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酿酒师品评中国马瑟兰

2020-07-24 16:28杨潇
葡萄酒 2020年7期
关键词:品评果香橡木

杨潇

中国马瑟兰葡萄酒,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今年一月,作者收集到9款具有代表性的马瑟兰葡萄酒带至澳大利亚,与杰卡斯酿酒师团队进行了一场专业品评。

Chinese Marselan wine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n January this year, the author collected nine representative Marselan wines and brought them to Australia for a professional tasting with the team of Jacobs Creek winemakers.

中国葡萄酒产业经历一段较快扩张后,近年来进入调整期,整体质量有所提升,但也面临一些内外因素挑战(如进口葡萄酒),需要进行思考和再出发。中国栽培的酿酒葡萄品种除赤霞珠等国际良种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品种—马瑟兰(Marselan)。

马瑟兰是一个年轻的酿酒品种,1961年由法国葡萄品种学家Paul Truel将著称于结构感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果香酒体圆润的歌海娜(Grenache)杂交在一起培育而出。马瑟兰中晚熟,具有粒小、穗大、抗病等优良品质,然而由于AOC(原产地保护制度)限制,在法国一直推广较慢。20世纪90年代后,马瑟兰开始从法国引种至西班牙、美国、智利、巴西等国进行种植。2001年随着中法庄园的建立,马瑟兰被正式带到中国。数十年来,中国马瑟兰以其突出的果香及多样性受到越來越多关注,目前在蓬莱、昌黎、太谷、贺兰山东麓、河西走廊、焉耆等多个产区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但整体种植面积依然较小。

今年1月,我们收集到怀来、太谷、贺兰山东麓以及新疆焉耆产区具有代表性6家酒庄、不同年份的九款马瑟兰葡萄酒,在澳大利亚与杰卡斯酿酒师团队进行了一场专业品评,现将当时的品鉴结果及讨论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怀来产区

怀来作为国内最先种植、酿造马瑟兰的产区,其马瑟兰葡萄酒一直被作为业界参考。这次品评收集到怀来两家酒庄的马瑟兰样品,涉及三个年份。第一家酒庄2013、2014、2015年马瑟兰都呈深紫红色,颜色鲜亮深邃,相对于陈酿五年以上的葡萄酒来说表现突出,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可能代表了较好的陈年潜力。香气上也都具有类似的黑醋栗、果酱,以及橡木带来的浓重烘烤、焦糖气息。入口果香馥郁,酒体中等偏厚,结构感较强,橡木及浆果带来的单宁成熟、厚重。第二家酒庄2013、2014两个年份的马瑟兰具有类似的品种特点,其中2014年份表现出色,果香馥郁且具有张力,相对平衡;2013年份颜色略发砖红,可能与葡萄酒储存罐装期间的管理或样品存贮条件有关。我们也注意到这两家酒庄五款葡萄酒的酒精度都相对较高,部分年份果香出现了类似葡萄干的过熟气息,回味略有烧灼感。总体来讲这五款葡萄酒风格类似、品质良好,较好体现了产区和品种特点,美中不足两家酒庄或许采用了相类似的酿造方法,都有一些“用力过猛”,可以在采摘时机、橡木桶的选取等方面有所改进以提高平衡度和优雅感。

太谷产区

山西的酒庄不多,但近年来一些产自太谷地区的葡萄酒以较好的品质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业界的关注,这次收集到的2014年太谷产区马瑟兰葡萄酒也有较好表现。据酒庄网站介绍,2014年春季凉爽、夏季温暖,雨量适中,该年份马瑟兰采取了轻微破碎,开放式发酵罐带皮发酵14天,并在30%新法国橡木桶陈酿12个月的酿造方法。酒体呈宝石红色,入鼻带有树莓、黑醋栗等红色及黑色浆果特点,并与香草、灰烤的香气较好融合,入口圆润、酒体中等,和怀来产区相比这款酒风格较为优雅,结构和层次感略微欠缺。

