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猩红热患儿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07-17 00:44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3期
关键词:皮疹针对性住院

张 欣

(南阳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猩红热主要临床特征为咽峡炎、发热、全身弥漫猩红色皮疹及皮疹消退后明显脱屑等,少数患儿会因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等损害。该疾病主要经由呼吸道传播,少数可通过产道或皮肤创伤传播,患儿和带菌者均为传染源,经空气飞沫传播[1、2]。由于小儿患病后身心痛苦明显,加之小儿体弱,耐受力差,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常规护理实施过程中未针对患儿疾病特殊性进行具体分析,无法预估及防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内容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患儿的个体化需求。针对性护理对策是针对特定患儿制定的科学护理模式,根据疾病临床症状、并发症等有计划性地实施护理措施[3]。本研究旨在分析针对性护理对策对猩红热患儿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猩红热患儿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观察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4.36±0.85)岁;对照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4.31±0.84)岁。纳入标准:① 经免疫荧光法检查、临床症状诊断确诊为猩红热;② 均伴有皮疹、发热等症状;③ 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 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② 合并其他皮肤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常规检查,密切观察患儿皮肤、口腔变化,保持病房整洁干净,给予心理、饮食等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措施如下。皮肤护理:①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水擦拭皮肤,禁止使用乙醇、肥皂水等,3次/d。② 嘱咐家属及时修剪患儿指甲,皮肤瘙痒时不可抓挠,避免皮肤破损引发感染;瘙痒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瘙痒部位。③ 指导患儿穿衣以棉质、宽松为主,勤换衣物、床单、被罩等;使用生理盐水中浸泡衣物30min后再清洗,然后暴晒3h。皮疹消退脱屑后不可强行撕脱,让其自行消退,大片脱皮时使用消毒剪刀剪去。发热护理:① 患儿体温未超过40℃时以物理降温为主,使用温水轻柔擦拭患儿30min,避免受凉,注意观察其皮肤状况。② 遵医嘱给予口服美林降温,用药后指导患儿多饮水,有助于出汗,同时注意保暖,勤换内衣,避免着凉。③ 将冰袋放置患儿腋窝、头部等大血管流经处,冷敷时间为30min,若高热未退,可间隔30min后,再次冷敷,密切查看皮肤颜色,预防冻伤。口腔护理:加强口腔护理,每日使用朵贝氏液或温氯化钠溶液清洗口腔4次,每次进食结束后给予温盐水擦拭口腔;针对较小患儿,使用镊子夹取棉花球,然后蘸取0.9%氯化钠清洁口腔。用药及输液护理: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详细了解患儿过敏史,密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对应措施;输液时给予其静脉留置针,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儿痛苦,输液过程中每间隔15min巡视1次。

1.3 观察指标 ① 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住院期间患儿发热、咽痛、皮疹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② 并发症发生率:中毒性心肌炎、中耳炎、鼻窦炎、肾炎、肺炎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干预后发热、咽痛及皮疹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见表2。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s,d)

组别 n 发热改善时间 咽痛改善时间 皮疹改善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32 3.73±1.02 4.40±1.31 5.56±1.32 10.76±2.52对照组 32 4.39±1.22 5.12±1.28 6.36±1.09 11.32±2.37 t 2.348 2.227 2.644 2.551 P 0.022 0.030 0.010 0.013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猩红热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具有病情严重、变化迅速等特点,且常发于儿童。部分患儿发病后会出现心脏不良反应、肾脏变态反应等,进而在恢复期出现肾、关节、心脏等相关疾病[4、5]。猩红热的传染源多为带菌者,偶尔可见细菌污染食物、生活用具、玩具等,增加疾病传播途径。由于疾病特殊性,做好护理隔离及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针对性护理对策主要是根据患儿疾病、治疗等实际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通过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具有良好的针对性[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猩红热患儿临床症状,预防或减少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对策较之常规护理,更加注重患儿具体的临床症状及用药干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在此基础上以患儿口腔、发热、皮肤等方面为实施护理措施切入点,充分满足患儿多方面护理需求,提升护理配合度,促进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加快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为患儿提供科学、细致的皮肤护理,利于改善皮肤症状,减轻皮痒程度,还避免或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二次皮肤感染,从而减轻患儿身心痛苦。全面的口腔、发热等干预,进一步灭杀患儿咽部细菌,维持正常体温,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并降低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猩红热患儿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皮疹针对性住院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
踏莎行 住院感作
慎辨麻疹与药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