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放与电商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分析

2020-07-23 01:41张译丹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0期
关键词:贸易电商区域

张译丹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分院,新疆 昌吉 831100)

一、引言

贸易开放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促进消费领域和国内生产的规模扩张和专业分工,使国际贸易优势得以发挥。而在新经济形态下,我国经济增长乏力、增速放缓,难以有效地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在贸易开放期间,我国所拥有的贸易优势逐渐弱化,对外贸易面临着土地、劳动力等因素的挑战。而外贸红利的弱化使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增长难以发挥出较为理想的驱动作用。但电商经济却能够通过网络全球化的发展优势,成为我国外贸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因此,深入研究电商经济与外贸经济的区域异质,能够有效地探索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寻求出全新的转型发展道路。

二、电商经济和贸易开放的内在联系

首先在产业升级角度。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在供应链体系的支持下,逐渐呈现出立体化的发展趋势。但我国原有的外贸条件下的分销系统却难以满足现代用户对境外商品的供需要求。伴随绩效节点的不断提升,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电商企业将会在满足立体化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弱化分销环节,以此提升外贸商品的交易效率,降低用户的交易成本。所以电商经济能够有效地缩短产业链条,提升电商企业的经济收益。而在这个过程中,电商交易所产生的利润提升和成本降低,将为电商企业提升生产要素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为企业打造品牌,研发产品指明方向,使企业更具核心市场竞争力。此外,相较于传统的交易体系,电商交易面临着用户触点多样化、频率碎片化及规模缩小化等诸多挑战。对此企业需要在经营销售和生产制造环节上,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构出面向市场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供应链体系,从而实现企业的产业转型与智能化管理的发展目标。其次在服务生态角度上。电商经济能够凭借互联网优势,使国内服务和商品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与此同时也能够促使与电商产业关系密切的产业得到升级和优化。而电商经济和信息服务、物流仓储、互联网金融等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帮助电商企业构建出全新的发展模态。首先在多产业融合发展下,电商生态为创新创业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切实地解决了大学生和社会大众的创业问题。与此同时也推动了货币的全球化发展,使电商经济的消费触点和规模增长特征成为打开货币流通格局的重要抓手。最后在供给侧结构层面,通过外贸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有效地优化了规模贸易对贸易开发的要求,而多批次和小批量的外贸订单,也能够代替外贸大交易的发展形式,增强了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和便利性。伴随我国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电商经济也提升了对移动互联和智能物流的供给力度,逐渐形成了将电子商务作为核心的供给产业链条。但伴随社会消费对电商经济贡献度的快速提升,电商经济能够通过立体化的交易模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发展要求,使商品贸易成为主导消费需求升级的关键要素。

三、电商经济和贸易开放的区域异质

(一)贸易开放

结合国际较为先进的贸易依存度计算方法,参考了相关的测算模型,对与贸易开放相关的修正依存度、关税率及Dollars数值进行分析,而根据研究目的,将样本选择延伸到西部、中部及东部等地区,而实验样本则以2000至2016年为限,且研究所需要的进出口信息及数据都来自地方政府网站和国家统计年鉴。其中电商数据来源于商务研究所网站。全国区域测算结果如下。2000年西部地区8.92%、中部地区7.45%、东部地区61.1%;2003年西部地区10.22%、中部地区9.75%、东部地区82.3%;2007年西部地区13.44%、中部地区12.53%、东部地区89.24%;2010年西部地区11.31%、中部地区11.51%、东部地区70.14%;2012年西部地区17.32%、中部地区12.45%、东部地区69.7%;2016年西部地区15.57%、中部地区12.35%、东部地区65.8%。

(二)异质检验

根据对上述不同地区的国际贸易开放结果的分析,通过构建面板模型的方式来对电商经济和贸易开放的区域异质进行研究,能够根据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对外贸易的模糊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其中模糊模型可具体表示为:

1.变量解释:

