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的影响

2020-07-17 00:44陈玉瑙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3期
关键词:神经痛带状疱疹护理人员

陈玉瑙

(南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多发于春秋季节,发病情况随年龄增大而增多[1]。疱疹消失后,可能出现神经痛并发症,使患者夜不能寐,饱受病痛之苦,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危害其身心健康[2]。因此,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缓解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状况有重要意义。全面护理在分析患者临床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具有个性化、整体化的护理措施,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全面护理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男31例,女32例,年龄(35~81)岁,平均(57.34±6.26)岁,其中胸背部神经痛20例,腰腹部神经痛22例,四肢21例;对照组男29例,女34例,年龄(36~82)岁,平均(56.68±6.79)岁,其中胸背部神经痛19例,腰腹部神经痛26例,四肢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给患者安置干净整洁的病室,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指导患者穿宽松衣物,防止衣物过紧摩擦患处增加患者疼痛等。观察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方法:① 疼痛护理。向患者普及疼痛教育,鼓励其准确表达疼痛程度,且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对于症状较轻患者,护理人员可进行按摩护理,注意手法轻柔缓慢,放松其疼痛部位肌肉,缓解局部疼痛;对疼痛症状较重者,医护人员可予以其适当的药物镇痛,注意用药剂量与药品的毒副作用,嘱托患者家属监督患者按时服用。②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方案,督促患者饮食清淡,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且保证患者摄入足量高蛋白营养物质,如羊肉、豆制品,增强患者抵抗力。③ 心理护理。使用科学专业的测评系统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剖析患者心理运动规律,设计特色化患者心理护理流程。陈述以往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康复案例,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加患者战胜病痛信心。与患者亲切交流,分享有趣的护理经验,增强护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在日常护理后给予患者言语安慰与鼓励。④ 社会支持护理。向患者家属讲述各类负面心理状态对患者病情发展的影响,督促其主动与患者友好互动。鼓励患者外出活动,主动融入社群,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协助患者通过网络了解新闻时事,适度进行网络娱乐,保持与朋友、家属间的联系。⑤ 生活护理。对于出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动态,嘱托患者亲属保持患者清洁,勤换衣物及床上用品,维持室内环境舒适,定期修剪患者趾指甲,以防患者抓挠患部造成损伤,甚至感染。

1.3 观察指标 ① 心理状态: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心理状况:SAS与SDS均包括20个项目,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再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50分以上为焦虑,53分以上为抑郁。② 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表示患者疼痛程度,以(0~10)的10个数字代表疼痛程度,数字0表示无痛,数字越大,疼痛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s,分)

组别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8.62±4.24 47.27±3.64 57.69±3.31 48.96±2.05对照组 58.56±4.38 49.30±3.60 57.65±3.58 50.03±1.99 t 0.078 3.147 0.065 2.973 P 0.938 0.002 0.948 0.004

2.2 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R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NR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82±1.43 1.87±0.42对照组 5.53±1.21 2.13±0.50 t 1.593 3.160 P 0.114 0.002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属于难治性并发症,发生率可达8%~19%,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由于此种疼痛无周期性变化规律,且疼痛病程长,导致患者难以入眠,给其身心造成严重干扰,影响患者正常生活[3]。传统护理模式单纯进行简单的用药护理和肢体护理,虽严格遵循医嘱,但忽略对患者其他方面的支持,无法满足患者个体化护理需求。

全面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通过分析患者临床特点,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旨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4、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全面护理干预可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缓解疼痛。全面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护理及生活护理五个方面,涵盖生理、心理、生活三大层面,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疼痛程度,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确保护理措施的针对性、个性化及全面化。全面性护理能够从心理层面激发患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护理人员,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有利于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增强自我保健意识[6]。护理人员使用按摩的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局部肌肉紧张,减轻疼痛;而对于症状较重患者,则采用药物护理方式,减轻患者疼痛,利于缓解负性情绪。此外,护理人员结合医嘱与患者个人体质,制定营养均衡的食谱,保证患者日常维生素与蛋白质摄入充足,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机体耐受力,改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列举以往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康复经验,大大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病痛信心。全面护理还注重给予患者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以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够提高患者社会认同感与归属感,利于恢复患者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疼痛,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神经痛带状疱疹护理人员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