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护航十四载

2020-07-14 10:13詹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舞蹈团德育工作

詹文

【摘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扬帆舞蹈团是一个成熟的非专业中学舞蹈团,在十四载建设中,扬帆舞蹈团历经磨练,得到成长。作为舞蹈团成团以来的指导老师,我将自己视作护航者,陪伴历届成员度过她们的追梦之路。本文将以扬帆舞蹈团的德育工作与团体建设发展过程为线索,介绍扬帆舞蹈团一路走来坚持的团队理念,阐述我作为指导老师在舞蹈团德育工作中的开展,与团体建设实践中的收获。

【关键词】舞蹈团  德育工作  团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4-0027-02

一、扬帆舞蹈团发展历程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扬帆舞蹈团成立于2005年8月,现有团员60余人。建团以来,团员主要为校内热衷舞蹈的业余爱好者,也不乏功底深厚的舞蹈专业生。在培养学生舞蹈专长、展现校园艺术特色方面,舞蹈团作出了巨大贡献。

扬帆舞蹈团成立十四年来,多次参与教育部、文化部组织的各类演出活动,舞台经验丰富。2005年,扬帆舞蹈团原创剧目《丝路渔歌》获广州市中学生艺术节一等奖,与第七届全国校园春晚银奖;2009年,原创舞蹈《书韵流芳》在第五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第十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展演活动中获金奖;2015年,原创作品《乞巧绣韵》在广州市第七届学校艺术节舞蹈专场中获中学创作组一等奖;2018年,原创岭南民间舞《古港·渔灯》荣获第五届“荷花少年”全国舞蹈展演“荷花少年”荣誉称号;除了比赛的荣誉,扬帆舞蹈团还进行过许多校内的剧目表演:《七彩课堂》、《春天来了》、《一抹红》、《青青竹儿》、《且吟春雨》等节目,都是舞蹈团为学校创造的美好回忆。

二、做坚定的护航者——扬帆舞蹈团团队建设

(一)以专业为标准,以传承为使命

1.用努力成就专业——团队理念

扬帆舞蹈团一直以来的中流砥柱,都是校内热爱舞蹈的业余爱好者。因此,我作为指导老师,一直以“用努力成就专业”作为团队建设的理念。我希望通过这份理念的灌输,每个成员都能以专业标准要求自己,以专业态度对待训练,以比舞蹈专业同学加倍的努力和效率完成每个作品。自信源于努力带来的底气,我认为,舞蹈团团队建设的根本在于,通过坚持我们“用努力成就专业”的团队理念,铸造我们坚持不懈的团队精神。

而每位团员都交上了最尽心的答卷。她们用傲人的成绩回报汗水,实践证明,我们的团队理念十分正确,应当贯彻。作为护航人,我日后也会为她们守护这份理念,从而延续扬帆舞蹈团的高质量发展。

2.将传承视作责任——团队宗旨

扬帆舞蹈团一直以来的原创作品,都以传承岭南民间舞蹈文化为宗旨,为大家展现岭南独特民族舞蹈艺术的风格之美。《丝路渔歌》与《古港·渔灯》以渔家人的生活环境与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传承的是岭南人民勇立潮头的民族精神;《书韵流芳》以弘扬南国书香为主旨,《乞巧绣韵》以广府乞巧与广绣文化为内核,传承的是岭南人勇于创造的艺术精神;传承岭南民间舞蹈文化,是我们的使命,也是舞蹈团的宗旨。

(二)用坚韧迎接光芒——团队建设

1.专业化团队训练

我们的团队训练分基本功训练、组合训练和作品排练三个部分。基本功训练在团队成员拥有一定软度的基础上,着重于肌肉控制和力量运用,重视跳转翻等技巧训练。一般来说,每次基本功训练约为一小时,在软度训练后,大块的时间将被放在技巧训练上。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尽量贴近专业生的标准要求团队的学生们,专业生该学的大跳、倒踢紫金冠、点翻身、踏步翻身等技巧,我都会教给学生们。她们虽然因为软度和肌肉控制上与专业生天然的差距而学得不算轻松,但我都不放弃给她们尝试的机会。虽然学生们的反馈都是很累,但更多的是收获丰富。

组合训练中,我着重的是身韵组合训练,这能够锻炼她们跳舞时对气息的运用,也能促进饱满情绪的表达。在组合训练过程中,我会为她们讲授古典舞身韵组合的特点,亲自示范提沉、旁移等身法与韵律,指导她们在跳舞时带身韵,逐渐培养舞蹈感觉。

排练作品多为原创剧目,除了动作讲解,我在每次排练的最后都会为学生讲解剧目的情感基调、情绪转折和精神内核。跳一支舞蹈,并不仅仅是将动作跳出来,其中的表达更为重要。因此每次在动作练习时,我会在一旁提醒学生注意情绪。练习后,我都会带学生重温作品的内涵。作品所真正需要我们表达的是什么,这一点是我非常关注也非常着重于讓学生领悟的。

2.兼顾式能力培养

团队训练需要大量时间,而成员们多为学生,有繁重的学业任务。我提倡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兼顾能力,让她们在比普通学生任务更多的情况下进行更合理的时间安排,促使她们在同样多的时间里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学业训练两兼顾。

