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生命庄严的表达

2020-07-04 02:39雷燕
江苏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同窗情景剧仪式

雷燕

一所好学校,应当是一所富有仪式感的学校。如何将仪式与我校“善”文化相融合,让“不同的日子”体现生命成长的节律,让“不同的时刻”成为生命庄严的表达,是我在德育创新方面研究的新课题。

在仪式教育时间节点的选择上,我减少、忽略那些缺少教育意义、学生不感兴趣的仪式活动,对整个小学阶段的仪式进行整体架构,顶层设计,把仪式教育分为“常规仪式教育”和“主题仪式教育”。“常规仪式教育”主要有升旗仪式、颁奖仪式、活动开幕、闭幕仪式等;“主题仪式教育”主要有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等。这些仪式以小学六年成长过程为维度,有机地把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充分把握好四季时节的节律与学生成长节律的契合点,做到大小仪式疏密结合,让“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日子”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符号,成为学生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在仪式教育的形式开发与内涵挖掘上,我不仅看到仪式教育中“礼”的元素,更深入思考仪式教育中“善”的培养。在仪式中,引导学生继承善的传统、弘扬善的文化、争当善的传人,使校园成为善娃养成道德、提升素质的“善园”。如创新升旗仪式,将“八礼四仪”编成“善园善行”原创校园系列情景剧进行表演。《游览之礼》《观赏之礼》《待人之礼》等剧目,学生们自主编演、自主排练。“八礼四仪”等日常行为规范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校园情景剧中得到巧妙渗透,不再流于形式,囿于僵硬说教。再如,在三年级成长仪式中邀请两位“中国好人”。一位是“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徐兆学;一位是“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王立明。请他们为同学们共同传递我校“日行一善”的成长旗帜。当特大号的“日行一善”成长旗帜在学生头顶缓缓飘过,当学生庄严抚摸成长旗帜的瞬间,我相信“善”的种子已在生根。

如何让仪式教育充满庄严神圣的仪式感这不仅需要我们设计精妙,更需要组织策略精到。仪式中,既要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重视整合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如在一年级入学仪式中,千余名新生与千余名家长整齐地站成班级方阵,那场面庄严壮观。在新生们“一撇一捺是‘人字,胸怀‘善心学做人”的诵读声中,请所有家长在孩子手心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再请孩子在家长耳畔轻轻诉说自己一个小小的“善念”。再如在三年级成长仪式中,邀请千余名家长见证孩子十岁成长仪式。“百善孝为先”,仪式前,各班级通过开展“护蛋行动”,体验责任。仪式中,在《感恩的心》动人的音乐中请所有家长走进孩子所在班级方阵,接受孩子深深的鞠躬、大大的拥抱、甜甜的亲吻、真情的告白。仪式后,请家长、学生共同交流成长仪式的感受。无论入学仪式还是成长仪式,我都感觉到校园里有一种情感,在舒展,在觉悟,在濡染,在流动,在荡涤。这情感是仪式感对生命庄严的表达;这情感是凝聚家长与学校的纽带;这情感是师生、家长“存善念、行善举、做善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仪式活动素材最好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选取和剪辑。因为仪式活动只有与实际生活链接,才能够实现主体间的对话,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形成庄严的仪式感。如六年级毕业典礼四个板块的素材都来源于真实的校园生活。悠悠离别情VCR,六年级各班学生创意拍攝毕业照;曾记同窗日月酣,回忆六年同窗情,并对“同窗情”征文活动颁奖;寸草悠悠三春晖,自编自演家庭成长剧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桃李芳菲念师恩,自编自演朗诵情景剧表达对教师的感恩,对“师生情”征文活动颁奖。仪式的形式有拍摄、有叙写、有表演、有颁奖,仪式的内容都来自师生共同走过的岁月。我看到校园里处处真情流露,留给师生太多感动与美好的回忆。真实、真情是最有力量的教育元素。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同窗情景剧仪式
仪式感
仪式感
鹧鸪天·赴乡同窗忆春秋
流绚夏日
广州车站与同窗偶聚
刘秀苦寻同窗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景剧的妙用
动物手偶
Talking strategies
刘秀苦寻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