公式中的GDP代表“区域电商经济”的函数值,GOV、thi、fdi、hum、l、k分别代表产业优化程度(区域GDP/第三产业)、外资占比(外资投资额/区域GDP)、人资程度(高校毕业生/区域总人口)、就业人数及资本存量。open代表核心变量,主要指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对外开放程度。在数据信息层面,主要包括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财政支出、产业产值、外伤投资、毕业生数量和区域人口及就业人数等信息,且都是来源于我国的统计年鉴。而资本存量等资本数据则来源于贾军(2016)的运算方法,即将固定资产划分为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及其他费用,以此作为资产计算的依据,核算出相对效率为10.57%。

2.结果分析

本研究通过Eviews软件对电商经济和贸易开放的区域异质性进行分析,并在回归研究中发现异方差、自相关等伪回归现象,进而利用固定模型来调整区域数据之间所存在的偏差。得出相应的检验结果。其中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在我国区域贸易开放体系下,能够对电子商务发展拥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且资本要素对区域电商发展和全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拥有较为鲜明的贡献。而在区域差异上,则呈现出西低、东高的发展趋势,反映出电商经济无论在供应链、配套物流还是电商平台上都对资本要素有较高的需求。根据计算结果,能够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消费水平和人口密度要普遍高于西部和东部等地区,在资本投入上,有明显的驱动效果。带动效应较为明显。而贸易开放中的劳动要素对电子商务发展的贡献度相对有限,其中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影响因子普遍为“负”,由此可分析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劳动资源逐渐向东部地区转移,进而导致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出现劳动空心化问题。

而通过分析企业变量及其相对应的影响效果,能够发现,人资对电子商务的经济发展拥有较为明显的推动功能和作用,并且东部区域的人资要素能够呈现出显著的“学习效应”;而根据外资投入对中部、东部及全国等地区的影响为“负”,能够发现外资投入在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挤出”效应。特别在零售类流通经济体系下,其对电子商务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负向影响。而对我国西北及西南地区的影响为“正”,然而影响效果却不够明显。究其原因,很可能与西部地区和外商投资之间淡漠的关系及较低的投资频率有关。在相关数据中,能够发现,产业指数在西部、中部及东部等区域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其中东部对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拥有较为显著的贡献度,说明第三产业在我国东部的电商投入与经济发展上拥有明显的发展成果。然而西部及中部等地区在电商规模发展上却不够明显,究其原因在于西部和中部的第三产业发展需要得到第二产业的支持,而在“退二进三”的产业发展格局下,追求其对电商经济的贡献,则相对有限。此外,政府传统干预西部、中部及东部电上经济的方法,却难以得到明显的效果,说明我国电商经济已经完全步入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无法有效地发挥政府部门对电商经济的促进效果。

而在贸易开放对电商经济影响效果层面上,贸易开放能够有效地推动东部及中部地区的电子商务经济发展,因为产业结构、资本投入及劳动力等多因素影响,使贸易开放成为推动并影响东部电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基本动力。而在西部层面上,影响效果却不够明显,究其原因在于西部贸易指数相对较低,加之第三产业和劳动力缓慢发展等元素造成的。而在加工贸易系数的层面上,我国东部地区电商经济影响为“正”,但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影响系数却为负,并且西部地区没有通过相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加工贸易虽然对东部地区的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难以对西部地区造成积极的影响。究其原因在于东部地区主要以加工贸易为核心,以进出口贸易为抓手,推动着电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在跨境电商领域拥有完善的加工贸易体系。而西部地区则在此方面布局较少,难以有效地影响并推动电商经济的发展。在一般贸易层面,一般贸易对西部、中部及东部地区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并且都通过了相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随着一般贸易的快速发展,电商经济能够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四、结语

通过对电商经济和贸易开放的关联性分析,能够发现两者存在着明显的良性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供给侧改革、服务生态、结构升级等领域。而根据面板数据及相关贸易数据,对两者的异质性差异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人力资本、外资投入及第三产业对东部地区拥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却不够明显,可在一般贸易背景下,西部、中部及东部等地区的电商经济都得到了显著的增长,因此,我国应重点发展一般贸易,以此推动区域电商经济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贸易电商区域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贸易统计
分区域
贸易统计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