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2016~2019年HIV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2020-07-17 00:44朱永年高齐明高文军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安系统中山市个案

朱永年,高齐明,高文军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综合科爱心门诊,广东 中山 528400)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病原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1]。目前无疫苗可以预防,只能药物控制病情。中山市新发艾滋病病例逐年增加,每年HIV职业暴露的个案也在上升。HIV职业暴露是指卫生保健人员在职业工作中与HIV感染者的血液、组织、体液或HIV污染过的医疗器械及设备等接触而具有感染HIV的危险[2]。现将中山市(2016~2019)年HIV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暴露后预防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中山市本土的HIV职业暴露的安全防护对策,减少职业暴露个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6~2019)年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报告和处置的76例HIV职业暴露的案例。

1.2 方法

1.2.1 个案登记 艾滋病专家根据国家的规定规范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暴露方式、暴露源状态、暴露后紧急处理情况。

1.2.2 评估 艾滋病专家根据暴露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预防用药方案,结合暴露者意愿确定是否给予预防用药,并详细记录情况,签署抗病毒治疗知情同情书与规律随访告知书。国家指南推荐职业暴露PEP方案:TDF+3TC(or FTC)+LPV/r,有条件的可使用TDF与FTC的合剂,如果LPV/r获得困难,可以考虑EFV代替,疗程为28天[2]。专科护士在暴露后当天、第7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暴露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并做相应的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

1.2.3 HIV抗体血清学检测 暴露后0、4、8、12周和6个月的HIV抗体血清学检测,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的要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进行HIV抗体检测。在0、4周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查。

1.2.4 数据处理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6~2019)年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收到76例HIV职业暴露报告。男性33例,女性4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29.882±9.1330)岁;医护人员60例(含临床试验人员1例),占79.0%,公安系统人员14例(含法医助理1例),占18.4%,清洁工2例,占2.6%;工龄最短2个月,最长25年。特殊暴露者中1名公安有精神病史,1名医生孕程26周,详见表1。

2.2 暴露情况

2.2.1 发生地点及暴露污染物 76例中,医务人员在手术室、急诊科、住院部病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科、门诊部、实验室均有发生暴露,发生例数分别有14、9、26、1、5、6、1例,其中住院部病房占34.2%,手术室占18.4%,急诊科占11.9%;公安系统人员14例均在执行任务时发生,其中2例是在搬运尸体时发生的,11例是在抓捕犯人过程中发生暴露,1例是法医在解剖尸体时被肋骨所伤;清洁工2例,均是在整理回收医疗利器垃圾时发生。58例接触污染物为血液,占76.2%,18例为其他,占23.8%。

表1 2016~2019年中山市HIV职业暴露一般情况

2.2.2 暴露方式 76例HIV职业暴露中,针刺或锐器割伤为54例(70.9%),皮肤伤口、黏膜接触暴露15例(19.8%),其他方式(抓伤、咬伤、擦伤)7例(9.3%)。

2.2.3 暴露级别和暴露源头级别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艾滋病实验室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预防要求分级。76例中,暴露级别以一级暴露、二级暴露为主,分别为31例(40.8%)、34例(44.7%),三级暴露为11例(14.5%);暴露源严重程度以不明为主,有59例(77.6%),轻度13例(17.1%),重度4例(5.3%)。不同职业暴露情况见表2。

2.3 暴露原因 76例HIV职业暴露的原因以防范意识不足为主,发生率占96%,其次是护理、手术中操作不当,分别占26.3%。见表3。

2.4 暴露者治疗相关情况 根据暴露者暴露级别与暴露源级别的综合评估及个人意愿,76例HIV职业暴露中,8例(10.5%)评估结果不需要服药,7例(9.2%)选择不服药,61例(80.3%)选择服药,其中医务人员47例,公安人员12例,清洁工2例;预防用药3TC+TDF+EFV有7例(9.2%);3TC+TDF+LPV/r有53例(69.8%);3TC+TDF+RAL有1例(1.3%)。预防用药的14例(23%)在≤2小时内首次服用,最早为1.5小时,这14例暴露者均为医务人员;44例(72.2%)在>2~≤24小时内服药,3例>24小时,最晚36小时。暴露者完全服药依从性占86.9%,不依从性占13.1%。61例(100%)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以消化道为主,其中恶心呕吐44例,头晕头痛50例,8例食欲不振,7例疲乏失眠,4例皮疹,2例轻度腹泻,未出现肝、肾、血常规、尿常规的异常。见表4、表5。

表2 2016~2019年中山市不同职业HIV暴露情况(n,%)

表3 76例HIV职业暴露原因构成(多选)

