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问题和策略 影视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0-07-23 06:45方海霞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1期
关键词:影视资源历史教学运用

方海霞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对历史教育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适应时代要求的历史教育探索迫在眉睫。历史教学因其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提升教學的实效效果。影视资源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和喜闻乐见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历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在现阶段历史教学中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本文针对目前高中历史影视资源在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旨在推进影视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科学高效运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  影视资源  运用

影视资源运用于历史教学课堂具有直观形象性:把历史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创造历史情境。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音乐渲染,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乐趣。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补充课外历史知识、落实知识点,把喜闻乐见的影视资源转化成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影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过去教学中历史知识的呈现方式,使得历史教学更直观生动。

利用影视资源进行历史教学,需要具备使用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能力与素养上,而客观条件主要体现在设施设备、影视资源库上,这些条件需要当今教师和管理者们一起努力创造。目前,一些老师还存在对影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重视程度不够,还不能有效地将影视资源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等现象,还需要在精准提升中不断完善运用策略。

一、影视资源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时代意义

(一)运用影视资源创设情境,感知历史

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怎样才能有效地接近历史真实?当前历史教学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不能把过去的事原封不动地摆在学生眼前,学生无法感知历史,容易丧失听课的兴趣。为了使整节课更加有深度、有内涵、有层次,教师要在资料的选择上注意形式的多样性。相比于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影视资源具有文字资源不能比拟的优势,具有直观形象性,有助于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另一方面,影视资源具有趣味性,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音乐渲染,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乐趣。

(二)运用影视资源补充教材,构建体系

在结构上,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史编写为主,很多重要的史实分散在几个模块中,学生难以构建知识框架,因而不能形成系统的网状知识结构;在内容上,高中历史教材概括性较强,学生由于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缺乏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和分析,因而对历史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理解;此外,少数教材中还存在一些史实性错误。在课堂上拓展课外知识,影视资源要比教师语言更为生动形象、更有吸引力,教师可以依托于一系列影视资源的组合进行相关知识点的串讲,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运用影视资源强化理解,提升记忆

利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快速高效地突破课堂重难点。第一,它比教师的语言讲解更具有冲击力,视频还可以把历史内容动态地呈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更容易帮助学生记忆史实;第二,视频比书上展示更多的信息,更容易促进学生对史实的理解与掌握。当然,突破重难点不能仅依靠影视资源,还要结合文字史料一起使用,才更有助于教学。利用影视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落实知识点不仅可以在讲授新课时使用,也可以在复习知识点时使用。建构理论揭示,学生在遇到新知识时,会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去判断新知识,组建新知识,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换言之,当学生遇到相似的知识点,学生会用旧认知去判断该知识点,从而调控之前的认知,形成新的认知。因此,教师在复习课上选择相似或相反的知识点,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影视资源可以提供大量的历史情境素材,就包含了许多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判断学习。所以,教师在上复习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源创建情境,复习历史知识,有效落实知识点。

(四)运用影视资源价值育人,人文熏陶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科类学科,其突出价值是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历史素养是以知识、能力、意识和价值观为基本要素,是通过日常教化和经年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高中是学生们建立价值观非常重要的时期,把握好这个时间点,进一步推进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建设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影视资源兼具图像与声音两种优势,可以通过展示历史人物的动作、语言、历史氛围等等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二、影视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运用影视资源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视

影视资源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资源,应该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但是有不少教师认为影视资源是个可有可无的教学资源,只有极少数的教师认识到影视资源的重要性。这主要源于四个方面:首先,影视资源作为文字资源的从属资源,容易被教师们忽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还比较深,教师更习惯于课本、黑板;其次,影视资源使用不当容易偏离主线,造成娱乐性大于教育性;第三,由于教师们缺乏对影视资源的研究,所以不敢轻易尝试使用,缺乏对影视资源的关注,而又因为不轻易使用又会造成对此关注度不够,不够重视,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最后,获取合适的影视资源比较困难,这也会造成对影视资源“望而却步”的一个原因。

(二)教师缺乏对运用影视资源切入高中历史教学的科学选择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于是教师们尝试把影视资源引进课堂。有效运用影视资源进行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能够科学地选择影视资源。历史教师对影视资源的科学选择具有一定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于选择何种类型的影视资源较为模糊,缺乏对影视资源真实性的判断,有不少教师会选择史实性较低的影视剧;另一方面,教师不能科学地根据何种标准来选择影视资源。例如,有的教师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有一部分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不利于教育教学。因此,科学地选择影视资源也是值得笔者深入探讨的问题。