我们也在这款酒中注意到了一些淡淡的由Brettanomyces酵母带来动物皮革气味,对整体品质及风格造成了一些影响,在酿酒过程中需加强管理,避免发生。(葡萄酒中偶有出现的马厩、动物皮毛以及类似创可贴的气息在英文中统称为“Bretty”味,主要是由于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受到Brettanomyces酵母污染,部分酚类物质被转化成挥发酚类物质产生的,浓度过高会掩盖葡萄本身的果香,造成质量损失)。

贺兰山东麓产区

贺兰山东麓是我国葡萄酒产业近几年的明星产区,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实施以及自身独有优异的风土条件,越来越多酒庄在这里建立,宁夏葡萄酒也逐渐在国内国际酒展中获得认可。这次品评我们收集到了宁夏两家酒庄同为2017年份的马瑟兰。相同年份,这两款酒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品种及产区特点,颜色鲜亮,带有黑色浆果和些许辛香料的风味,可能得益于当年的气候及产区自身的风土条件,这两款酒都具有较好的结构和层次感。我们也注意到这两款马瑟兰都带有一丝不同于一般果香、橡木香的特殊气息,怀疑可能是所用的橡木或酿酒辅料所致,也有可能是风土本身给品种带来的独特风味,具体原因有待考证。

焉耆产区

这次品评的最后一款酒来自新疆焉耆,2015年份。新疆种植鲜食葡萄历史悠久,近年来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上升,主要位于和硕和焉耆,产区具有热量高、干燥的特点。这款酒呈砖红色,入鼻主要以香甜的成熟红色浆果、果酱为主与橡木带来的香草香气较好融合,入口圆润易于饮用。与其他几个产区相比,这款新疆马瑟兰色泽略显老态,在复杂度和结构感上较为简单。与国内同仁交流时,类似的情况在新疆其他品种酿造的葡萄酒中也有体现,究其原因,可能主要与热量高,成熟期较短有关,在酿造过程中橡木桶的过度使用也会加快陈酿过程中的熟化。其实新疆产区生长期的气候条件与澳大利亚内陆产区、加利福尼亚中央山谷产区有类似之处,认为更适合发展规模化的大型商业酿酒。

小结

20世纪60年代品种学家Paul Truel培育马瑟兰时将赤霞珠和歌海娜杂交的哲学就像是经典的澳大利亚赤霞珠西拉混酿,一个品种提供骨架(赤霞珠),另一个品种提供肉体(歌海娜、西拉)。通过这次品评,这样的育种哲学在中国马瑟兰上也有较好体现,九支来自不同产区不同年份的马瑟兰果香都较为突出,香型主要以黑色浆果为主,多数样品也体现出较好的结构感和一定的陈酿潜力,不同产区间马瑟兰在香气、单宁结构等方面体现出较好多样性。与赤霞珠、美乐等常见的红色酿酒品种相比,马瑟兰果香更为突出,酒体较为柔和,这样的特点在新型消费市场应该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我们也注意到很多酒款在平衡度和优雅度上需要提高,多数葡萄酒的酿造风格类似、缺乏个性。这需要酿酒师、栽培师在之后工作中不断调整、大胆探索新的栽培、酿造方法,找到更适合产区以及酒庄自身特点及定位的模式,更好地表达马瑟兰品种特点并突出酒庄、品牌风格。同时,酿酒师要在酿酒各个环节加强管理,降低瑕疵出现比率;也建议酒庄在生产管理模式上不断突破,改善质量的同时从源头上把控成本、提高性价比,从而提升消费者认知度并更好地应对进口葡萄酒冲击。希望中国马瑟兰能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成为中国葡萄酒的一张名片!

猜你喜欢
品评果香橡木
熟香新酿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被橡木桶伤害
柔和淡彩
法国橡木加工业不满中国“胃口大”
天然橡木书桌
中国画品评的现实意义
诗与美
让学生在个性体验中学习数学
果香满夏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