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分析

2020-07-29 12:33郝红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9期
关键词:馆藏文物保护文化遗产

郝红艳

摘 要:文物保护与管理的目的是为更好地传递人类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的历史信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建设革新了文物保护与管理理念,将文物保护与管理从传统模式转变为共享和服务模式,有利于提升文物管理水平,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人民群众的文物认识和鉴赏水平,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文物保护与管理;信息化建设

引言

近年来我国文化保护意识大大提高,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发展方向为数据资源库建设、信息化专业设备引用、信息集成平台、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其目的是为提高文物的利用率,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我国在文物保护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文物管理部门也开始转变传统方式,建立以资源共享、创新服务、科学管理为主体的应用性服务体系,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1 文物保护管理信息化的创新

1.1 充分挖掘文物保护资源

实现文物保护与管理的信息化,能够更有效、更准确地展陈可移动文物,收集、记录不可移动文物的信息,可以更好地挖掘文化遗产的即时信息,达到传统保护方式不能达到的展示要求与保真效果。在全球化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文物保护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我国文化遗产同世界其他地文化遗产的信息交互,将文化传播的内容从表面化、模式化、边缘化向深度推广。

1.2 推进文化遗产管理模式

新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我国文物界积极借鉴国外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经验与管理机制,参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标准,建立符合国际文物管理标准的新管理结构与机制,在确保文物本体安全的同时,与国际数字化技术接轨,不断突出我国文化遗产的特点,推进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2 文物保护与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点

2.1 保护与管理的个性化服务

2.1.1 文物保护基层工作者的个性化服务

信息化建设应确保文物保护基层工作者能有效从文物、参观者两个层面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文物保护的科学要求,完善信息平台上的数据资源上传、共享、合作,充分交流文物管理与保护的科技成果,向参观者展示信息化、规范化的文物保护与管理水平。

2.1.2 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的个性化服务

文物保护与管理信息化平台应具备科研管理的使用功能,能在信息化平台上收集文保科研项目的建立信息、科学信息成果、文保最新动态等,使广大文物保护工作者能够认识到文物保护技术的科学发展,努力提升自我的业务水平。

2.1.3 文物主管部门的个性化服务

文物主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是文物保护信息向上归集的决策者和责任者。文物主管部门有必要掌握其管理范围内的文物信息,对数据动态进行分析判断,及时对文物保护工作给予方向性的引导,推动文物保护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坚持走可持续的文物保护与管理之路。

2.2 保护与管理的精细化管理

2.2.1 加强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应依托互联网技术中的大数据技术,整合全国文物现有资源,包括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的全部数据、本体档案、维修记录、馆藏数据、相关史料等,集中打造全国性的、具有权威的文化遗产数据库,使其成为全国各地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向上归集的最高核心平台。

2.2.2 增强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宏观调控

从宏观管理层做好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在信息交互方面,实现文物管理部门与馆藏方的协调管理,普及数字化办公,提高文物保护与管理效率;在平台建设方面,力争与国际管理模式和信息化建设接轨,最终在文化遗产层面上达成一致性认识。

2.3 保护与管理的系统性机制

2.3.1 建设模式的创新

要改变各地文物保护管理分散的建设模式,发挥文物管理部门的带头作用,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管理与保护科技平台,使各文保机构形成系统性关联。在运作模式方面,对各级别文物所有机构采用会员制的方式,参照文物局的文物保护标准体系,会员制单位可采用分级管理模式进行权限优化。

2.3.2 系统架构的创新

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平台的业务系统,要依托云数据统一对系统软件进行维护和更新。后台云计算需按各单位馆藏数据规模及特点进行数据的个性化挖掘分析,整合文物保护仪器设备、数据文献、科技成果等进行开发拓展,形成专业业务、办公服务、成果管理一体化的系统管理机制,为文物保护与管理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3 文物保护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用

3.1 建立监测预警平台

依托多种数字化手段创建网络预警平台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不仅可以有序、高效地管理文物,还可以随时载入文物的实时数据、参观者的个人动态,大大提高了文物的安全性和监控工作的效率。使文物的展览及保存随时处于有据可查的状态,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的宏觀管理平台,不仅提升文物保护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提升了针对社会人民群众的个性化服务水平。

3.2 建立文物遗产数据库

对于馆藏文物而言,有必要推进文物遗产数据库建设工作,因馆藏文物大多属于可移动文物,文物遗产数据库的建设使顶层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文物信息、管理信息、影像信息和收藏单位等基本情况,有利于文物普查工作的信息化。从技术角度来看,文物遗产数据库对文物的基本信息形成标准化的管理规范,避免传统文物管理对文物重复提取的磨损,提高了文物自身的安全性。

文物数字化是文物保护与管理信息化、专业化的基本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文物登记制度,全面系统地录入馆藏文物,可使馆藏文物保护管理系统更完善,检索更方便。文物建档对名称、级别、类别、年代、数量、指标、质量、完整度、保存状态都有严格的规定,涉及许多非常专业的知识,结合先进的信息录入技术,是对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创新。

3.3 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与物联网技术

3.3.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目标并获取信息的现代化技术,通常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应用软件组成。RFID芯片可嵌入门票、证件等载体,文物展位前的读写器则可自动获取参观者的个人信息,并结合SuperMap、Argis等技术具体监控参观者的位置、参观线路、行迹路线等信息,可以通过在文物上植入射频识别标签,实现对文物流通、追踪、识别等监控工作,有助于文物馆藏、信息防控等方面的进步,建设管理软件—标签识别—传感监测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监控系统。

3.3.2 基于物联网的文物全流程管理

物联网技术可将物化文物与RFID电子标签相互绑定,建设信息量更大的数据库,形成具备查询信息、追索流程、监控安全功能的文物管理全流程。尤其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监测方面,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将物联网的多种数字化技术优势展现出来,有利于整合各类可移动、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建立大数据平台,推进文物保护与馆藏管理领域业务的协同发展,形成一体化管理机制,社会各界可及时准确地掌握文物与馆方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获得及时可靠的信息。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文保护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的进程中,要在转变传统管理观念的基础上,合理地应用新技术,构建信息化平台下技术管理结构和信息渠道建设,提升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效率,发挥技术的优势,引导社会大众认知文物的价值,全面提高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社会效益,构建现代化的全民文物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EB/OL].[2018-10-08].http://www.rmzxb.com.cn.

[2]周文生,李强,唐剑波.物联网与GIS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思考[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3):22-26.

[3]李建华.博物馆藏品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工作初探[C]//湖南省博物馆学会.博物馆学文集8.长沙:岳麓书社,2013.

猜你喜欢
馆藏文物保护文化遗产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Tough Nut to Crack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