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ARE沟通模式护理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7-17 00:44孙武燕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3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银屑病评分

孙武燕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男性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银屑病亦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多发于青壮年,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1]。临床特征常常表现为红斑、鳞屑等,发病部位遍及全身,多见于患者的头皮、四肢伸侧,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2]。CICARE沟通模式护理是指接触(Connect)—介绍(Introduce)—沟通(Communicate)—询问(Ask)—回答(Respond)—离开(Exit)6个方面,该护理模式已被应用于银屑病护理中,但临床对该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尚有争议。因此,本研究给予银屑病患者CICARE沟通模式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的80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2~70)岁,平均(43.79±3.58)岁,疾病类型:脓疱型银屑病4例,寻常型银屑病19例,红皮型银屑病10例,关节病型银屑病7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5.74±2.77)岁,疾病类型:脓疱型银屑病3例,寻常型银屑病17例,红皮型银屑病12例,关节病型银屑病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 病程超过2年;② 进行期银屑病;③ 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精神异常;② 患者有其他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倾向的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诊疗护理,包括心理、基础用药等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ICARE沟通模式护理,形式如下。① 建立小组:构成人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并进行CICARE沟通模式护理内容(沟通技巧、仪容仪表等)培训并明确每位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要求,确保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② 健全护理流程:依据CICARE沟通护理模式特点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完善护理流程,寻找患者愿意接受的沟通方式,具体如下:用患者满意的称呼;患者愿意接受的自我介绍;告知患者你要做什么、怎么做、该怎么配合;尊重患者;重视患者的需求,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要详细耐心地讲解;告知患者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并有礼貌地离开。制定详细的排班表及护理责任表,不断完善健全护理内容。③ 落实护理内容:根据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及沟通方式,换位思考,主动与患者交流,关爱、尊重患者,达成有效沟通,从而促进病情好转。

1.4 评价指标 ①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状态,含三方面:焦虑、偏执、抑郁,共5分制,评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3]。② 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定生活质量,共12项内容,总分36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两组均于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评估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CL-90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偏执、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DLQI评分对比 护理前,对照组患者DLQI评分(27.38±3.14)分,观察组为(26.96±3.21)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592,P>0.05);护理后,两组DLQI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1,P < 0.01)。

表1 两组患者SCL-90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SCL-90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焦虑 偏执 抑郁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0 3.44±0.73 2.01±0.49 3.71±0.79 2.31±0.69 3.49±0.84 2.41±0.58观察组 40 3.32±0.87 1.67±0.56 3.64±0.81 1.97±0.63 3.52±0.76 2.03±0.71 t 0.668 2.890 0.391 2.302 0.168 2.622 P 0.506 0.005 0.697 0.024 0.867 0.011

3 讨论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内分泌、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都有可能诱发银屑病[3]。目前临床上并无有效根治方法,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医治,每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且该病症多发于患者头皮、四肢等部位,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继而导致病情加重[4]。因此,为了能有效控制病情稳定,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提高生活质量,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CICARE沟通护理模式从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6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寻找患者愿意接受的沟通方式(患者乐意接受护理人员对自己的称呼及护理人员的自我介绍等),尊重患者,让患者明确每一项护理内容及配合要点,避免患者因不了解状况而产生抗拒、焦虑等行为;重视患者的需求,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要详细耐心地讲解,普及银屑病相关知识,如注意事项、治疗方法等,针对部分有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的患者,要做好患者对疾病认知的工作,如银屑病不会危及生命,护理得当后不影响正常生活等,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5、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护理3个月后,焦虑、偏执、抑郁评分相较对照组低,且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这表明CICARE沟通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要高于基础诊疗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给予银屑病患者CICARE沟通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较好,能缓解或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银屑病评分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优势分析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我给爸爸评分
两种评分系统在脓毒症相关凝血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论组织中有效沟通模式
银屑病开关,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