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门诊性病患者的影响

2020-07-17 00:44闻燕霞李荔甦陶艳平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3期
关键词:性病实验组状态

闻燕霞,李 瑞,李荔甦,陶艳平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云南 昆明 650051)

性病主要包括生殖器疱疹、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梅毒、淋病、非淋菌尿道炎、尖锐湿疣、艾滋病等。其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且越来越年轻化趋势,对人类健康、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性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直接接触:接吻、性交等。② 间接接触:通过毛巾、浴盆、衣服等用品等。③ 血液接触:输血、血制品等;④ 母婴传播等。而性病病变部位特殊,主要在生殖器上,位置属于个人隐私,加之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在就诊时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① 恐惧、羞愧。由于缺乏专业的疾病指导而心生恐惧,病急乱投医;害怕他人知晓患病,自己及家人受到歧视、不公平待遇,而有意隐瞒,避重就轻;羞于启齿,不知道该如何排解,长期处于焦虑、胡思乱想状态。② 失望、悲观:由于性病复发率高,病程较长,很多患者易产生不自信、悲观、绝望的状态。③ 逆反心理:面对家庭、社会因素的不理解、歧视、不公平待遇后易出现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的心理,严重者则出现报复心理。这些心理问题,若不及早进行干预,不仅会降低治疗依从性,还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危害社会。为了有效地对性病进行预防和控制,本研究采用了科学的心理干预下的专科健康教育对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和病情控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门诊接收的100例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编组。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2~60)岁,平均(41±10)岁,病程(2~16)个月,平均(9±4.5)个月,其中淋病20例,梅毒10例,生殖器疱疹10例,尖锐湿疣1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4~55)岁,平均(39.5±11)岁;病程(2~19)个月,平均(10.5±8)个月,其中淋病18例,梅毒12例,生殖器疱疹10例,尖锐湿疣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种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化护理,具体方法由接诊护士在候诊区或是在诊疗过程中进行统一常规宣教。在诊室走廊、诊室内进行海报、照片、宣传画等张贴展示宣传等。实验组:心理干预+专业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分诊护士在首次接触患者时需对性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初步判断,一视同仁,尊重患者隐私,耐心真诚地提供就诊服务,不歧视、不冷落、不私下议论患者病情。建立良好的就诊环境及医患关系:① 开设“专科特色门诊”: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性病专科护士组成。诊室和检查室独立分开,采用的是“一对一、面对面”原则,从挂号到看诊都充分保护患者隐私,使患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开诚布公、坦诚相待,做到不隐瞒、不避重就轻,积极配合治疗。② 使用严谨、真诚的语言: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该使用严谨、真诚、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正确引导其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及不良心理状态,从而缓解患者的恐惧不安情绪。③ 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针对多次就诊治疗,病情仍无明显改善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耐心细致地告知其疾病自身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成功案例,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④ 针对部分无法接受疾病事实,而出现扭曲心理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耐心、关心、真诚与其沟通,引导患者接受现实,勇敢面对自身病情,必要时需进行道德教育,避免其出现报复心理。⑤ 寻求家庭支持,做好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告知患者配偶性病感染方式有多种,并不仅限性传播,帮助其消除夫妻间猜忌、误会,引导其配合进行临床检查,以及给予患者相应的亲情支持,来鼓励帮助患者。⑥ 做好医院门诊控感工作,严格执行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减轻患者病情和缩短疗程,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

在患者常规化教育基础上实施专业健康教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 性病专科护士面对性病患者时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原则进行专业指导。其中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并发放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册。健康知识的宣传手册应严谨、通俗易懂,应避免出现有刺激性的言语。其中包含性病的防治、临床表现、传播的途径、治疗目的和方法、用药注意事项等。② 通过口头宣教、建立微信公众号推送教育消息、播放录像和动画、设立咨询热线等方式提高性病门诊患者对性病的认知程度。③ 定期举办健康讲座,邀请家人一同参与,讲解性伴侣同时接受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取得家人的亲情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④ 做好延续性随访工作,定期通过电话、微信回访患者,指导患者定期复查。对疾病反复发作、情绪有变化的患者要进行特殊关注,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1.3 统计分析指标

1.3.1 使用性病问卷调查 调查表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其掌握的性病知识,传播途径、安全性行为及意向、治疗的注意事项、复诊情况,对性病的认知及态度。按照尊重、自愿、保密的原则,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自愿填写问卷。

1.3.2 心理状态评估 参考HAMA、HAMD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评估,其分值平均得分约等于54.5,心理状态呈反比。

1.3.3 生活质量评估 参考SF-36百分制量表评价,得分、生活质量呈正比。

1.3.4 护理满意度 采用医院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性病相关知识对比 对于相关性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传播方式及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知晓率,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对比 其结果表明实验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详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35例(70.0%),基 本 满 意13例(26.0%),不 满 意2例(4.0%),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满意25例(50.0%),基本满意10例(20.0%),不满意15例(3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0%。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对比(±s)

表2 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对比(±s)

组别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恐惧 焦虑实验组 21.05±2.95 21.75±3.11 89.44±3.49对照组 37.27±3.61 38.23±4.25 73.88±3.57 t 24.601 4 22.127 4 22.038 2 P<0.000 1 <0.000 1 <0.000 1

3 讨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性观念得到进一步解放,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性知识指导以及家庭、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性病患者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使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稳定社会的一个严峻问题。为了有效地控制性病的病情和对性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也成为一项难而较为迫切的任务。

本研究显示:积极做好患者心理干预及专科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性病患者的专业知识的知晓率,帮助患者缓解恐惧、焦虑心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作为医疗卫生部门,应该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为患者提供温馨、隐秘的就诊环境,保护其隐私,使其就诊时能充分相信医务人员,做到不隐瞒、不避重就轻,坦诚相待,积极配合治疗。作为医务人员:① 应用专业性病知识使用严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对一、面对面”,耐心、细致地让其了解性病的原因与症状,熟知性病的传播途径以及性病的严重危害,并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及进行专业的健康教育,面对患者应该做到不歧视,不议论,不冷落,尊重、同情患者,使患者放下心中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重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协助患者获得更多的亲情支持,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 做好延续性回访工作,及时给予专业的心理指导及健康教育,在生活中引导患者建立较强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 严格执行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及心理负担。

门诊性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及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改善其恐惧、焦虑心理状态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性病实验组状态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状态联想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性病并不是只能通过性传播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
话说性病恐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