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020-07-04 12:32凌朝阳
江西教育C 2020年6期
关键词:负数数轴数形

凌朝阳

数形结合就是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和形象化的图形相结合,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在一起,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借助图形来表现,从而让数学抽象化的概念变得更加直观。在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都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数形结合,使复杂问题变简单

一直以来,教师都很重视给学生教授数学知识,但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不斷解决问题。运用数形结合,有助于小学生从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转换,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引导:“天气预报经常说,最低气温为零下5摄氏度,你们都知道摄氏度怎么表示吗?零下和零上分别怎么写呢?”如果教师单纯讲述负数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数轴,以0℃表示原点,0℃左边是零下,用负号“-”表示;右边是零上,用正号“+”表示。通过数轴,学生对正负数有了初步的印象。教师让学生观察+5℃和-5℃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学生认真观察数轴,结合生活常识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也利用数轴了解了负数的知识:负数比零小,正数比零大,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师通过数形结合,引导学生掌握了正数和负数。

上述案例,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数轴,将复杂、抽象的负数问题简单化,学生的认识非常深刻,更加容易记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二、数形结合,让学生思维变开阔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开拓学生两方面思维能力:“数”开拓学生抽象化思维能力,“形”开拓学生形象化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思考数学问题,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数学知识。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更加合理的数形结合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引导:“马上要举行元旦晚会了,需要给黑板布置花边,衬托节日气氛。谁能告诉我要买多少米花边呢?”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马上动手,用尺子量黑板的长和宽。学生根据测量结果开始计算,通过认真思考,想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教师及时引入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之和就是周长。同时教师给出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教师在课堂上借助黑板这个实物,将枯燥的周长变得生动具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设计教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简化知识、掌握知识,变抽象为具体,从而体验知识的乐趣。

三、数形结合,使抽象概念变直观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圆规、量角器、三角板等教学工具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透过图形理解知识的内在含义,探究知识的本质,通过数形结合,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直观,从而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跟着老师在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学生画出来的图形大小各不相同。教师让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问题: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画的图形,并借助三角板和量角器进行测量,经过讨论,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并且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对边是相等的,对角也是相等的。学生利用图形迅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师继续引导:“请在平行四边形上画出它的高。”笔者发现,学生画的高的位置都不一样,那么到底有多少条高呢?教师借助图形在黑板上展示,经过讨论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这样就引出了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概念: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条垂线就叫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作平行四边形的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能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能为学生提供形象化的教学素材,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简单。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负数数轴数形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数形结合百般好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数轴的作用
巧用数轴定解集
“咬住”解集,“握紧”数轴,“破解”参数
绝对值的作用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