(三)教师缺乏对将影视资源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正确运用

能够有效运用影视资源进行历史教学是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一些教师认为自己运用影视资源进行历史教学时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效果,更多地成了一种“噱头”。原因是:有的表示自己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所播放的影视资源进行解读,导致学生没有理解影视资源所包含的深层次意义。例如有些影视资源放在教学的导入部分能产生凝神激趣的作用,教师却把影视资源放到了课堂教学的最后播放,降低了影视资源播放的效果。可以说教师们还缺乏使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的有效方法。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不知如何发挥影视资源的优势;第二,教师不知在何处运用影视资源。

三、推进影视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科学筛选影视资源,建立高中历史教学影视资源数据库

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源种类繁多,从真实性这个角度来看,既有杜撰的影视作品,也有真实反映历史的影视作品。但是历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不像语文学科那样可以进行语言、思想上的遨游,历史典型反映的真实,重在实录。因此,历史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影视资源真实、准确,最大限度呈现真实历史,使学生最近距离地感受历史,培养历史感,就要建设高中历史教学影视资源数据库。

首先,教师应该理清各类影视资源与历史相符的程度。与历史相符最高的是纪录片,其次是科教片、专题片等,与历史相符最低的是影视片。历史教师明白了这些就能在选择时缩小了范围。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尽量选择与历史史实贴合的影视作品,不能和历史本身大相径庭。如果选择一些低质量的历史影视作品,不但不能发挥影视资源的效用,反而还会误导学生,灌输错误的历史史实。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尽量首选科学性较高的历史纪录片,比较其他类型的影片更具有科学性,也更具有说服力。其次,教师在选定的类型范围内搜索所需要的影视作品,按照各作品的出品方再进行排列。可以按照國家、地方、高校等排列下来,尽量选取最具权威性的出品方,通常他们所出的影视资源可信度较高。最后,教师应当用自己的史学知识去判断选取。如果自己没有把握,也可以翻阅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是最佳选择。这样层层过滤与筛选的影视资源相比随意翻找的影视作品更具科学性与可信度。

(二)灵活处理影视资源,明确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应的影视素材

明确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应的影视素材,有针对性地予以选择处理。在视频时间长短方面,一堂课选择视频播放的时间应该控制在5-8分钟。如果播放过长的视频,容易偏离本课的主旨,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如果播放的视频时间过短,没有显示出所要表达的主旨意思,则会丧失了使用视频教学的初衷。通常网络上的视频都会出现较多、较长的毛病,可以使用例如“爱剪辑”“Adobe premie”等视频软件,进行裁剪,提炼出最精彩的片段。

其次,在视频数量多少方面,采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并不是指在一堂历史课中教师可以任意地堆砌视频。一堂课上所播放视频的数量尽量在1-2个最为适宜。如果所播放的视频数量过多,则会容易使课堂变成一个“看大戏”的电影院,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就会浮于表面,不能切实学到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果不播放视频或者就播放一个短小的视频,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相应地减少。因此,在播放视频的数量上,教师也要注意适当、适量。

最后,在视频播放的时间点方面,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点。在适当的时间点,播放视频会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当教师在讲到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教师应该在讲透这个知识点之后,再播放一段关于当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的视频。如果先播放这个视频,而学生并不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什么,那么播放这个视频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教师在讲透之后再播放这个视频,学生就会带着理解去看视频,从而加深了同学们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与理解。

(三)把握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科学精准地运用历史影视资源

运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或是博学生一乐,而是要利用影视资源突破重难点。在人物史教学过程中,有的视频是针对人物的经历、历程,而有的是针对人物的思想、态度,还有的是针对人物的评价。因此注意所选视频的针对性,从而推进对教学重难点的解决,进而促进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升华。当然,不能仅依靠影视资源,还要结合文字等史料一起使用,设计探究题合作探究,才更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按照针对性、深化性、创新性、总结性、实践性和实际性等原则,把握影视资源中的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用发展的观念和基本历史概念的解读来研究历史,帮助其弄清历史发展在各阶段的特点,从而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整合性的思考,提升辨析能力以及营造科学的历史情境,提升学生的鉴别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2012(27).

[2]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影视资源历史教学运用
论影视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