2.5 不同职业暴露者相关情况比较 在职业暴露发生前接受过艾滋病安全操作的比例:医务人员90%(54/60)、公安系统人员 0%(0/14)、清洁工 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45,P<0.001)。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对伤口紧急处理的比例分别为医务人员83.3%(50/60),公安系统人员0%(0/14)、清洁工0%(0/2)。不规范紧急处理的比例:医务人员13.3%(8/60),公安系统人员85.7%(12/14)、清洁工1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55,P<0.001)。暴露者发生HIV职业暴露后的心理焦虑状态:医务人员以轻度焦虑为主71.7%(43/60),中度焦虑为3.3%(2/60),重度焦虑3.3%(2/60);公安人员以轻度焦虑为主35.7%(5/14),中度焦虑为21.4%(3/14),重度焦虑28.6%(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20,P=0.005)。暴露者随访情况:医务人员定时随访率66.7%(40/60),公安人员定时随访率85.7%(12/14),清洁工10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9,P=0.242)。目前,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未发现HIV抗体阳性。

表4 76例暴露者评估方案情况(n,%)

表5 61例暴露者服药情况(n,%)

表6 不同职业暴露者相关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基本措施 暴露原因调查显示暴露者防范意识不足,医务人员在抢救患者时未带手套、护目镜,拔针后回套针头、分离针头,对有侵入性操作未按标准预防进行护理、手术操作;清洁工未按要求回收利器,导致发生HIV职业暴露。针对暴露原因,制定预防管理对策,比如早发现、早预防,在患者第一天就诊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加强医患的沟通,加强医务人员同公安系统的暴露防范意识;严格落实一次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控制医院的交叉感染;在诊疗活动中,按照标准预防进行操作,克服对艾滋病的恐惧,保证操作周围环境安全(没有人员走动、光线明亮);禁止回套、分离针头;对有报复社会或病情躁动的患者进行操作时,应联合安保、同事协助使用约束带、床单制动;在工作操作中,如果存在体液、血液飞溅的情况,应穿好防护衣帽、手套,并且戴好防护镜,必要的情况下,应穿好防渗透的防护衣[3]。公安人员一般在执行公务时,因抓捕情况比较紧急而发生暴露,基本用具(手套)缺乏,应提高公安人员系统负责人对预防HIV职业暴露的重视。

3.2 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 艾滋病疫情的防控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艾滋病没有预防疫苗及特效治愈药的情况下,HIV职业暴露预防处理是重中之重。在本次回顾性分析中,医务人员同公安人员是中山市HIV职业暴露的最主要的群体,与张强等[4]研究的结果类似。76例暴露者平均年龄(29.88±9.13)岁,工龄以3年内为主,提示中山市HIV职业暴露人群偏年轻化,工龄短。接受过艾滋病安全操作的56例,未接受艾滋病安全操作的20例,以私立医院医务人员、公安人员、清洁工为主。黄芳玲等[5]在广州市部分三甲医院开展的研究显示,开展艾滋病知识包括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可减少临床护士危险操作行为、针刺伤和锐器伤发生的频率,能对HIV职业暴露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由此可见,加强医务人员和公安人员AIDS相关知识培训,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强化预防职业暴露意识,是减少暴露事故发生的关键[6]。

3.3 提高暴露后紧急处理流程的知晓率 暴露后伤口的正确处理和最短时间内服用阻断药,对减少暴露后发生感染非常重要。经过专业医务人员对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对于具有潜在艾滋病感染风险的人员应在暴露后尽快(2小时以内)开始预防性治疗,最好不要超过72小时。预防用药的14例(23%)在≤2小时内首次服用,最早为1.5小时,且这14例暴露者均为医务人员;44例(72.2%)在>2~≤24小时内服药,3例>24小时,最晚36小时。伤口及时处理正确的50例,均为医务人员,不规范紧急处理22例,未处理有4例;由此可见暴露者对发生暴露后处理的流程不熟练。因此,在医疗系统和公安系统必须建立长效的制度,加强HIV职业暴露后处理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暴露后紧急处理的知晓率,是降低暴露后感染的重要措施。培训方式可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比如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演练、教育、微信平台咨询、理论考核,成绩纳入个人年终考核档案。

3.4 随访和干预 用个案管理模式对暴露者加强随访和心理干预,HIV职业暴露后被感染的概率不高,但是由于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不管是否感染,暴露者均会出现身心焦虑、害怕,甚至对家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本次76例人员中,61例暴露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HIV职业暴露后会造成暴露者心理严重负担,应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这与四川于学军等[7]观点一致。个案管理模式在我国慢性病临床护理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杨玲妹[8]等文献研究提示个案管理可以提高ART的依从性。应用个案管理模式加强暴露者的随访,时刻关注暴露者的心理状况,为暴露者提供积极的心理辅导、专业的用药健康宣教,提高暴露者服药的依从性、规律复诊率,是十分必要的。

猜你喜欢
公安系统中山市个案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公安系统天网工程瓶颈及未来展望
新入职警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及工作倦怠关系研究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推进公安史志工作的探析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