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多种走向

2020-07-06 16:38曹文生
牡丹 2020年9期
关键词:流水河流黄河

曹文生

一条河,到底要去哪里?

它随遇而安,或许会经过高原,或许会经过平原,它在每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安静下来!我经常看见,一条河,常年不停歇地向同一个方向流去,它是要去开拓一片土地,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园?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条河,会穿越中国的大部分土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条河流是孤立的,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里,许多河流相连,他们汇聚成更大的一条,然后流向大海。

大,成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词。

细微的河,连在一起,成了大河,这一个“大”字,不仅仅是一个字的区别,而是一条河的脾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唯唯诺诺,开始变得任性和狂妄自大起来。它开始摧毁一座堤坝,一个院子,一个村子。在故乡,我们习惯于称一条河流为河,也仅仅是称为河而已,不敢在它的前面加上任何一个修饰词,譬如大。在故乡,河就是河。故乡的河,随时都有被人掐断的危险,它不敢太张扬,否则就断了性命,它们本本分分地在大地上,给予土地一些营养和水分。

其实,在中国,一个民族的命运,与一条河流,或许与两条河流,或许与多条河流有关。北方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实,在祖国的任何一个地方的河流,都是一个地方的母亲河。只不过黄河所流的地方更多一些,给予人的恩惠更多一些,与人类的关联更紧密一些。

据说,黄河的源头,不过是一窝静静的水,她怎么就能够打通中国的身体命脉,让一个民族生龙活虎地奔腾在她所经过的土地呢?原因无非两个字:汇聚。这是一条河教给我们的生活哲学。如果再拔高一些,她也能上升到思想哲学的高度,她教给我们一个民族存活的指引,汇聚,人的汇聚,人心的汇聚。当一个民族人心汇聚时,她才能无所不催,才能开启一个朝代的繁华盛世。黄河,不说话,只默默地流,流到哪里就是哪里?她从不苛求一个民族给它写一些赞美的文字。

中国人以河为师,开启了汉唐的繁荣,人们不承认是向一条河流学习。人们能承认什么呢?他们相信图腾,他们喜欢把图腾作为一个民族的原点,而不去关注一个条河流的滋养,一条河流带来了流水,带来了肥沃的泥土,带来了无限的平原,带来了一个文明的生成。

一条河的性格,注定不是文静的。

黄河,流到黄土高原上时,在陕西宜川的壶口瀑布,我看见一条河愤怒的样子,她分明能吞噬下每一个人。她飞流直下,把泥沙裹在身子里,然后发出咆哮的声音,这声音,像大鼓的声响,你听,天地间,只剩下一种声音:流水的愤怒。

愤怒,是我所能赋予黄河的唯一的词汇。从愤怒里来的,是一种恐惧,是一种人生渺小的感叹,她奔腾在黄土高原上,落差太大,成就了一个景点的壮美,我乐意用震撼一词来形容她。

其实,从这里开始,再进入山西,黄河一直都是以这个状态存在的,山西也有壶口瀑布,也有震天动地的黄河水声,不知这里的人是否已经习惯了?每年来山西参观黄河的人不少,在山西有两个坐标:一个是黄河,一个是大院。他们一文一武,在山西的大地上,扯开晋人的血脉,从一条河,可以看出一個省的性格,从一个大院,可以看出一个省的修养。

山西与黄河,到底有什么重要的关联?

许多人,似乎都说不清,我认为,山西的性格,是黄河喂出来的,是大山喂养出来的,越是贫瘠的山区,也能让人变得更坚韧一些,晋人,成了一种符号,一种敢与天地相斗的精神符号。

晋人,在夜晚的时候,用一种仰视的目光看看天空,这么辽阔的宇宙,多么平静啊!夜晚的天空,安静得有些可怕,它静得只能听见黄河流水的声音。天空,只有星子,星子在野,是一种诗意的境界,它们发出微弱的光,黄河流出奔腾的水声,二者一动一静,让山西的大地,更具有神韵。

我突然想,如果就这样让大地更厚实一些,让星火再明亮一些,让黄河水再收敛一些,是不是就更完美了,可是许多人来到山西,不是为了看看她的内敛,而是为了看看她愤怒的样子。

来到山西看黄河,是不是要找一个高点,像岑参那样,思飞八袤,思考一下人生。那么,请登上鹳雀楼吧。登高,能做什么,这让我想起了韩东的诗: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突然觉得,一种孤独开始从心里跑出了。这样的诗,是不适合山西的。山西,登鹳雀楼,能让人心胸一下子打开了,就像一个人,登了高处,突然一下子顿悟了,一下子明白人活着的意义了,一下子能知晓生死了。

在山西,必须明白一件事:晋人是不畏惧生死的。

春秋时代,从这里走出家门的人,就明白了生死由命。他们带着一种义无反顾的念头走了,他们周游列国,他们行侠仗义。在中国的文化里,有诸多山西的影子,介子推,给我们留下一个寒食节,而鉏鸒、豫让,让整个山西,都带着一种孤胆和光亮。

古人,是否都喜欢站在高处看一看祖国,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定是虚构的,它中间隔着一个河南,一个山东,它们把流水放出去之后,再也不再过问了。

黄河,水流量多少,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她变得越来越放荡不羁,成了一个浪荡子,她虽然有河堤的约束,却时常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中原大地上奔跑。

