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0-07-07 06:15梁炎辉区永珍
华夏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阿托冠脉炎性

梁炎辉,区永珍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佛山 52850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主要因冠脉粥样斑块破裂所致急性心肌缺血,其中炎症反应与斑块发生与进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在临床治疗上有效改善血清炎性因子也是ACS治疗的关键[1]。针对ACS阿托伐他汀是常用的治疗药物,该药物具有降压、调脂、抗氧化及抗血栓等作用,虽然该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效果理想,但关于药物的临床用药剂量尚存争议[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ACS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急诊收治的7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及临床表现等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3]。②患者均对阿托伐他汀无用药禁忌。③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②合并恶性肿瘤、急慢性感染疾病的患者。③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对阿托伐他汀药物存在用药禁忌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54~78岁,平均(67.2±2.3)岁;合并糖尿病11例、高血压12例。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2~77岁,平均(66.8±2.2)岁;合并糖尿病12例、高血压1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急诊常规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入院后予以患者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规格20 mg×7片),20 mg/次,1次/d,睡前使用,持续用药1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予阿托伐他汀口服40 mg/次,1次/d,睡前服用,持续用药1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在清晨空腹阶段采集4 ml的静脉血液,将血液加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试管经离心机3 000 r/min持续离心15 min,静置后分离出血清,将血清置于低温环境下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血脂检测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清炎性因子

两组治疗后血清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要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2 血脂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要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1例头晕、1例恶心呕吐及1例腹泻,总发生率为8.57%(3/35),对照组发生2例头晕、1例恶心呕吐及1例腹泻,总发生率为11.43%(4/3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9,P=0.690)。

3 讨论

ACS是常见的疾病,相关研究表明ACS的发生及发展与炎症反应存在很大联系[4-6]。hs-CRP是敏感的炎性指标,可引起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促进冠脉疾病进展;IL-6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可诱导干细胞合成hs-CRP,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TNF-α可降低斑块稳定性,促进金属蛋白酶表达,引起结缔组织降解及破坏斑块结构,促进冠脉疾病发展。所以针对ACS,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重要意义[7]。

在ACS的治疗上,常使用阿托伐他汀,该药物属于一种选择性还原酶抑制剂,能够参与内皮细胞NO合成酶的表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而达到有效抗炎的作用[8]。同时阿托伐他汀还能够竞争性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的活性,减少肝内胆固醇合成,使LDL-C清除,进而降低TC、TG及LDL-C等血脂水平[9-10]。然而,在对ACG的治疗中,常规用药剂量一般是控制在20 mg/d的范围,而大量的研究表明,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用药难以达到良好的抗炎效果,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增加阿托伐他汀用药量至40 mg/d,可以起到更显著的抗炎作用,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分析原因可能因他汀类药物能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及增加药用剂量有关[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血脂水平均降低,但使用大剂量用药的观察组在降低幅度上比对照组更明显;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在常规急诊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脂水平,同时大剂量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猜你喜欢
阿托冠脉炎性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