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晚期肿瘤老年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及Braden评分的影响

2020-07-17 00:44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3期
关键词:预见性压疮发生率

林 可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肿瘤内二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且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或皮肤抵抗力降低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多发于肌肉层薄弱的骨隆突处[1]。压疮康复性治疗进程较为缓慢,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不利于患者预后,且常规护理方法不能对其有所预防,而预见性护理指发现并解决患者已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2]。本研究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晚期肿瘤老年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及Braden评分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8例晚期肿瘤老年卧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30例,年龄(58~72)岁,平均(67.45±4.41)岁;对照组男31例,女28例,年龄(60~73)岁,平均(67.34±4.52)岁。对比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 经确诊为晚期肿瘤;② 病情处于稳定期;③ 意识清晰,沟通能力正常者;④ 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椎:① 纳入前已发生压疮者;② 合并严重皮肤疾病者;③ 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遵医给药,监测病情,生活指导等。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首先成立防治护理小组,对患者压疮风险进行评估,并讨论得出以下方案:① 优化患者生活环境,早晚打扫病房,温度调控在18℃~20℃,湿度调控在45%,每日消毒、通风,在病房内放置绿植,定期为患者擦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定期更换床褥,患服随脏随换;② 定期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于Braden压疮评分低于14分的,应重点护理,在患者易受压部位及骨突出处贴减压贴膜,并将床垫更换为气垫床,以减轻局部压力,降低压疮风险;③ 定期帮助患者翻身,避免拖、拉、拽等动作损伤患者皮肤,密切关注患者皮肤状态,如出现红肿应立即提供软枕头、翻身垫等进行减压,必要时可给予药物治疗;④ 营养干预,指导患者饮食搭配,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热量食物为主,保持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

1.4 观察指标 ① 比较压疮发生率,将压疮分为4期,皮肤完整、局部有红斑且指压不变色为Ⅰ期,局部皮肤有轻微溃疡且真皮层有受损迹象为Ⅱ期,压疮部位皮肤受损严重且皮下脂肪显露为Ⅲ期,压疮部位组织缺损,且累及肌肉及肌腱为Ⅳ期;② 比较Braden评分,采用改良Braden评分量表[3]评测,包括患者知觉、营养、皮肤剪切力及摩擦力、潮湿度、活动能力与活动方式6项,每项满分4分,分数与压疮风险呈反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Braden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Braden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知觉、营养、皮肤剪切力及摩擦力、潮湿度、活动能力与活动方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Braden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Braden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时间 组别 知觉 营养 剪切力及摩擦力 潮湿度 活动能力 活动方式 总分干预前观察组 1.73±0.23 1.65±0.24 1.79±0.18 2.65±0.17 1.84±0.30 1.62±0.23 11.43±0.36对照组 1.69±0.21 1.67±0.27 1.83±0.25 2.62±0.19 1.92±0.32 1.66±0.18 11.51±0.31 t 0.987 0.425 0.997 0.904 1.401 1.052 1.294 P 0.326 0.671 0.321 0.368 0.164 0.295 0.198干预后观察组 3.32±0.24a 3.13±0.26a 3.34±0.25a 3.21±0.23a 3.16±0.32a 3.37±0.21a 19.53±0.31a对照组 2.66±0.34a 2.57±0.29a 2.64±0.21a 2.71±0.25a 2.46±0.27a 2.58±0.33a 15.68±0.34a t 12.181 11.044 16.468 11.306 12.842 15.513 64.273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肿瘤一般早期不易发现,经确诊后已经是中晚期的患者比例极高,对于晚期肿瘤老年患者,此时已处于疾病终末期,不仅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患者也饱受病痛折磨,临床治疗中普遍认为此时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为主,但肿瘤治疗需要长期卧床,极易发生压疮,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压疮一般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或减轻症状,但常规护理压疮预防性措施不到位,患者发生压疮情况较高,且后续护理不当易使损伤进一步恶化,诱发各种疾病,增加患者死亡风险[5]。因此,需寻找一种有预见性的护理方式。

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注重发现患者病情预期可出现的问题或发展倾向,确定护理重点,除各项基础护理以外,给予针对性防治措施,以最大化减少患者痛苦,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从被动治疗转为主动防治[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知觉、营养、皮肤剪切力及摩擦力、潮湿度、活动能力与活动方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或减轻压疮症状,且降低压疮风险。分析其原因为,预见性护理中成立了防治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病情及压疮风险评分,开展压疮预见性护理,通过打扫、通风、消毒,患者身体清洁,病房温、湿度调控,放置绿植等,不仅可优化患者生活环境,还利于其病情稳定,改善患者皮肤情况;通过定期评估患者压疮风险,可及时发现高风险患者并给予重点护理措施,有效防止压疮进一步恶化;通过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及时干预有早期症状或压疮有严重趋势患者,有效控制压疮;通过营养干预,有效避免患者因营养不良而导致的压疮发生。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晚期肿瘤老年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Braden评分,利于患者接受。

猜你喜欢
预见性压疮发生率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