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情境式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

2020-07-29 12:40袁隆凯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问题

袁隆凯

[摘   要]主题情境式教学通过情境生活化、问题化的方式在优化、评估教学上成效显著,但在实际教学中,因教师个人素养不足等因素容易出现多种问题。在主题情境式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整合教材内容、考虑学生学情、深化实践探究等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创新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主题情境式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9-0052-02

主题情境式教学是指根据现实逻辑,选择真实事件将情境和教学内容进行提前预设,形成贴近学生的情境案例,通过问题探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课堂教学活动。在主题情境式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围绕教育目标,调动多方面的教学因素,进行充分的预设、引导和点拨,使得教学双方在可预见的过程中达成教与学的相关要求。

一、把握实际,明确主题情境式教学的问题

1.设计定位不准,脱离实际强为情境

在主题情境式教学中,存在脱离实际,不考虑课程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强行设置主题情境等情况。例如苏人版九年级《学会行使监督权》一课中的公民监督权利、国家监督体系等知识相对抽象,远离学生实际,学生不易理解。在情境创设时,某老师采用播放人大会议视频和让学生播报新闻等形式,花了近10分钟时间来进行上述内容的介绍、学习、感知,而直接忽视了本课的重难点“公民监督权利的行使”。主题情境没有很好地为课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服务,定位不准,主次关系不清,导致教学环节过于随意、教学结构松散、教学流程拖沓。

2.问题探究过浅,质疑设置启发不足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将主题情境和学生思维发展结合起来的关键在于情境中问题的有效设置。问题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思辨性,要紧密结合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概括、联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严密的法律知识学习过程中。但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在问题设计上出现了难度太小、指向不明显或者启发思辨性不够等情况。如法律板块教学中,常出现类似于“你觉得上述案例违反了XX法的哪项规定” “该行为应该受到什么制裁”等思辨性不强且过于简单的问题。这类问题虽可设置,但应大幅缩小,增加行为指导類、冲突辨证类等问题。毕竟道德与法治课设置的目的之一是依托情境,加强对学生严密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思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日后生活中出现类似问题时能做到学以致用。

3.课外拓展不足,主体素养一鳞半爪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不仅要关注课堂内的理论学习,还需要相关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延伸。通过课外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整合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但由于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和外部的应试压力,教师在主题情境创设中过于看重课本知识结构和相关解题方法的传授,所设情境仅关注考试中的重难点,忽视了实际生活问题。例如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直接忽视了教材中的“单元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拓展空间”等版块,认为这些内容与具体的考试要求无关。

二、精准把控,提升主题情境式教学的实效

1.整合教材内容,体现生活性

如在教学人教版《法律为我们护航》时,结合其他版本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情况,教师创设了以下主题情境:“14岁女学生萧某在拍明星照时,女老板以拍婚纱照为条件免费为她拍了明星照。结束后老板请她吃饭,在饭桌上萧某看都没看,就在协议书上签字。不久影楼挂出萧某的婚纱照,同学们都以为她结婚了。萧某找老板理论,老板拿出协议书,说:‘协议书上明明白白说明了照片使用权归我,你不要无理取闹。萧某一看傻眼了,一气之下远去广州打工。三天后萧某母亲将影楼告上法院。法院根据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规定,判影楼败诉,要求撤下婚纱照,向萧某公开道歉并赔偿其损失5000元。”在展示案例后,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1)萧某的失误之处有哪些?对此你有何感想?(2)萧某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受到了哪些方面的支持?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支持与保护?在这一主题情境当中,引入学生最易碰到的生活问题,整合未成年人受保护的原因和未成年人受多重保护的学科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提供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具体方法,较好地将实际教学和生活方法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2.考虑具体学情,强化适切性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这一课的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对公民权利的理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理论基础,笔者和学生便围绕“公民的权利”一起进行课堂情境设计,并将学生分为两组围绕“网络购物被骗”“校园同学纠纷”两个主题开展角色扮演、法律大讲坛等活动,实现了课程的学习和活动的组织相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在素养提升方面效果明显。

3.深化实践探究,尝试开放性

在当前道德与法治课法律板块的教学中,增强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重中之重。社会实践类试题已渐成为考试发展趋势,主题情境更应对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探索,为学生现在或即将到来的未来生活提供指引。所以精心设计课程中法律生活类活动方案,组织好课堂外实践类拓展,对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在八年级下册法律版块关于宪法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尝试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综研课程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围绕“我国宪法前世今生”展开主题研究实践。实践围绕搜集宪法资料、选择研究方向、编制研究方案、方案初步展示、实践研究二次确诊、期末报告交流等进行。这一系列的实践过程融合了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等综合因素,使学生学会了沟通和对话的技巧,锻炼了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了概括总结、详细论证结论等能力。总之此类综合研究和拓展活动,从根本上提高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具体参与、实际操作中提升了公民素养。

在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知识教学中,主题情境式教学只是方法之一。只要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入实践、勇于探究、勤于改革,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和改进,就一定能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实现“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型。

[   参   考   文   献   ]

[1]  李俊华.借助主题探究 发展核心素养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9):19-20.

[2]  董旺森.主题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模式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8):29-31.

[3]  金飞鹰,陈永中.主题情境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J].教师教育论坛,2018(2):50-52.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问题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