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内在潜力,点燃语文学习兴趣

2020-08-02 10:51丁巧梅
江西教育C 2020年7期
关键词:奶酪潜力队长

丁巧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教师能传授多少知识给学生,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的确如此,如果教师能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那么将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促使学生更積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适当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后,学生的情感能得到激发,思维如同火花一般迸发出来,这样就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一、名人故事,树立榜样

不少学生之所以在学习的时候缺乏动力,是因为没有好的榜样引导。事实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很好地起到激励和唤醒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地给学生讲述一些名人的故事,让学生从这些故事中获得启迪,尝试树立起优秀的榜样,这样学生就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五年级上册《忆读书》中,作者谈到了自己的读书经历,利用这样的名人故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此外还可鼓励学生从身边寻找榜样,看看自己的同学中是否也有阅读小能手,并向其学习更好的阅读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得到了提升。

榜样有很多种,首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从文本中寻找积极的榜样,让学生了解与之相关的背景信息,这样学生不仅能拓展阅读量,更能从中得到启发,激发学习的兴趣。除了名人的例子以外,教师的自我展示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能展现出阅读文本的高昂兴趣,那么学生也能得到启发,更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最后,利用好学生作为优秀榜样,能让学生从身边获得激励,唤醒内在的潜力,点燃学习的兴趣。

二、语言幽默,尽显魅力

不少学生虽然对阅读文章很感兴趣,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却往往因为教师的语言过于枯燥乏味而感到无趣,进而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运用具有悬疑性的问题、具有启发性的语言,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变得更为高涨。

在学习三年级的《一块奶酪》时,若能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引导,则能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得高涨。首先引导学生联系自我进行感悟:“若大家遇到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是怎样的啊?如果是我的话,一定一口就将它吃掉了,才不管别人呢?可是,蚂蚁队长呢?它自己下的命令,就算是再想吃,也要忍着。你觉得蚂蚁队长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样就用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蚂蚁队长的形象。此外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同样是小动物,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大家还记不记得《狐狸分奶酪》里的狐狸?它是怎么给熊哥哥和熊弟弟分奶酪的呢?如果它当蚂蚁的队长,大家觉得会怎样呢?”这样就用有趣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人物对比。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蚂蚁队长是一个十分严于律己的人,它说了不吃,就算自己想吃也不行。”“蚂蚁队长十分无私,将奶酪给了小蚂蚁,不像狐狸,偷偷地都吃到了自己的肚子里。”

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现了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直接灌输知识点相比,若能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文本特点、教学目标,用风趣的话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将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活动,展示自我

小学生一般都比较活泼好动,所以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还有一个好方法,就是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充分释放自我,在实践中验证自己学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同时,学生的记忆也会更为深刻。

学习了三年级的《带刺的朋友》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读写结合的活动。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篇文章展现了小刺猬的形象,那么,你在生活中是否也看到过什么小动物呢?你觉得它们的习性是怎样的呢?你能将自己和它们的接触用文字写下来吗?”此后组织学生组成小组,开展自主观察活动,一起寻找身边的小动物,如野猫、野狗、鸽子、蝴蝶等,并观察它们的形貌特点、生活习性,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写在调查报告中。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调查报告发送到微信上,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学生博采众长,提升了语文综合能力。

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后,还要积极给学生构建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现自我。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结合活动的情况进行交流互动,从他人的身上获得启发,进而优化自己的下一次活动。在沟通和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在潜力也会随之得到激发。◆(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

猜你喜欢
奶酪潜力队长
膨胀的奶酪
假如给你一块奶酪
奶酪大作战
谁动了中医的奶酪
Captain Marvel 惊奇队长
潜力榜
这样的队长大家很服气
中国式好队长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