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7-21 09:51邓智承张福恒张伟刘军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9期
关键词:关节镜病症微创

邓智承,张福恒,张伟,刘军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 骨科二病区,山东 青岛 266000)

0 引言

膝关节骨创伤疾病在临床上属于高发性的骨科疾病,运动或者是交通事故为诱发该病症的重要性原因,膝关节位于人体组织中的特殊性部位,该位置生理结构复杂,若出现有骨创伤症状时,将对机体的运动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该病症的治疗效果将关乎于患者的生活质量[1]。以往临床上常实施开放性手术来治疗该病症,此治疗方式创伤性较大,将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且会增加其发生不良并发症的机率,经研究证实[2],实施关节镜微创技术将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性,治疗预后效果较好,基于此,本文对给予膝关节骨创伤患者实施常规手术与关节镜微创治疗技术后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30例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基本资料:对照组:男40例,女25例,年龄35-65岁,平均(39.4±5.4)岁;对照组:男38例,女27例,年龄38-68岁,平均(39.7±5.7)岁,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与膝关节骨创伤诊断标准相符患者;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年龄范围在20-50岁之间的患者。排除标准:出现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合并严重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例如高血压及糖尿病等;肝肾功能障碍患者[3]。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即先对患者进行全身性麻醉,而后放置止血带,并使用生理盐水对其病灶位置进行灌注冲洗,同时对其骨创伤部位进行复位,借助于支架对其骨创伤位置进行固定。研究组患者实施关节镜微创治疗技术:先对患者的骨创伤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准确性判断其骨折及损伤位置,利用支架对患者的膝部进行保护,并择日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先对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置入止血带,选择在膝关节外侧行手术切口,利用生理盐水将切口位置冲洗干净后放置关节镜镜鞘,另选膝关节内侧行切口,置入镜子,而后对患者的骨创伤处韧带、损伤组织、半月板及软骨切口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对这些组织进行修复,游离碎片,利用绞索卡压对半月板行复位操作。针对于胫骨平台Ⅰ或Ⅵ骨折患者实施挤压复位及拉力螺钉固定的方式,而对于Ⅱ或Ⅲ型患者应先在其平台处行切口操作,而后对分离骨块及塌陷软骨行挤压复位操作,利用克氏针完成固定,置入植骨,以对塌陷位置起到支撑的作用,并用拉力螺钉进行固定。固定后应使用支架保护患者的膝关节,并待其骨折愈合后开展康复锻炼[4]。

1.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有手术治疗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其中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用Hohl评分评定,该评分为膝关节功能评分,满分为30分,分值高低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情况呈正比关系[5]。

1.4 统计学分析。P值用SPSS 22.0软件计算,计数及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及计算方式为:前者用%表示,用χ2计算;后者用()表示,用t计算,统计学差异评判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治疗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手术治疗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表1 手术治疗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对照组 65 110.32±11.38 260.52±18.35 14.85±4.34 20.4±4.8研究组 65 76.96±9.36 120.39±10.92 9.63±2.76 25.6±4.3 t - 18.2531 52.9078 8.1825 6.5054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及交通伤事业等的发展,使得膝关节骨创伤病症患病数量逐渐增多,受骨创伤部位较为特殊的影响,导致将对患者正常的运动功能造成一定的障碍,对于该病症的治疗,临床上多以复位后固定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考虑到膝关节的特殊性,若手术质量较低,将可能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工作及生活,所以,如何为该病症患者选择科学的手术治疗方式十分重要。

以往临床上多实施的传统手术需在患者髌骨位置切开一道切口,以暴露其关节腔及骨折部位,进而在视野广阔的情况下完成受损组织修复治疗,此治疗方式虽然有效,但是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致使影响其术后康复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众多医学学者发现[6-7],在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病症的过程中实施关节镜微创技术将有效降低手术创伤性,提高手术预后效果,与常规手术治疗方式相比,关节镜微创技术可保障手术视野的清晰性及开阔性,这将方便于手术医生精准完成手术操作,避免对患者的膝关节组织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损伤;该类手术并不需要充分暴露患者的关节腔,这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可降低其术后发生感染并发症的机率;同时该手术治疗技术还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且较小的切口还将缩短其术后住院时间,节省医疗成本,促进其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尽快恢复。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关节镜微创技术后,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验证了上述言论。

综上所述,关节镜微创技术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

猜你喜欢
关节镜病症微创
手术室舒适护理用于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效果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青春期病症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