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时的“五月病” 如何调节人体的不适反应

2020-07-10 02:52魏仗耀
自我保健 2020年5期
关键词:消毒剂过敏原过敏

文·魏仗耀

指导专家·胡桃红(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

赵志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

杨力(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医学家)

从五月开始,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处于春夏交替时节。此时,空气湿度变大、昼夜温差大,对气候反应敏感的人会出现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在气温忽冷忽热,日照时间时长时短的情况下,人体内的分泌系统会受到影响。当人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人会出现乏力、疲劳等春困的状态。中医认为“夏季对应心”,夏季阳气太盛,人体的小环境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人们心火旺盛,导致出现心烦气躁等情绪上的变化。对于这些状态,现在很多人都称之为“五月病”。

其实,“五月病”是个舶来词,起源于日本,本来是指因压力和疲劳而出现的身体不适症状,如今还用来表示“季节性懒惰症”。该症以乏力、疲劳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有的病例还存在各种躯体不适的反应,例如心悸、胸闷、便秘和体重减轻等。

精神类疾病春季高发有原因

若只是偶尔出现轻微的疲劳、烦躁症状,一般属于比较正常,是人因外界事物影响而导致的情绪反应。当神经系统失衡时,还会让人经常觉得精神状态不佳、厌工厌学。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并且重度存在,就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了。患者及其家人不可掉以轻心,需要去正规医院咨询和治疗。

值得说明的是,春季也是各种精神类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病症的高发期。有一句老话,叫做“菜花黄,痴子狂”,意思就是在油菜花开的四五月份,一些心理或者精神有障碍的患者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因此这部分人群的家属需要格外留意,在照顾患者时要尽量规避外界的刺激。

气候湿热导致人体产生不适

进入五月之后,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气候比较湿热,容易导致人们消化功能衰退,胃肠不适,吃饭没有胃口。从另一方面来看,日常饮食不规律和食欲不振,也易造成人们情绪不佳,从而伤身劳神。当天气逐渐闷热起来的时候,身体的这种不适感还会加重。有的人还会出现睡眠障碍突出。人们若夜晚失眠多梦,早上起床也很困难,时间长了会觉得疲劳感倍增,进一步导致精神状态不佳,身体功能受损。

当意气消沉、郁闷,苦恼忧伤,整日慵懒倦怠,对什么都难以提起兴致时,心情也会越发焦虑。人体肝脏主谋虑,长此以往容易损伤肝脏。如果因为燥热而不易入睡,可以喝点百合莲子粥,或用鸭子肉、丝瓜或冬瓜、山药来煲汤饮用,从而起到助眠效果。如果做任何事情时都提不起兴趣,还可以喝点薄荷水提神醒脑、疏肝理气。

时差变化影响人们昼夜作息

“五月病”也用来表示“假期后症候群或节后综合症”。中国的“五一”劳动节会放一次长假。在假期结束之后,人们回到工作或学习的状态,不少人还没有调整好假期生物钟,容易在一段时间内难以集中精力,处理事情的效率比较低。一旦假期与节后的时间差没有倒过来,这种时差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作息。当人们没有休息好时,心情就会容易浮躁。

如何改善这种状态呢?节后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适当延长休息时间,晚上睡觉前不要长时间上网、看电视、打电话,更不要喝浓茶,最好10点半之前上床睡觉。为保证睡眠充足,卧室要有遮光窗帘,尤其要睡好“子午觉”。23时至次日1时为子时,11时至13时为午时,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阴阳平衡,缓解各种不适症状。

“五月病”的特征及症状缓解方法

患有“五月病”的人有哪些特征呢?可参照这样10个方面进行判断:1早晨很早就醒了,却不愿从床上起来;2对刮胡子、化妆等整理仪容的事都嫌麻烦;3早饭不爱吃,没有食欲,食不知味;4懒得翻读经常阅读的报刊;5在去车站的半途中折回来,不愿坐公交车;6易怒,急躁;7“早上好”“谢谢”等常在嘴边的话也不愿说了;8 不想和任何人说话;9不开心,对所有的一切不关心;10工作效率低,易出错。

在这些问题中,如果有一个症状在你的身上表现强烈,或是半数以上符合,那么你就有可能是受“五月病”所影响。当出现身心疲乏和烦躁时,越要走出去散散心。例如,可以慢跑、打太极拳、骑车等。通过运动,身体素质会提高,人也就会精神许多。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忌辛辣、生冷食物,并适当减少肉类的摄入,多吃谷类食物和绿色蔬菜。

消毒剂也可能变成“过敏原”

文·刘园园

指导专家·王卓(上海长海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主任药师)

严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主管药师)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勤洗手、戴口罩、定时通风和消毒,成为了老幼皆知、妇孺共守的日常习惯。然而,在全社会都特别重视环境消毒、空气消毒的过程中,消毒剂却成为一些哮喘患者发病的诱因。

什么是哮喘诱发因素

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而消毒剂可能成为诱发哮喘的环境因素。常用的消毒剂产品按照成分可分为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其中,许多带有刺激性气味,特别是浓度过高、喷洒过于密集时,很容易刺激皮肤黏膜或诱发咳嗽、哮喘。

鉴于此,使用人应按照各种消毒剂的说明书正确使用,并且不应正对着人喷洒。如果哮喘患者对某种消毒剂特别敏感,可尝试换用其他类别消毒剂。一旦诱发哮喘,一定要及时应用迅速起效的哮喘症状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并让患者尽快脱离诱发环境。

消毒剂有诱发患者过敏的可能

过敏是哮喘常见诱因,居家哮喘患者一定做好防过敏措施。目前,常用的消毒剂也有诱发过敏可能,应注意正确使用。

居家哮喘患者要寻找生活中的过敏原,注意甄别消毒剂中会导致自身过敏的成分,并做好防过敏措施。哮喘患者居家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清洁,床品和衣服要勤洗勤换,保持干净。居室喷洒消毒剂前后也要注意加强通风,尤其要避免将消毒剂喷洒到哮喘患者的药品和器具上。

哮喘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却非常顽固,极难治愈,而且容易反复发作。遗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接触过敏原、灰尘、季节变换、劳累、情绪波动等,都会促使哮喘发作。患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还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甚至发生呼吸衰竭、猝死。因此哮喘患者在缓解期内,要格外重视日常保健与饮食调养,尤其是不要接触到过敏原。

猜你喜欢
消毒剂过敏原过敏
过敏原检测靠谱吗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过敏8问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远离季节性过敏
过敏原检测到底准不准确
什么是“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