社会。冷清秋她不愿意受到男权主义的影响,最后只能选择隐居西湖。从根本上来看,观念冲突是悲惨结局的重要原因。冷清秋觉得自己的婚姻和其他的豪门婚姻存在本质的区别,她只是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豪门太太并不是她所热衷的。但是这只是她个人的想法,一直以来燕西的家族与他自己都受到了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冷清秋最后的结局是她的个人观念与社会观念相冲突的必然结果,而她孤傲冷清的个性、忧郁的气质进一步渲染了这个结局的悲剧色彩。

参考文献:

〔1〕栾梅健.生活之树常青——重论《金粉世家》的文学价值[J].江淮论坛,2020(03):174-180,193.

〔2〕宋昕玥.试比较张恨水笔下的爱情悲剧成因——以

《啼笑因缘》《金粉世家》为例[J].今古文创,2020(19):

23-24.

〔3〕尹晓丹,李丽.《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人物形象之美[J].文学教育(上),2020(03):24-25.

〔4〕张译文.以《金粉世家》为例浅析张恨水小说的中国文化底蕴[J].美与时代(下),2020(0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