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安全预警研究

2020-07-22 00:38周秀芳龚循强陈荣清鞠厦轶
关键词:抚州市文昌公共安全

周秀芳,龚循强,陈荣清,鞠厦轶

(1.东华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2.东华理工大学 测绘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曾经就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其中文化旅游更是重中之重[1]。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概念,文化旅游由于其内在的历史性和社会经济效益,受到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一种创新型发展模式,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将为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生机。为此,抚州市充分发挥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优势,把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了抚州文化旅游的龙头项目。

“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这两个概念经常被人混淆,徐菊凤介绍了这两个概念的研究领域以及相应的应用方向与前景[2]。刘绍文介绍了重庆市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中的成绩及欠缺的地方,并为加快融合该城市文化与旅游产业提供了建议[3]。侯兵等搭建了文化旅游空间形态的分析框架,并提出在文化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趋势[4]。此外,根据具体的实践,相关学者提出了很多创新型的想法,如文化旅游模式、创意产业园区等[5-7]。

然而,由于各地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经营者只关心利益的最大化,景区设施陈旧,更新不及时,自然环境资源的承载力达到了峰值等因素,从而大大增加了文化旅游景区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期间,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景区超负荷接待,这也成为公共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为此,本文以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文化旅游理念和公共安全理论,在分析其公共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对其公共安全预警机制进行研究。本文构建的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公共安全预警研究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安全预警研究路线图

1 公共安全预警相关研究

1.1 公共安全预警的基础理论研究

对公共安全的科学界定,是研究公共安全的起点。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公共安全进行了界定。吴爱明对公共安全的理解是社会大众享有正常的生活、工作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8]。林雄弟将公共安全归于经济或者社会领域中,他的解释是天灾人祸或者社会冲突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和破坏社会稳定的事件[9]。针对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管理,钱刚毅将其界定为包括应急管理在内的管理活动,既涵盖对公共安全状态的评估、监测、预测及报警等,也包括对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早期干预及控制[10]。综上所述,公共安全预警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对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公共安全预警研究的基础。

1.2 公共安全预警的相关研究

提高公共安全预警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如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及时公布与事件相关的信息、提高社会民众的应急反应能力、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作用、构架应急资源储备体系等[11]。根据我国旅游景区目前的公共安全状况,通过对国内旅游公共安全预警与紧急处理机制的比较,曾扶稷提出了符合当地实情的行之有效的旅游景区公共安全预警机制方案[12]。陈正平为了增强景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处理能力,在视频监控系统中提出基于单元格运动特征的异常事件检测算法和基于Adaboost和梯度直方图特征的人群密度估计算法,用于景区的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管理[13]。缪春燕分析并构建了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的数学模型、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提出了基于DEA 模型的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安全预警评价方法[14]。

2 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公共安全隐患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是著名的“才子之乡”,其中文昌里更是明代著名戏曲家、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的故里。2018年5月,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抚州召开,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是此次大会重点推荐的景区之一。为了打造抚州文化旅游的“金招牌”,保障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安全,有必要分析目前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的公共安全隐患问题。

2.1 食品安全隐患

自从2003年的SARS之后,我国政府机关对公共卫生安全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国务院陆续出台了相关法律文件,例如《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对法》等[15]。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商户众多,尤其是各种小吃多,存在很多加工小作坊、流动摊位和小餐饮等,这些都给监管部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曝光了该市的部分景区餐饮、农家乐、旅游特色餐饮等单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如酒店环境卫生差、天花板霉变、员工健康证过期、餐具未保洁存放、凉菜间无独立空调、库房食品非食品混放、无防鼠设施等。以上这些问题在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中同样可能存在。

2.2 交通安全隐患

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地处抚州市老城区核心地段,过往车辆与人员众多。尤其是文昌桥所处的大公路,过往行人、自行车、电动车、汽车和公交车等川流不息,之前规划的双向两车道已经难以满足要求。该路段为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主干道,在上下班或节假日期间经常出现拥堵,一旦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势必给救援等带来极大困难。

