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木游戏中幼儿建构行为的培养分析

2020-07-31 09:41许华莹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幼儿

许华莹

摘  要:积木游戏是幼儿园游戏中的重要类型,其主要方式是模拟搭建,深受学龄前儿童的喜爱。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能够让幼儿积极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满足其构建出實物的成就感,是幼儿形成数量概念、空间概念以及逻辑概念的重要媒介,对幼儿构建行为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就积木游戏中幼儿构建行为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幼儿  积木游戏  构建行为

积木游戏有利于幼儿发挥想象力,搭建积木时,幼儿要涉及比例、对称等问题,甚至大局观,幼儿会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不同种类的积木进行搭建,以获得满意的作品模型。幼儿开展积木游戏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幼儿在操作各种不同规格的积木时会激发他们对数量、空间以及逻辑等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他们的构建行为,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1]

一、积木游戏可促进幼儿数量概念的形成

幼儿园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外观来判断积木的数量,如果有一堆积木的外形比较大,但和另外一堆小积木的块数是一样的,他就会认为大的那堆数量一定比小的那堆多。在搭建积木时,幼儿往往首先选取相同规格的积木开始搭建,而忽略了积木的数量,当搭建到最后就会发现,要么积木剩余很多,要么积木严重不足,这是因为幼儿更关注于事物的外观,而不是数量。幼儿在进行积木游戏过程中就涉及对数量的感知,但对于幼儿来说,“数量”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复杂,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积木游戏来让幼儿慢慢认识到体积大并不代表数量多,以此促进其数量概念的形成[2]。在构建积木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关注积木的数量关系,通过点数、比较等方式来理解数的概念。例如,教师拿出10个积木,幼儿通过点数说出了有10个积木,然后教师问:“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示这里有10个积木吗?”幼儿可能会将其分为两堆,一堆5个,另一堆5个,或者一堆4个,另一堆6个。这样就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去判断有多少个积木。让幼儿学会点数的目的是让他逐步了解数这个概念,当他们逐步形成这种抽象概念后,幼儿就会明白“10”可以代表所有是“10”的个数的东西。感知小数是为了理解大数的构成而做准备,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创造机会去探索“20”的构成,幼儿们会用20个积木搭建出形状各异的模型。幼儿在表达各自作品想法时,教师则适当地引导其观察所有模型的异同。当幼儿看到不同的由20个积木搭建而成的模型后,他就会关注到同样数量的积木搭建出来的模型是不一样的,当教师问幼儿这些模型的共同点时,他们就会回答这些模型都是用了20个积木搭建而成。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逐渐能够把积木模型看成一个整体,并数出它们的个数,其实这就是在强化“数字可以用来表示具体的数量,数量是集合的属性之一”这一概念。关于一个字数是如何构成的,教师应该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他们会自己去总计搭建出不同样式的模型里有什么异同,逐渐指导一个数可以由几个相同的或不相同的数组成。在这过程中,幼儿逐渐明白积木的数量关系,从而进一步掌握数量的概念。

二、积木游戏可促进幼儿空间概念的形成

空间概念是影响幼儿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因素,它包含方向、大小、形状、长度、面积以及体积等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年龄较小的幼儿玩积木游戏时只会叠高或堆“大板砖”,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幼儿对于空间的理解与想象力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凭借视觉印刻,借用实物来学习。积木游戏可以作为锻炼幼儿空间概念的绝佳选择,因为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知,是空间概念形成的基础。教师将这些概念融合到积木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不同的积木形状搭建各种形状的模型,如房子、车子等,在搭建积木的过程,幼儿就会不知不觉对这些空间概念有了直接、形象的体验认知,从而促进其空间概念的形成[3]。例如,教师导入一则小故事:“森林里刮了一阵大风,把小松鼠的城堡给吹倒了,小松鼠非常着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帮它搭建城堡吗?”通过这个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教师展示一些城堡的图片,提问幼儿:“孩子们,大家看看这些城堡,你们发现这些城堡和我们现在所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吗?”有些幼儿法线城堡的房顶是尖的、圆的、方的,也有些幼儿发现城堡有塔楼、楼梯、城墙。接下来教师拿出若干个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以及圆体等形状的积木,然后请幼儿用这些不同形状的积木来为小松鼠搭建城堡。在搭建的过程中,幼儿会注意观察每个积木的形状,然后确定它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并将其摆放在最适当的位置。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幼儿把拱形、圆柱体、长方体等形状的积木一个一个垒高,最后在房顶上放圆锥体积木,一座美丽的城堡完成。关于积木游戏,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丰富、复杂的模型供幼儿参考,以此打开幼儿的思路,创设出更丰富、多元素的构建作品。当幼儿玩透这些积木游戏后,教师就会发现幼儿的空间视觉、空间想象力以及几何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幼儿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空间概念。

三、积木游戏可促进幼儿逻辑概念的形成

逻辑概念对幼儿构建行为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只有形成一定的逻辑概念,他们才能够用对具体对象的本质有更充分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的世界[4]。培养幼儿的逻辑概念是有迹可循的,教师可以利用积木游戏来对幼儿进行训练,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在保持注意力集中的同时,还需要空间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紧密结合,通过不断的尝试来对一般规律进行总结与归纳,这正是幼儿形成逻辑概念的关键。培养幼儿的逻辑概念,教师需要掌握锻炼的难度,太过简单的积木游戏会让幼儿失去思考探索的兴趣,难度过大又会让幼儿望而生畏。但最重要的是让幼儿动手操作,幼儿通过思考探索后才能找到答案和规律。教师培养幼儿逻辑概念的步骤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步是拼简单的图形。例如,教师给幼儿5根长度不相同的古式积木与一张图形平面图,引导幼儿用这些古式积木拼出平面图上的图形,并在图形上涂上相应的颜色。第三步是巩固练习。当幼儿完成第一步后,他们已经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概念,接下来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做更多的游戏,游戏难度依然是循序渐进,需注意的是要让幼儿自主分析,自主探索,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逻辑概念。例如,教师可以增加古式积木的数量以及平面图形的复杂程度,引导幼儿根据第一步所展示的规律拼出平面图形。第三步是改变形式、提升难度。提升难度的目的是拓展幼儿的逻辑概念,在这里教师就可以利用旋转积木,让幼儿灵活运用刚掌握的逻辑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向幼儿讲解旋转积木的特点,然后再引导幼儿进行游戏。例如,教师给到幼儿1个积木以及三个积木图形,询问幼儿哪个图形是由那个积木拼出来的。这一步的难度并不是很高,但能激发幼儿的分析能力,循序渐进后,幼儿自己就能够拼出更加复杂的图形出来。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一定不要急于点拨幼儿,而是给到他们更多的思考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逻辑概念。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积木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分析来获得积木游戏中蕴含的有关数量、空间以及逻辑等概念的知识,可有效促进幼儿思考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幼儿构建行为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燕,吴念阳.学前儿童在积木游戏中的建构行为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030(002):154-161.

[2]陈姗.3—6岁幼儿在积木建构游戏中数学学习行为的观察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8.

[3]杨栋.电子积木对幼儿积木建构水平的影响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8.

[4]卢伟,游云龙.幼儿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大班幼儿积木游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33(9):45-56.

猜你喜欢
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