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观念的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探讨

2020-07-16 18:24李嘉男刘韡
艺术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现代建筑艺术设计

李嘉男 刘韡

摘 要:建筑总是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及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必须要根据人类和社会的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变化。时至今日,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完善,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前生态观念深入人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社会共识。在生活中,我们尽可能地避免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我们必须积极引入并应用生态观念,以生态观念为指导优化建筑艺术设计成果,使人类建筑能够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在满足人类生活、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基于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认知,首先简单介绍生态观念应用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必要性,然后分析生态观念下现代建筑艺术的设计原则,最后就如何基于生态观念优化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提出相应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观念;现代建筑;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5-0-04

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我们应当将生态观念的融入和应用作为一个关键课题,积极地研究、探讨与实践。一方面要深入地、客观地认识到生态观念应用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必要性及生态观念下的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原则;另一方面更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策略,将生态观念切实地体现出来,保证现代建筑的绿色、环保属性,使建筑更具自然审美价值。

1 将生态观念应用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必要性

建筑是最主要的人造结构,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中最为紧密的一环,对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是生活、生产,还是文明的创造,建筑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如今随着生活、生产需求的提高、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强大。建筑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生产条件,但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建筑在建造及后期的使用过程当中,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变、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是非常大的,同时建筑也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的生态观念,即生态理念、绿色理念,它强调的是人类生活、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遭到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2]。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各行各业都朝着生态化的方向转型,在各自的行业领域中寻求生态化、绿色化道路。人类的建筑本质上是为了满足生活、生产所需,但是它会给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非常大的改变,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另外,建筑在建造过程当中,会产生各种垃圾、废料,进一步污染环境,这种污染往往是化学性污染,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而且建筑在后续的使用过程当中,还会源源不断地带来生活和生产垃圾,长期污染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这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3]。因此,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我们需要积极地引入和应用生态观念,将生态观念作为建筑艺术设计的基本指导,协调好建筑、人类生活、生产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的自然审美价值,在满足人类生活、生产需求的基础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只有這样才能保障与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观念下的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原则

2.1 低污染、低能耗原则

在以往建造建筑的过程中,各种垃圾、废料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污染与破坏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另外,各种扬尘、噪音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污染物。建筑建造过程当中的能源消耗暂不谈,因为其持续时间不是非常长,但建筑在后期使用过程当中的能源消耗则相当大,甚至占整个社会能源消耗的30%,这一切都会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4]。所以,生态观念下的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原则的第一点,便是降低建筑的污染与能耗,减少建筑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

2.2 综合效益最优化

所谓的综合效益最优化,指的是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要对多方面的效益进行考虑和衡量,使综合效益达到一个精准的均衡值。例如,既要考虑到建筑的绿色效益、生态效益,同时也要考虑到建筑的经济效益。通常来说,可以根据地方的气候、日照、方位等,通过设计,降低能源消耗,但如果这样做,会导致建筑的建造成本异常地、大幅度地升高。因此需要进行更加细致和全面的考量,把握好建筑艺术设计的综合效益,不能顾此失彼。至于在能耗方面作出的牺牲,在后期可以通过其他措施进行补偿,如使用绿色建筑材料。

2.3 人的主体性原则

最后,生态观念下的现代建筑艺术设计虽然需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了人的地位,要始终坚持人的主体性原则,满足人生活、生产过程中便捷、安全、健康的需求。例如,在建筑的布局、功能都应当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为人提供服务。这样的建筑对于人类而言,才真正具有存在价值。

3 基于生态观念的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策略

3.1 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统一

在以往的建筑艺术设计过程当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建筑周围的环境条件,并对其进行大幅度的改动,使环境适应建筑的存在。但这样的做法会大大破坏地方原本的自然生态环境,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局部气候、局部动植物都会因此发生改变。基于生态观念的现代建筑艺术设计,需要避免发生类似的情况,必须让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保持协调和统一,要让建筑适应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不是让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应建筑。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建筑对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与破坏,同时还能减少建筑建造的成本。为此,在实际的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必须因地制宜,革新传统的建筑艺术设计方法与理念,尽量保护建筑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如可以将原本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建筑绿化的一部分,这样即美化了建筑周围的景观环境,又保护了自然生态[5]。

3.2 优化建筑布局

除了要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和统一之外,生态观念下的建筑艺术设计还必须优化建筑的布局。既要考虑到土地面积的高效使用问题,同时又要考虑到布局对建筑能耗产生的影响,以更加科学的布局方式,降低建筑后期使用过程当中的能源消耗。如利用夏季主导风向,尽量防止冬季主导风向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光照、防晒、通风、保温等因素,优化布局,尽量为建筑创造良好的布局条件。另外,需要在设计中控制好建筑的体形系数与建筑物跟室外大气接触的面积F0(M2)和包围体积V0(M3)的比值。在相同的条件下,系数越小,其能耗也就越低。

