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段儿童数学动手操作的实效性

2020-07-14 08:23杨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实效性数学

杨俊

摘 要 顺应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体验、去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很容易走进“动手操作”的误区,要真正做到提高低段儿童数学动手操作的实效性,应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做到“一把握”和“三结合”:把握动手操作的切入点,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做到:与观察相结合、与语言表达相结合、与思考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关键词 动手操作 实效性 数学 低段儿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动手操作——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成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低年段的学生更是通过动手操作、去体验、去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尽管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学习方法都紧紧围绕着“课程改革”在革新,可是当我们真正走进低年段数学课堂时,我们还是会发现老师很容易走进“动手操作”的误区,如:为了“操作”而操作;只有操作内容,不提操作要求;不让学生操作,老师包办概括……因此,提高动手操作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低段儿童数学动手操作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一把握”、“三结合”:

1把握动手操作的切入点,为提高动手操作的实效性做好铺垫

在实际教学中,一切操作来源于学生的内部需求和数学学习的真实需要,在教学二年级《购物》时,由于现在的学生缺乏购物经验,对于换钱、找钱、付钱比较薄弱,所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教室创设成商店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去买卖东西,这样不仅课堂乱轰轰,教学也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此一来,就要求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动手操作的切入点。

1.1切入于探究新知时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附页里的学具“钱”,在认识了人民币后,才让学生听口令拿钱,检验学生是否能准确认识人民币。接下来,学生开始接触“付钱”这一知识点,我按照教材先安排了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付1元”,然后展示同学的各种不同的付钱方法,通过展示,学生不仅能够感觉到付钱方法的多样化,更能通过判断付钱方法是否正确,而再次明确“1元=10角”的数量关系。

1.2切入于练习反思时

有的动手操作则是为了验证。二年级《购物》有这样一道练习:

1张  + 1张 + 1张 =           元

3张 + 1张 =           元

2张 + 3张 =          元          角

出示题目后,其实不必着急让学生动手摆,而是先让学生独立做题,乍一看上去并不难的题目,却由于学生很容易忽略前面的“张数”而导致出错;当学生算完后,再让学生读读题目,然后根据算式摆出学具验证一下,很多有错的学生一摆出学具就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儿了,这样的操作犹如当头喝棒,可以引起学生深刻的反思,日后学生再遇到同类型的题目,就会特别留意前面的张数。

1.3切入于生活实践时

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课改也特别强调“生活中的数学”,而我们在教学新知后也往往能把知识运用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如学习完“米、厘米”的知识后,我们就可切入动手操作: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物体的长,再让学生动手测量,这样既巩固了新知,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动手操作与观察相结合,为提高动手操作的实效性奠定基础

动手操作不是单一存在的数学行为,它是多种感官参与认知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低段儿童由于年龄小,容易被学具的形状、颜色等外在因素吸引而忽略了操作本身的意义,所以我们在学生动手操作前,要向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注意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在发展形象思维的同时,推动抽象逻辑思维的展开。

3动手操作与语言表达相结合,为提高动手操作的实效性提供保障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是外部活动逐步内化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动手操作时要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让学生把操作过程和思维过程用准确、精炼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避免学生只动手不动口,要让学生把动手与动口结合起来,通过语言的表达让学生确实掌握操作过程,真正理解操作目标,使学生既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多让学生说,降低抽象程度。新教材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定义,注重的是学生的理解。例如:“倍”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就算老师用嘴说上半天,学生也很难理解“6是3的2倍”,但是通过摆学具、画一画的方法,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 6里面有2个3,所以我们说“6是3的2倍”。此后再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多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倍”究竟是什么。

(2)多让学生说,提升数理能力。教学时,我们既要鼓励学生展示操作结果,也要让学生讲述操作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明白算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把解题钥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便于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思维。

(3)多让学生说,推導结论成生。单一存在的动手操作是毫无意义的,大部分的动手操作都是为某个结论的产生起到一定的引导、铺垫、辅助作用。因此,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多说操作过程,从而从过程中推导生成结论。

新教材改版时,二年级新增加了《图形的变化》这一节内容,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旋转”现象,书中要求学生“利用□、○、△纸板和火柴棍制作陀螺”,看似简单的操作,实质是要对比不同形状陀螺的旋转情况、以及扎火柴棍的位置,因此我在教学时把内容进行了拆分——动手前:让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明确动手操作时要做些什么,在操作的过程要思考什么;动手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学生只有带着问题去操作、去对比,才能找出原因、才能解决问题;动手后:再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梳理、分析、小结,推导得出结果。最后再让学生回忆、对比一下自己玩过的陀螺,发现原来数学知识真的可以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会把数学课给上成一节手工课了。

4动手操作与思考相结合,为提高动手操作的实效性做好支撐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由直观操作的感性认识向抽象概括的理性认识过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概括总结,充分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例如:二年级上册《测量》,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操作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测量过程与结果的反思,总结测量时的注意事项:在测量的过程中,要做好标记;要一个接一个地量;记录好量的次数;要清楚测量的工具……。这样的交流,既是对测量活动的总结,也是对测量方法的讨论,为后续的测量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动手操作是一种探究知识的手段,是多种感官参与认识过程的学习方式,包括用眼观察、张口叙述、动脑思维等外在与内在活动。确实,有序的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才可能得到提高。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听、让学生看,更要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谭桂芝.数学教学应重视学具的应用[M].北京:辅导员出版社,2011.

[2]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 郑维芳.该出手时再出手[J].

[4]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实效性数学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