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文化的学校

2020-08-02 10:51林月萍
江西教育C 2020年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师生基因

林月萍

校园文化就如一所学校的DNA,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倘若一所学校的文化持久存在,那么这所学校将能实现内涵发展,甚至成为名校。可见,一所学校的文化直接影响学校的品质与前途。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打造其独特的校园文化。

一、提炼校园文化的核心思想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文化核心,就像一艘夜间没有航标灯而随波逐流的小船。因此,学校提炼什么样的文化核心、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至关重要。

(一)师生原有的文化基因

学校教师队伍有什么特点,教师有什么特长,哪门学科教师更有优势等,这些因素都要考量、评估。另外,生源的情况也要考虑,先调查了解学生的整体基础、特点,主要来自什么样的家庭,学生的原生家庭具有什么优势,又普遍存在什么问题与困扰等,这些具体的情况都要综合考虑。在师生原有的文化优势上提炼核心理念,能提高师生的认同感。

(二)学校的历史文化基因

许多学校的文化是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师生的共同努力而积淀下来的,哪怕是校长换了,新校长要提炼校园文化核心理念,也应该纵观学校的发展历史,挖掘出根植于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髓,在传承中创新。千万不可老校长一套特色,新校长一套新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清华附小的历任校长就一直致力于“成志教育”。

(三)地域文化基因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特色,是当地人共同尊崇的传统与文明,是养育本土人的精神食粮。放眼全国,不少昔日的薄弱学校就是因为注入了地域文化基因,才得以特色发展、蓬勃发展。山东省郓城县城南中学就是其中一例,因郓城保留了许多水浒故事的有关遗迹、遗址,学校便将“水浒文化” 凝练为忠、义、孝、家(国)的核心理念,并逐步发展成区域名校。江西省赣州市萧华红军小学(兴国县第一小学)利用红色资源,弘扬红色传统,延续红色基因,提炼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校训而名扬当地。又如,笔者之前所在的赣州市西津路小学,这所学校就在古城墙的西津古渡口旁,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就是在学校旁的郁孤台所作,学校综合这些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一直致力于“诗意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二、校园文化的培育路径

培育校园文化的路径有很多,但是有效路径需要进行不断探索、实践、研究、比较。

(一)营造一个教育文化场

文化场具有强大的教育引导功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荀子的“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谚语“居必择邻,交必择友”都告诉我们环境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良好的文化场所,要把校园文化的内容融汇于环境建设之中,让每一个教育场地都充满文化气息。校园文化场地可以是广播站、网站、校园电视台、报告厅、宣传栏,也可以是一面墙、一棵树、一间教室……

(二)将文化融入团队建设中,打造文化共同体

常言道“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这就是团队的巨大力量。学校工作需要教师这支团队发挥出这股力量,来推动学校的发展,而把校园文化融入团队建设之中,就是力量的源泉。

如何把学校文化融入团队建设,打造一个团结奋进的文化共同体呢?学校首先要做好“文化共同体建设”的项目方案,然后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例如,某校为了把“知行合一,至善求真”的文化理念内化为教师的团队精神,就把教师例会改成“美谈会”,旨在引导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赞美身边的老师,树榜样、立典型。各校区由下至上推选出最优秀的教师,并把这些优秀教师的事迹做成视频或PPT进行播放。这样,既可以让这些教师感受到所有人的关注与关爱,激发内心的自豪与自信,又可以影响身边人,教会其他教师如何教书育人,如何爱岗敬业,产生“1+X”的教育辐射力。坚持两年后,教师的归属感与向心力与日俱增。

(三)将文化融于课程建设中,编织一张文化纵横网

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是学校工作的最终体现。要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品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那么课程就是最有影响力的工具。把校园文化融入课程中,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叠加,也不应是任意的拓展开发,而更应强调的是校园文化与各学科进行融合,形成一张校园文化纵横交织的网,最终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文化。

总之,一所学校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只有走文化内涵发展之路,学校师生才能共同走向“诗与远方”。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阳明小学)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师生基因
Frog whisperer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