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皮肤病与性病学》教学实践与体会★

2020-07-17 00:44张佩莲邓丹琪王晓云周晓鸿姜福琼曹文婷栾春艳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3期
关键词:全英文皮肤科留学生

张佩莲,邓丹琪,王晓云,周晓鸿,姜福琼,曹文婷,栾春艳,卢 正

(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云南 昆明 65010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来我国留学深造的外国留学生也日益增多,如何提高全英文教学质量是高校师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自2014年承担临床医学本科(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MBBS)国际学生全英文《皮肤病与性病学》教学以来,在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一定的经验与体会,现报告如下。

1 师资队伍的建设

全英教学能否高质量地完成,教师是关键,故首先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由于历史原因,教师队伍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年长教师英语表达能力差,但有教学经验;年轻教师英语表达能力好,教学经验相对不成熟。短时间提高老教师英语水平不现实,而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质量较容易。在新加坡外籍教师卢正老师的指导及全程参与下,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方法,以有出国经历的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为主体的以老带新,协同全英文教学比赛作为选拔,组建了全英文教学团队。建设以老—中—青、传—帮—带的英语教学团队,保证全英教学师资力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英语教学人才得到保障。

2 根据留学生特点施教

我校留学生大多不懂汉语,又来自多个母语为非英语的国家。参阅国内外最新版的教材及相关书籍,查阅相关文献,走访皮肤性病学专业的留学研究生,了解其国家的疾病谱,确定本学科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贴近临床,讲授代表性的常见多发病,是以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为核心的临床教学模式。遵循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度,并严格执行。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直观性非常强的临床专业学科,需要在大量感性认识(皮损的视觉形态获取)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理性认识(如诊断思维的形成)。

3 充分备课

理论授课有30个学时,备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充分做好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集体备课,具体如下:解读教材(包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采取激励教学评价的时机及方式—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由于是全英文授课,除教学内容以外,还要注意英语应用。皮肤病学是形态学学科,学生学习时容易产生枯燥感,因此,在课件制作方面应尽量选取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照片,提供病史,或通过观察图片追寻病史,提炼出病史特点,提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追溯病因及发病机制,提出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图文并茂,从感性上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此外,学生应先熟背专业词汇,在英语表述上力求规范、熟练,不断加强自身英语沟通能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不同,留学生以前接受的多是开放式教育,他们习惯了课堂上可以随时提问、自由讨论,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喜欢活跃的课堂气氛,不喜欢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1、2]。我校的留学生语音带有很强的地方性,学生本身语言能力和文化层次有差异,所以在备课时还要考虑到他们的理解能力等,设计多种释疑方式。制作全英文课件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一份好的课件可以弥补语言交流上的不足,帮助留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甚至可作为其自学的教材。使用Power Point(PPT)制作课件能很好地将文字、图片、动漫及视频短片融合在一起[3]。对于新授课内容,教研室对课件认真把关,反复试讲至少2次,然后互相评议。为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师以及授课的内容相对固定,便于教师集中精力备课,充分熟悉教学内容。

4 充分应用网络及多媒体

通过网络的形式(发送电子邮件)提供学生课前阅读的资料(图书、期刊、网络资源等),递交学生需要预习的内容(涵盖教学的目标知识),并布置思考题,思考题的答卷发送到教师处,教师根据学生所交的答卷,初步了解学生自学的程度,针对难点予以重点讲授,同时课后留下思考题便于学生复习。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疾病皮损的特点,提高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避免“填鸭式”教学。利用昆明医科大学校级精品双语课程网站的网络课程、网上答疑、网上答题、图库展示等多种方式,以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5 临床见习课的带教[4]

留学生临床见习皮肤科时间为连续两天(因我校新校区与医院相隔较远),约15个学时,由于学生多,师资不够,从研究生中选拔英语口语好、临床基础扎实的学生,与上大课教师一起认真备课,保证同质化,研究生与留学生为同龄人,思想意识、兴趣点一致,交流更加融洽,提高了留学生的兴趣,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临床思维及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有限的见习时间内,选择皮肤科常见疾病如湿疹、足癣、荨麻疹、银屑病等作为教学病种。例如,湿疹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此三期的临床皮损表现不一,且在外用药物的选择上亦有很大差别。银屑病又分为寻常型、关节型、红皮病型、脓疱型等,此四型在临床表现及治疗上也存在差异。培养学生比较思维,了解不同疾病间的相互鉴别,同一种疾病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诊断,也可以有不同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学生真正领会所学知识。

见习中结合多媒体及典型病例图库,灵活地利用PBL/CBL/TBL启发和讨论,以分组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提高学习的热情,学会描述皮肤病的皮损类型,规范皮肤科专科检查的撰写。每次实习结束根据当日所看病种,调出典型的病例图片进行小测验,请学生描述所见、提出可能的诊断,带教教师随后纠正有误的部分,对照上大课的课件讨论分析,极大地调动留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获得很好的见习效果。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写一份专科全英文门诊病历。

6 制定考试制度

成绩考核与评定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成绩考核与评定方法能促进学生对课程的重视,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5]。考试占60分,形成性考核占4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采用考勤及临床见习评分表来调动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记录每次出勤率;依据见习时的表现进行见习评分,做到公平公正,如从典型病例的认证及处理能力,皮肤科常见治疗及检测手段的掌握程度,门诊病例的规范书写,病例讨论及作业等多环节进行综合评定。考试内容增加看图诊病、辨皮损等形态学内容,体现皮肤病学的特点。

7 对教师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

优先遴选热爱全英文教学、英语表达能力强的教师进行讲授;对担任全英文授课教师优先考虑出国学习机会,同等条件下,优先职称晋升、年度评优。

8 教学方面的反馈和交流

为了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教学反馈机制,对每位任课教师授课两三次之后,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请其认真填写(见表1);第二天收集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于一周内将分析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或/和教研室,并与其讨论改进教学的方法;最后,(1~2)周内将改进措施及时与学生沟通。

表1 对留学生皮肤病学教学效果调查内容及问题

怎样做好留学生临床教学工作仍有很多问题值得商榷,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只有不断学习、借鉴国外或同行的经验,才能真正担负起医学留学生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全英文皮肤科留学生
皮肤科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对皮肤科专科体格检查的认知调查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面试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技术应用流程的机器学习全英文课程高效课堂设计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全英文教学初探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