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2020-07-23 06:45周瑜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周瑜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讨论,让学生穿越历史,和历史人物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和对话。学生只有学会运用时空分析法,树立时空观念,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经纬,培植历史情怀,厚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  时空观念  核心素养

引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国家情怀以及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而时空观念作为体现高中历史学科本质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维度之一。从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分析,时空观念指的是历史时序观念与地理观念,所有的历史事物皆是基于某个时间与空间状态下发生的。因此需要把史事还原到相应的时空历史环境下,才能够充分显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委,凸显其历史意义。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指的是让学生有效把握史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理环境,站在历史的高度和相应的时空背景下分析、思考和探究历史的發展进程。学生需要根据史事发生的具体时间顺序与空间要素,整合历史现象间的各种关联性,构建对历史的个性化理解,从而进一步解读史事变迁情况,科学、合理地分析史事发展,洞察历史的真相,厘清历史的脉络和经纬。

课程改革已步入深水区,高中历史教师要树立新的历史观和教学观,实现从“课改”走向“改课”的转变。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认真思考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和落实途径,准确把握时空观念的内涵,将时空观念贯彻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体现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样态,从而培养有历史担当意识和使命感的时代新人。

一、注重重大历史事件时间与空间表达法

时间和空间是历史教学的“纲”,而历史事件是历史教学的“目”,纲举才能目张。纵观历史教材内容,大部分知识涉及史事空间要素,然而这方面的系统性教学却比较少。笔者在听课时发现,教师在教学比较熟悉的史事时,其时空表达方法往往一笔带过,不做任何说明;即便遇到比较陌生的时空表达方法,教师也只是简短介绍,少有详细说明。其实在历史事件的描述过程中,时空就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坐标,离开了坐标,也就脱离了最大的历史背景。教师对时空表达法若只是照本宣科甚至视而不见,那么很多学生在心理上也便不重视史事时空表达。这样,若想要用时空表达方法来准确陈述历史事件,学生往往不知该如何使用,其结果就是学生难以用时间和空间的视角来生动而准确地表达史事和观点。

鉴于此,高中历史学科教师应该着重向学生讲授时空表达基本方法。一般来说,时空表达方法有如下几种:①时间表达方法,比如时、日、月、纪年以及世纪等,而纪年还分为王公、公元以及年号等历史符号;②历史分期方法,例如古代、近代以及现代,还有先秦、明清以及封建社会等;③选择不同的时间术语来界定时间,以我国资本主义发展时间为例,不但能够通过民国初期的方式进行表达,还能够通过一战期间的方式进行表达。与此同时,高中历史学科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如何准确辨析纪年和纪元的异同点。空间表达方法相较于时间表达方法更加明确,但是也需要教师加强引导,重点突出古代、现今地域名称之间的变化、归属变化以及王朝疆域的变化等情况。

总之,高中历史学科教师应该系统性地为学生讲授时空知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时空是历史事件的社会情境,教师要从时空的表达方法入手,培养学生正确表达时空的方法。同时,在高中历史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运用时空表达法,能帮助学生准确地口述历史,表达历史,从而还原历史真相,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

二、课堂教学要彰显时间与空间的融合

时间和空间是历史事件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一纵一横,共同构成了历史事件的特有属性。时间与空间之间的深度融合指的是学生在认识、分析史事的过程中应该同时关注其时间、空间要素。传统意义上的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只是简单强调事物的因果关系,或者是史事的故事性,或者是时空要素中的单一时间要素,这样往往顾此失彼,无法真正还原历史全貌,学生无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关照历史发展的进程。因此,此种教学模式并不利于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有效养成。

时间和空间需要深度融合在历史事件中,在高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体现时间与空间有效融合的方式比较多,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历史事件选择恰当的方法,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①科学、有效地使用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科学使用地图,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历史空间想象能力,真实感受到历史和边疆、界限、地缘政治等之间的深度关系,而且可以使学生借助于时空观念,培养一双历史的眼光来关照历史和当下。以“红军长征”的教学为例,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准确掌握红军长征路线,还应该引导学生聚焦红军长征阶段经过某地区的具体时间,换言之,就是使学生了解红军在长征特定时空背景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从而理解长征发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旨在理解中央红军战略决策的英明和伟大,也顿时触摸到红军心中滚滚热血的温度。②借助于高中历史学科教材中的插图或影视片段,真实还原历史时空。历史教材中提供的插图与影视片段等,主要分为人物形象、历史遗物以及历史场景等,通过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知识内容,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培养时空观念。③通过交错的时间轴与空间轴来合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教师在历史知识教学时选择此方法,有利于阐明历史事物的时空轨迹,实现历史知识的体系化、直观化以及精确化,进一步深化历史事物的可信度。总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要体现时间和空间的融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基于特定时空来准确分析历史问题,树立历史时空观念。

三、基于不同时空认识历史事件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有其特定的时代属性和缘由。教师应该基于不同的时空背景来认识与分析历史事物,还原历史的真相,厘清历史的脉络,这样才能够准确、真实地探明历史事物的本质,总结历史发展的具体规律,为当下提供历史借鉴。

以“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为例,站在当时中国社会现实情况角度分析,新文化运动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站在儒家思想角度,以及其对我国、世界发展的影响视角分析,新文化运动对我国传统文化是有一些冲击的,甚至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是肤浅的。因此,唯有站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来理解与分析新文化运动,结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才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历史事件,从而有效定位其历史价值与历史地位。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时空背景下解读历史事物,不断地切换视角,引导学生树立“向前看”的历史眼光,将不同视角下的观点进行综合,从而实现对历史事件更准确、更全面的认识,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历史洞察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从而体现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的历史学科价值。

结语 当下,立德树人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聚焦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重大历史事件置于时空背景下,让学生借助于时空背景来认识历史事件,领悟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只有如此,学生才能通过历史学习,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历史担当意识,从而以历史的眼光来关照当下,肩负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罗振霖.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J\].天津教育,2010(09):102

104.

\[2\]张初泳,陈洪义.基于“时空观念”的高中历史教材重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09):41

44.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