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闺蜜聊家常 别拿“家丑”当谈资

2020-07-10 02:52姚燕婕
自我保健 2020年5期
关键词:家常闺密缺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朋友或闺密的抱怨,他们会说自己家人的“不好”或“不足”。曾听说这样一件事,有位母亲邀请闺蜜来家做客,将她女儿的缺点“一股脑”地告诉自己的闺蜜,例如“不会做饭”“性格太强势”等,这些恰好又被女儿听到了。于是,这位朋友离开后,一场“家庭大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女儿指责母亲把自己的隐私告诉外人,而母亲则认为自己是在跟好朋友聊天,女儿不能这样责备她。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这是有几分道理的。当与朋友或闺密聊家常时,一旦把“家丑”当作谈资,就会产生很多负面效果,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从被说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自然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当作谈资。试想一下,如果你的缺点被你的亲人告诉给别人,在陈述时还带着些许的嫌弃之意,甚至你的某些缺点被放大了,你喜欢不喜欢呢?你作为“被说者”知晓了事情经过,你会作何感想呢?是不是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甚至会觉得自己的亲人不爱自己了?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实属正常,毕竟亲人之间本来应该互相信任,如果亲人说出了自己的隐私,甚至缺点,这种信任感就会打折扣,家庭争吵就很容易发生。

从倾听者的角度来看,当朋友告诉你他亲人的缺点或隐私时,你很有可能会觉得“朋友的亲人怎么会这样呢?”作为倾听者,不仅会感到“不可思议”,而且也不便作过多评判,毕竟疏不间亲。如果把朋友的家事评判重了,恐怕也会影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还有“挑拨离间”之嫌疑。

从陈述者的角度看,他们在说亲人的隐私时,未必会考虑得那么周全,甚至无意中披露了亲人的缺点。比如那个事例中,她的女儿三十多岁了还孑然一身,这位母亲平常觉得心里堵得慌,渴望他人的理解和支招,于是将女儿的缺点告诉自己的朋友。那么问题就来了,“家丑”到底能不能和外人说?如果“家丑”被当作了谈资,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又有哪些不利影响呢?关于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我们与朋友聊天时应该慎重,尤其是当事人不愿他人知晓的事情,比如家人的隐私,包括年龄、体重、薪酬、婚恋状况、理财情况、职业规划和出行计划等,不可轻易透露。家人的缺点或不足,例如五音不全、不会做饭、脾气不好等,就是属于所谓的“家丑”之类了,不可随便当谈资。朋友、闺密聊家常时,做到说话时的内外有别,才是应该拥有的正确做法。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能够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家人怎么着了。习惯性地分享自己家人的“不好”或“不足”,这样做对吗?

猜你喜欢
家常闺密缺点
家常回锅肉
跟踪导练(五)2
幼 稚
家常豆腐不长呀
够意思
老公不相信啥
剩女笔记
家常豆腐
缺点背后的阳光
挨打有因 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