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培养模式建构

2020-07-18 02:13李弋
视听 2020年7期
关键词:毕业生技能专业

□李弋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教育部根据数字信息时代人才发展所需,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而开办的新闻传播类新专业。

自2012年首批7所院校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来,中国目前有134所高校设立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四川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开办该专业的7所大学之一,8年来,该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了4届毕业生(2016级、2017届、2018届、2019届),这些学生进入社会就业后的个人发展如何?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是否与互联网时代的传媒社会需求对接?在未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需要进行怎样的调整?基于此,本研究对四川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毕业生现状和在川网络传媒单位人才需求分别进行了调研,作为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

一、媒体调研:市场需求行情与就业环境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毕业生最对口的就业单位为网信系统内的传媒单位,即大型门户网站、网络媒体、互联网公司、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发布平台等。2020年1月底,四川师范大学与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全省网信系统的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从调研结果呈现的总体情况来看,网络传媒单位主要期待从业者具有以下技能。

(一)集视听、文字采写编剪播等能力于一体的全媒体技能

技能是对网络传媒从业者的最大要求。2019年以来,传媒单位期待从业者能够与时俱进地拥有集视听、文字采写编辑等能力于一体的全媒体业务能力,比如全媒体内容生产、视频产品生产技能(视频拍摄、视频剪辑和在手机上发布视频)等新媒体编辑能力。传媒希望自己的从业者全部转成既能拍照片,又能拍视频,还能进行文字写作的全媒体内容生产者。

对于作为新入行者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传媒单位期望他们能从事视听节目编辑与文字编辑工作,即具有融合媒介的综合能力。视听节目编辑要求学生具有影像的采、编、播等技能。媒介融合已经打破原有的行业界限和媒介形态,全媒体记者或融合新闻人才需要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

而网络文字编辑的工作要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知识广泛、关心时事,有良好的文字功底,熟悉互联网,兼具专题策划、组织线上线下活动、摄影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显然,全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各个新媒体平台岗位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新媒体运营能力

新媒体运营注重运营技巧与实操,包括社群运营、技术运营、内容运营、媒体融合发展、互联网思维、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例如热点新闻策划与执行、政务微博盘活、舆情管理与群众呼声应对、大型宣传案例分析(如两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互联网时代新闻事件的热与冷、爆款音频制作、头条号推荐原理与10万+标题诀窍、短视频快速上手等,都是业界渴望新媒体专业人才拥有的技能。此外,如何运营出爆款、策划背后的运营规则、策划中易踩的红线如何规避、自媒体时代如何让每个采编人员都成为一线采集和发布者(技术及理念)、如何培养自己的大V等,都是十分受欢迎的业界技能培训内容。

总体而言,网络传媒业界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期待是实战性(能动手操作)和有用性(对当下互联网传播的规律和趋势有明确的研判能力)的结合。

二、毕业生调查: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本研究采用普查的方式,对四川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四个年级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覆盖人数达到319人次,最终回收257份问卷。以下是部分调查结果。

(一)您在何种性质的单位工作(单选题)

从表中可以看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主要供职于私企。

(二)是否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单选题)

调查答卷中,大部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占比59.68%,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其占比高达40.32%。

(三)您目前的职业

在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被调查者中,他们主要从事教师、行政类、公务员、销售员、会计等5类职业。观察被调查者的回答发现,从事行政类工作和当公务员的人的工作内容也跟新闻传媒有关,而从事教师职业的被调查者也会兼写学校新闻。这说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即使是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职业,也会用到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或技能。

(四)您的具体工作内容(多选题)

在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被调查者中,运营类、文案类、策划类占据前三。

(五)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多选题)

实践应用能力不足和所学知识与行业脱节成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工作中的最大问题。

(六)大学学习过程中的何种技能对工作帮助大(多选题)

对于大学学习过程中的何种技能对工作帮助大的问题,思维方式占比最高,其次是软件操作等实践能力,再次是理论知识。

三、培养与需求对接:构建实践型课程体系

根据上述两项调研,按照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原则,当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应当包含理论认识板块、技术业务板块和运营板块等三方面的内容。

(一)理论认识板块:整合新闻传播基础理论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应该以学习新闻传播的基础理论为支撑,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新闻观,这对每一个媒体从业人员都至关重要。因此,开设符合新媒体需要的前瞻性理论课程(如产业前沿课程等),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业务技能学习储备必要的理论素养、思维方式和传媒发展视野十分必要。

(二)技术业务板块:学习网络传播应用技能

新媒体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媒介环境之下,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新媒体技能成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具体课程内容应包括:1.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文案基础、新媒体文案创意实务、爆款文案方案、社交传播);2.新媒体美术设计(新媒体美术入门:平面设计、配色、页面布局、新媒体美工运营工具、音频制作、电商平台视觉设计,动画设计:文字动画、图形动画、图像动画、H5工具、数据可视化等);3.新媒体影像及短视频制作(摄影基础、音频编辑、后期剪辑、特效、前期预算、编剧导演基础、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此外,采、写、编、评、摄、制等新闻采编技能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只有掌握这些技能,学生才能更好地面对以后复杂的工作环境。

(三)运营板块: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进行新媒体运营教学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部分教学并不需要大型设备投入,学生利用自有网络条件即可完成一定的实践任务,但目前依据融媒体发展需要,搭建一个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十分必要。当下国内常见的形式有新媒体中心、网站、网络传播实训中心、数据新闻工作室等。这种平台的建立使学校能在固定的实践教学平台开展运营板块的课程教学。通常的模式是,学校建立一个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同时对企业开放,部分能够由教师和学生完成的企业项目可以引入校内实践平台,让学校师生能够在校内参与企业实战。

在课程设计上,应将教师讲授与实训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让教学在实训中完成。

猜你喜欢
毕业生技能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劳动技能up up!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