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的法宝:联想复盘法

2020-08-01 07:23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层面逻辑事情

“联想有一种称为复盘的学习方式:做一件事情,失败或成功,重新演练一遍。大到战略,小到具体问题,原来目标是什么,当时怎么做,条件是什么?做完回头来看,做得到底好不好,条件是否有变化?要重新演练一遍。”

复盘其实是围棋术语,指棋手下完棋后,把棋局在棋盘上重新摆一遍,探究哪些步子走得好哪些不好怎么改正。

柳传志是第一个将复盘概念引入到做事中的,在联想,复盘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有一套规范的流程。

复盘自己,复盘他人,团队复盘

人很容易犯这样的毛病——没有时间和精力将事情一次做对,却有时间和精力一次次犯同样错误。而复盘,则可以看到过程之中,多少是外在不可控因素,多少是可控因素,多少是运气使然,多少是实力所在,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环境,既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联想的复盘法有三种类型:自我复盘、复盘他人和团队复盘。

自我复盘,就是复盘自己做过的事情,可以随时进行,这是个人获得成长的好方法。只要愿意,并形成习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关键是复盘有收获时,要立即记下,最好还记下思考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自我复盘时一定要无情,要避免自我欺骗,“对待失败的事情要认真,不给自己留任何情面地把事情想清楚。”

复盘他人,是用别人的事件来获得成长。不过,复盘他人最好是选择复盘标杆。复盘他人后有三种应对方法:弱小的企业可跟风,比如小企业或者创新力不足的;其次是借鉴,这大多是自己有品牌且资源充足的,可以从对手的行为中得到启发,进而修正;还有一种是主动出击,因为有强力的资源优势,也有能力进行强力反击。

复盘他人时,要避免对别人的细节进行否定来肯定自己。这种只见别人的“坏”而看不到别人“好”的倾向,会失去学习的机会。

团队复盘是多人进行,可以让成员获得成长,但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秋后算账,不需推卸责任,不能找人批斗。团队复盘应该是探寻真相,求知求真,是观点和思路的交锋,是对企业逻辑的验证。

团队复盘三角色

引导人

团队复盘前,要设置好引导人、设问人和叙述人三个角色。三者是有明确区分的。

引导人是复盘中的重要角色,他的职责是保证讨论不偏离主旨,按既定流程顺利进行。这样的职能定位,要求他既在复盘中,又在复盘外。一般来说,职位高的人有担任引导人的天然优势,由于他在企业生活中的权威性,使得他的话语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更能决定复盘的进程。但引导又不是主导,引导是顺着思维逻辑的方向进行引领,顺势而为,引导人的职能是保证复盘流程的顺利进行,所以,引导人应该做程序的权威,而不是观点的权威。主导人是决定思维逻辑的方向,促使其发生的人。

设问人

设问人需要通过提出问题,和大家一起探索出事情的本质,发现隐含在事情中的规律。可以说,好的设问人和好的问题,是复盘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答案就隐藏在问题中。

问问题的第一个技巧是不停追问,第二个技巧是多用疑问句(开放性的,有指向性但又不那么明确),少用甚至不用反问句(挑战性的)。

问题可以采取一定的顺序进行,步步递进。一般说来,分两个层面:信息层面和思维层面,分别有不同的问法。

信息层面就是事实层面。叙述人对事件情景重现后,必然会包含很多信息。追问的目的,就是要发现是否遗漏了关键信息,叙述人是否用自己的认识替代了信息。在信息层面,要通过追问,保证大家思考的起点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结论才更靠谱。

思维层面上,要通过追问探讨信息之间的关系,判断他的逻辑,推演叙述人当时的思维波动,思考他的思考,然后可以探寻到他对该事件的一些最根本的认识以及逻辑起点。

叙述人

叙述人是复盘的基础,复盘的内容就建立在叙述人的叙述和回答上。叙述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复盘的氛围。所以,叙述人一定要超脱,要站在自身之外,客观地俯瞰整个事件。

另外,叙述人要做到真实、完整地呈现复盘事件,深入到细节中,提供最末梢的事件信息。

复盘之“三个问题”

复盘时,需要探讨的问题通常有三个。

第一个问题是,现在情况如何?这个问题要求纯事实呈现,只提供信息,不夹杂任何观点。事实和观点,在习惯中常常被搞混,比如这个苹果很好吃,就是一个观点,但很多人错误地将之作为事实。

此外,当问这个问题时,自然涉及“当时定的目标是什么”。所以,问“现在情况如何”时,也要将目前的情况与原来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把握事情进展,判定事情是否按预期在发展。

第二个问题是,当时是如何决定的?因为要知道做事的目的,始终牢记目的不跑偏。细分起来,这个问题包含三方面内容:事情是如何确定的;事情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执行得如何。

“事情是如何确定的”,主要指向一件事情的形式,以及个体在其中的心态。比如:事情是上面派下来的还是自己主动思考得出的?决定的时候是经过充分讨论还是一言堂?心态是要将事情做好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通过对这些事复盘,可以认清自己的品性,是否心胸坦荡,能否接纳不同意见。

接下来复盘“事情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它指向事情的逻辑。看看当初支撑决定的论据是什么,现在还存不存在,有没有变化,从而决定是该继续坚持还是改弦易辙。

最后要问的是“执行得如何”。是否严格按计划去做了,出了哪些意外,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新情况。复盘执行时,不要仅仅停留在找出原因和问题上,更要深入探讨如何解决、如何落实,这才是复盘所希望达成的结果。

第三个问题是,事情的动机是什么?要做一次对前提的复盘,追问事情的动机,动机一定要纯粹,不能有私利在里面。

复盘时,有一个简单的工具可以起到作用,复盘清单。清单可以避免复盘过程中的遗漏,列清单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复盘事件关键点的审视和思考过程,能帮助更好地厘清关键点。清单也能够提醒注意进度和控制时间。

当然,得出结论并不是复盘的目的,复盘是为了对今后的实践进行指导,根据应用的情况不断修正提高,最终获得真知,再指导实践。

猜你喜欢
层面逻辑事情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把事情写具体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一级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