3.3 加强对绿色建筑材料的合理应用

当前的建筑材料技术也在不断向绿色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表现出了非常强的环保性。因此,在基于生态观念的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应当合理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以此提升建筑的生态性及环保性,减少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少建筑后期的能源消耗。例如,墙体是建筑所占体积和面积最大的部分,与建筑的能耗问题息息相关。目前市面上出现了绿色墙体建筑材料,与以往的传统材料相比,节能性、环保性更加突出。这类绿色墙体建筑材料可以分为3大类,有20多个具体的品种。3大类分别是板型材料、块型材料、砖型材料。其中,板型材料又可以分为复合板、薄板、条板,块型材料可以分为实心块、空心块,砖型材料则有空心砖、实心砖,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都以粉煤灰、矿渣灰、混凝土等作为原材料,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这类材料往往具有非常强的隔音性能、保温性能。在建筑后期的使用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对能源的消耗。另外,门窗在建筑中所占的面积也非常大,当前可以通过对热反射玻璃、吸热玻璃、低辐射玻璃、真空玻璃等的应用,保证建筑的良好采光,并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减少建筑的能耗,防止噪音污染。此外,市面上还出现了绿色生态水泥材料。在现代建筑中,水泥是消耗量最大的材料,它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也较大。但和传统水泥材料不同的是,绿色生态水泥材料是以水沟、地沟污泥及垃圾焚烧灰等作为主要原料,烧结成粉末而形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绿色生态水泥材料作为建筑材料时具有很高的强度,完全可以满足现代建筑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生产工艺、过程得到了控制与优化,所以绿色生态水泥材料能够更好地保证人类的健康。另外还有绿色管道材料,这些先进的绿色高科技管道材料同样也具備较高的实用性,它是能规避以往金属材料管道应用过程中因生锈问题而带来的各类威胁、产生的各种隐患。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绿色管道材料就是塑料金属复合管,该类材料具有较大的强度和韧性,不会生锈,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内部水质及其它运输材料的清洁性,减少了可能出现的各类威胁健康的因素。在建筑艺术设计中,合理应用这些绿色建筑材料,既可以满足建筑的需求,又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能源消耗,让人类居住得更加舒适。

3.4 突出建筑艺术设计的个性

现代人对于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仅局限在空间、功能和安全性等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审美和个性化需求方面。因此,在生态观念下的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我们还需要突出建筑艺术设计的个性,使其与建筑的绿色化、环保化要求保持一致,它们相互之间应该不存在任何矛盾。各个地方的传统建筑文化不仅能够与地方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完全适应当地的气候及环境条件,同时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可以彰显出建筑的独特风格。因此,在现代建筑的艺术设计中,我们可以尝试从传统建筑文化汲取养分,获得经验与灵感,保证建筑的绿色性、环保性、和谐性,突出建筑的独特个性。以南方地区的架空干栏式房屋为例,其能够完全适应当地潮湿的气候、环境条件,空气流通极佳,不仅不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改造,反而与周围的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其在造型方面的也独具特色,所以可以将其作为参考,开展现代建筑的设计活动。另外,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建筑,同样具有绿色、节能、舒适的属性,同样可以为现代建筑的设计带来灵感,提供参考。

3.5 探索绿色、环保能源的应用

建筑在使用过程当中,必定需要消耗能源,无论在生活还是生产方面均是如此。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建筑的能耗只会不断增加,仅仅对生活、生产用电的需求进行控制,显然不能达到理想的降耗效果,反而会引发冲突。要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不断探索绿色、环保能源的应用,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并且在能源消耗的过程中,不会产生额外的污染,对自然生态环境来说是完全安全的、环保的。当前,已经有一些建筑开始尝试使用这些能源,用于小区街道、楼道的照明等。但无论是在应用面积还是效率上都相对较低,没有起到最理想的效果。在今后的设计中,我们应当不断探索,通过对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进行科学的设计、合理的规划,将绿色、环保能源与建筑更好地结合起来,甚至让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从而为建筑提供更加充足的绿色、环保能源,减少建筑对其他能源的消耗。

4 结语

建筑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及社会文明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必须根据生活、生产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不断改进、优化建筑艺术设计,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我们应当积极地将生态观念融入建筑艺术设计中,并以其为指导,协调好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满足人类生活、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徐贞.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0):72-73.

[2] 郭歌.论生态建筑设计与节能建筑设计的异同[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4):10-11.

[3] 罗鹏.关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11):137-138.

[4] 樊建仓.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20(01):54-56.

[5] 肖子龙.探究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01):99-100.

作者简介:李嘉男(1993—),男,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结构耐久性。

猜你喜欢
现代建筑艺术设计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Nirvana涅槃》
《星.云.海》
《花月夜》
论现代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优化设计
浅析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