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训练中的情景游戏教学

2020-08-02 10:51易婷
江西教育C 2020年7期
关键词:训练高中体育

易婷

摘要:高中体育教学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情景教学中引入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体育知识,强健体魄。本文就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谈谈如何有效利用游戏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情景游戏   高中体育   训练

课程改革以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围绕学生开展的游戏教学也逐渐得到应用。在具体的体育实践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提升学生训练的成效,是高中体育教师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一些论述。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在以往的高中教育中,学校和老师的关注重点在于学生的文化成绩,对体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很多时候体育课会被其他学科的教师所占用,繁重的作业几乎占据了学生所有的课余时间,学生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自己也渐渐忽视了体育锻炼。上体育课本是学生释放学习压力、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可是一些体育教师没有合理地组织和规划课堂内容,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就不够理想。

二、游戏的应用意义

游戏是集竞争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学生在高中阶段都面临着较为繁重的学业压力,而体育游戏恰好可以有效缓解学业上的压力。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就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发展。若将教学活动与游戏进行有机的融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身体素质就能得到增强。有效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发展学生的智力,更利于文化课程的学习。体育游戏还能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对学生的长足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游戏的应用策略

(一)以游戏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科学合理的游戏。以耐力训练的教学为例,教师若只是让学生长跑,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其实,耐力的训练还可以和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如对篮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以运球的方式来进行训练耐力,对足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为运球长跑训练耐力。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就会更积极地参与耐力训练的教学活动,有助于提升学习质量。教师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体育项目设计相关的竞赛小游戏,并对竞赛游戏中的获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此一来,体育教学活动更为高效。

再比如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时,体育教师就可以采取“打地鼠”的小游戏。教师事先准备几顶帽子,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个小组的学生围成一个小圆圈,圆圈中间站一个人,中间站着的这个人手拿帽子。圆圈中的学生先全部蹲下,中间拿帽子的学生只能趁圆圈中的学生站起来的时候将帽子扣在他的头上,一次只能同时起来两名学生。若是圆圈中的学生在站起来的时候被扣上了帽子,则视为“地鼠”被“打”中了,被打中的“地鼠”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如此有趣的小游戏能够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关于反应能力的训练中来。操场上不再是沉默,而是充斥着欢声笑语。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就能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在减轻自身学习压力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游戏结束以后,学生可以讨论游戏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技巧。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传授一些锻炼反应能力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二)以游戏针对性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提升,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就需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水平。首先,教师就需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游戏的设计中来,提出对课堂游戏设计的可行性建议,便于游戏活动更好地开展。如扔铅球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解示范后自主进行练习,练习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的积极性在练习过程中逐渐被消磨殆尽,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谈一谈自己最讨厌的事物,或是自己最害怕的事物,然后选择其中一种事物,将它的大致形象绘制于铅球投入的区域,距离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力量进行调整。学生在练习扔铅球的时候就可以一边投一边将心中的想法喊出来,不仅有效释放了心中的压力,还让扔铅球的体育活动变得有趣。

(三)以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和竞争精神是体育精神中最为突出的两种精神。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合理利用体育游戏对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培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的体育游戏,当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竞争时,小组成员就会群策群力,探讨比赛计划,以小组取得胜利为最终目标。无形之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就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譬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搭桥过河”的小游戏,用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将学生平均地划分为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两张垫子,垫子的大小最好能刚好站下小组的所有成员,小组所有成员必须依靠垫子来“搭桥过河”,在“过河”的途中,若是有一个成员“掉”到了“河里”,所有的成员都必须从起点开始重新出发。随着体育教师吹响哨子,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出发,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在有条不紊地利用垫子前进。每个小组中,一个学生负责“开路”,一个学生负责“殿后”,确保本组成员全员安全前进。当哪一小组出现某个成员“失足落河”时,教师要合理引導该组成员重整旗鼓再出发,避免出现全组成员怪罪“失足落河”的学生的情况。当然,游戏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搭桥过河”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讨论游戏获胜的技巧。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可以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也能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

将游戏融入体育训练教学活动中,是响应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要求,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是提升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明智选择。学生在教师开展的教学游戏之中,能够培养自身的体育意识,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

参考文献:

[1]杜克斌.浅析情景游戏在高中体育训练教学中的运用[J].关爱明天,2016 (2):29-30.

[2]李春林.情景游戏在高中体育训练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4 (3):105.

[3]计月华.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景游戏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5(5):98-98.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城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训练高中体育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青少年田径专项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足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