2.3 火灾安全隐患

近年来,寺庙对烧香管理力度不够,出售及诱导游客和信徒烧高香,不仅污染景区生态环境,而且存在严重的火灾安全隐患。2017年12月10日,位于四川省绵竹市九龙镇九龙寺的大殿突发大火,大火将号称亚洲第一高木塔的灵官楼烧毁。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的正觉寺同样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对这一可能发生的社会安全隐患进行预警。

2.4 人员拥挤隐患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抚州市文化旅游虽然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由于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尚不够完善,特别是人流量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每年农历五月初八是抚州市民端午赛龙舟的日子,抚河沿岸各个乡镇百姓聚集于此。文昌桥及周边空地上人满为患,这给拥有800多年历史的文昌桥带来了极大的承载压力,极有可能造成人员拥挤踩踏事件。2013年10月13日,江西省庐山西海风景区一码头连接引桥因游客爆满,加之一些游客不听从工作人员引导和劝阻,强行冲入致严重超员,造成引桥护栏扭曲和桥面坍塌,致使18人落水。

3 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公共安全预警机制

在分析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的食品和交通安全、火灾安全和人员拥挤等隐患的基础上,有必要针对这些公共安全隐患提出合理的预警机制。

3.1 构建基于微信、微博的公共安全预警平台

近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上网人数达到8.29亿人,其中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人数比例高达98.6%。在整个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部署wifi互联网接入,方便手机用户随时随地使用网络。一方面,向游客提供信息资源,通过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向游客发布公共安全常识及应急措施,如所有店铺、小吃摊的食品安全及卫生情况排名,在火灾中如何逃生、事故中如何互救自救等。另一方面,对公共安全问题采集信息,如游客可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反映情况,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应急中心针对这些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2 建立应急资源的组织与调度机制

借助大数据建立应急资源的组织与调度机制,是破解文化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瓶颈的突破口[16]。将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的各个重要节点区域的日常实时数据通过大数据系统纳入监控范围之内,然后读取和分析这些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实时直观地显示旅游区各景点舒适度、游客流量状况等,并根据旅游区的游览空间科学评估出旅游区最大游客容量及制定出超出景点容量时的游客分流方案。如遇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微信、微博、景区广播平台可实时告知事件的第一资讯,并告知最佳疏散路线,提醒即将前往事故现场的游客不要进入事故现场,从而有效避免游客因恐慌引起踩踏挤压事件发生,极大地提高容量监测和疏散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3 强化解说系统

解说是景区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很多景区的微信公众号具有解说功能,也有很多景区为游客免费配发小蜜蜂解说工具。解说系统,既能起到服务功能,又能发挥环境保护教育、行为举止约束、空间布局调控的作用。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既要承担着接待外来游客,又要接纳本地居民的游玩,特别是旅游旺季,游客量相当可观。因此,解说对于现场游客是最直接的服务。通过解说,不仅可以使游客了解景区文化,而且能使游客得到合理的引导和分流。此外,可以给加工小作坊、流动摊位经营人员和道路协助人员发放解说工具,方便他们向景区管理人员实时反馈食品安全和交通状况,从而实现良性互动。

4 结语

本文通过将公共安全理论引入文化旅游产业中,在研究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公共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构建基于微信、微博的公共安全预警平台,建立应急资源的组织与调度机制,强化解说系统3个关键性内容的预警机制,为抚州文化旅游的发展,尤其是为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的科学发展提供安全保障。这与国家和社会公共安全事件预警机制接轨,期望通过建立引起全民、全社会和国家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历史文化街区公共安全事件预警机制,为文化旅游提供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抚州市文昌公共安全
文昌发射场暮色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提升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
信息化视角下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
尧曦燕作品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鼓浪屿
关注城市公共安全 增强公共安全意识
长征七号火箭在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