母亲,当我们说这个词的时候,一定带着诸多的情感。

母亲,用自己的阵痛,去分娩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女性的伟大,或许,人们给黄河一个雌性的称谓,是不是想过滤掉她身上所具有的咆哮和震撼。也许,是她给我们人类文明提供了适应人生存的土地,黄河冲击的土地,成了一页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虽然是一个老套的比喻,但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她摇啊摇,硬是摇出了一个民族的高度。一条河,能够让天下人视之为母亲,这说明源头处一定有一个内化的文化模式。每一个人,都被圈养在里面,谁也逃不出来。

应该这样说,黄河的庞大,是她不断接受新的血液,陕西的渭河,山西的汾河,把一生的命运都交给了黄河,看它带走了万物生長的流水,她们乐于这样奉献,它们为了母亲河,把自己一生的水都捐出了,黄河一出山西,到了河南,就再也不安分了。我是开封人,我知道一条河流给予我们内心的阵痛。

城摞城,不过是一种悲天悯人的符号。

黄河,把壮美的一面留给山西,把悲悯留给河南。一条河,最后流进了大海,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只剩下无尽的辽阔和一声接着一声的海浪的声音。如果,一个人,如果没见过黄河,此刻,站在大海的面前,他是不是想不起黄河?想不起那个日夜奔流不息的河流,她从祖国的一头出发,然后穿越大半个中国,回归到另一种安静中。

一条河,不仅存在于祖国的大地上,还在文字里活着。

翻来中国历史,有多少关于黄河流域的描述,这些地方的粮食和城堡,都是黄河恩赐的。目光再久远一点,中华文明的源头,是一条河撑起的。其实,在中国,河流之与人的关系,与人与土地的关系一样亲密。黄河除了送来了流水,还送来了一排木船和一声声号子声。从电视上听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这九十九道弯里,有多少属于山西呢?

我不想去考证,因为黄河在陕西和山西,才是黄河最雄伟的一段,如果说,黄河的最为年轻的一段光景,应该是陕西开头,山西收尾。如果把黄河分为一个人的一生的话,青海是童年,宁夏和甘肃应该是少年,到了开封,就沧桑多了,有了中年人的迹象,到了山东,再也走不动了,像一个蹒跚的老人。

在山西,黄河才能跌宕起伏,才能在晋人的眼睛里,喂养着枣林、芦苇。黄河,睡觉的时候,也更可爱一些,她不再过问人间的一切,她只静静地流,把日子流走了,又会有日子,把河水流走了,又来了新的河水,似乎这是个生生不息无穷尽的格局。

我想起苏轼的话: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是啊,此刻的黄河,已经不是那个清澈的黄河了,她带着雄浑的气象走向历史,没有旧死就没有新生,她义无反顾地奔流到海。我宁愿做一个乐观者,认可黄河的无穷无尽,她流水不停,像一个不会死去的亲人。其实,我知道这是一个假象而已,在开封一段,黄河明显小多了,一到冬天,水就断了,像一个快要咽气的人。

黄河,是一个象征?

她象征着什么?象征着一种宿命,或许象征着一个国家文明的冲突,她在土地上,与土地之间形成一种怎样的关联呢?

她可以冲洗土地,让土地变成一条河流,她成了一个暴戾的土匪,她抢占良田,把它们变成一个河流,从此再也长不出庄稼了。有些岩石和黄土也倔强,它们不肯给黄河让道,把她逼在了仄歪里,黄河越来越小,越来越细,像一条腰带,挂在黄土之上。

每一种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外在属性和精神品格。那么黄河呢?她的外在属性难道只是一条浑黄的河流吗?抑或是九曲十八弯的迂回曲折,似乎这些都不足于定义黄河,黄河就是黄河,是一条流淌在中国大地上的河流。但是这一条河流,与别的河流不一样,她流到哪里,人类就安居在哪里?它成了一条指引,指引着人类的迁徙和安居。

很多人说起苦难,苦难不是黄河的本质属性,她是人们赋予她的外在属性,是从人类里衍生出来的,她身上的伤痕和文字里伤口一样多,人们对于她,感情难以捉摸,祈福和咒骂都有。我不知道,人间有多少流离失所的逃亡是与她有关的?人们说起苦难,总是一脸悲戚,似乎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了她,人们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人们的破坏森林,过度放牧,哪一个不是让黄河流泪的原因,但是黄河一旦流泪,这代价实在太大了。

黄河,华夏文明史上最悲情的一条河,杀戮声,流血声,都缠绕着她。亡国之人,活命之人,都在黄河岸边徘徊,跳河的,消失了肉身,逃离的,去另一个地方,开始隐姓埋名,一个家族,一个王朝,都在黄河里,它永远不会忘记历史。这条河,蕴藏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神奇密码。行走岸边,感受着这条大河带给我们的生存、成长、梦想,更对未知充满希望。

古代统治者,也深知黄河的危害关乎国本,却无力无法更好去治理黄河,以至于黄河成了一座高高的河,淤积的泥土太多了,人类这时候害怕了,可是太晚了。我们应该去俯身下去,背靠大地,眼望百姓,才能让黄河流域的人们,活在当下的安全里,我们让黄河回到它原来的样子,河水清流,滋养八方。

如今,国家越来越富有,人们越来越从黄河里寻找灵感。

譬如,大同。大同世界,才是这片土地的归宿,在新一代领导的领导下,这条河安静下来,她看着人间烟火的光芒,是那么的和谐,她似乎听见每一个人,吹起了致富的号角。

猜你喜欢
流水河流黄河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流水
『黄河』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流水有心
当河流遇见海
前身寄予流水,几世修到莲花?
落红只逐东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