兼顾能力的培养需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对此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注意:(1)避免或减少训练时间外的额外任务。我通常不会布置训练时间外完成的任务,一切排练都在训练时间内完成,不增添学生课外的负担。并且,她们也能逐渐习惯在训练时专心致志,因为在课外没有机会补救训练时不到位造成的缺失,训练时需要高度专注才能够跟上团队的步伐。没有了训练之外的负担时,学生就能够在学习中也集中精神,做到高效率的兼顾学业与训练;(2)营造重视学业的氛围。外出比赛往往需要数日的离校,我一向鼓励大家带上作业,在训练和等待比赛的间隙温习功课。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老师,尽量多鼓励少命令。鼓励时语气温和,并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营造出重视学业的氛围。

(三)用温暖呵护梦想——德育工作

1.和谐氛围塑造

除了能力层面的培养,我认为德育方面的工作也需要到位,才能成就一个成功的团队。舞蹈团的训练氛围是严肃的,但训练之外,团队的氛围却是温暖、和谐的。这是我在建设舞蹈团数十年来一直着重的方面。我认为一个团队需要和谐温暖的氛围,才能够形成团队凝聚力,拥有团队灵魂。下面我分享一些我的做法:

第一,关心学生的日常。我和舞蹈团里的学生都是微信好友,平时我会关注她们的一些动态,在学校举办活动时,若有舞蹈团成员参与,我都会鼓励其他成员多多支持。学校的大小考试,我会关心学生们的学业成绩波动,并请来往届成绩优异的学生给她们作一些小小的经验分享。学生们的社团生活和学习生活都是我们训练外的话题。通过对学生日常的一些关心,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扬帆舞蹈團的整体氛围温暖又和谐,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能够在团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是我作为护航人,最感到欣慰的地方。

第二,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对于学生家长对舞蹈团的关心,我向来报以感激和欣慰进行回应。我们舞蹈团里有不少家长对舞蹈团的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我会以友好态度接受家长们的好意,让家长们知道舞蹈团对各位帮助的铭记。另外,建议家长督促孩子们努力训练,认真学习,在学生有进步的时候,向家长表扬孩子,也是建立学生——家长——老师之间良好关系的好方法。

2.同伴友谊培养

团队成员之间的相处是和谐的,更令我惊讶的是,她们之间的友情也是深厚的。在我问她们为什么大家感情这么好的时候,她们的回答是“因为大家都是同伴”。这就像战友情一样,一同战斗,一同奋进,就能够滋长出革命友谊。经过总结反思,我渐渐探查出团队成员友情深厚的原因,主要在于我采用的多向交流和互助性训练模式。在传统的舞蹈团训练中,往往都是老师——学生的一对多式单向交流,技术进步只能依赖于老师对学生的指点,这样的效率不高,而且容易造成训练严苛的刻板印象。而我在训练中,会尝试让整体舞蹈水平较好的学生和相对存在不足的学生一一配对,让较好的学生与相对不足的学生自主交流、学习后再由我核验训练成果。这样的模式属于多向交流模式,随后我还尝试过分小组训练,通过这种自主、互助性训练模式,在缓解训练压抑氛围的同时,也无意中深化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友情,让她们有一起奋斗的感觉,更加具备团队意识。

三、未来启航,作永远的护航人——扬帆舞蹈团团建工作展望

前文详述了扬帆舞蹈团的发展历程、团队建设与德育工作的概况,在扬帆舞蹈团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就能力培养和文化建设层面,我将提出几个工作重心,对日后扬帆舞蹈团团建工作的设想进行阐述。

能力培养层面,我计划将未来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学生舞蹈表现力和细节雕琢能力上的培养。在前期工作中,学生的舞蹈动作、舞蹈情感领悟能力都进行过充分的训练,而表现力和细节雕琢能力是舞者更上一层楼的能力标准,也是舞蹈团成员需要攻破的下一道难关。

在表现力方面,未来我将在训练中引入即兴表演训练,训练学生从对某一情绪的表演,到一连串情绪转变的表演,通过表演训练舞姿的表现力。在细节雕琢能力方面,我计划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舞团表演的观摩,通过同一剧目不同水平演绎的观摩,让学生们从对比中找出细节上的不同,从而更注重细节雕琢,将所表演的剧目进行更完整丰富而饱满的呈现。

文化建设层面,我的未来工作侧重点,在秉承传承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的宗旨的基础上,从岭南民间舞背景知识简单学习放到对岭南特色民族的原生态文化环境体验上。在从前,我们让学生体会作品底蕴采取的方法较为直白,仅限于简单陈述。而日后,我需要让团队成员对作品的原型的真实生活有体会,让作品的情感扎根原始。同时丰富团队成员的舞蹈体验,体会到最原生态的舞蹈文化。“生活即舞蹈”的状态一直是训练型舞者最缺乏的状态,在未来工作中,我将尝试带学生们寻找这样一种状态,舞出更纯粹的岭南风格。

四、结语

以上便是我作为扬帆舞蹈团追梦护航人的十四载团队建设记,在此鸣谢各单位对扬帆舞蹈团一路走来提供的帮助与支持。扬帆远行,愿为追梦护航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用努力成就专业”的团队理念,以传承岭南民间舞蹈文化为宗旨,继续见证扬帆舞蹈团的成长与蜕变。

参考文献:

[1]毛荣.舞蹈教学与教法[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08

[2]周爱华主编.学生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7.07

猜你喜欢
舞蹈团德育工作
文化融合视角下高校学生舞蹈团建设的趋同化
依托榜样示范 加强大学生舞蹈团教育管理
——以广西某高校大学生舞蹈团为例
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剧场演出
大学生舞蹈团内部控制分析
——以Z大学舞蹈团为例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从单轨、双轨到多轨制德育工作途径的调查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