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2020-08-02 10:51严竹平
江西教育C 2020年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严竹平

自从基于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情境的概念提出以来,教学情境的创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解和实施存在许多误区,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具体概念

问题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表述和行为表现构建的能够体现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的总称。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有3个主要特点,即目的性、现实性和挑战性。设置有效问题情境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和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的欲望。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注意事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当前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在教学中,教师扩展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十分重要。教师不单单要学会带领学生走进书本世界,学习数学知识,还要要带领学生走出来,从超越课堂本身的现实社会中不断寻找数学知识源泉,为已有的知识体系添砖加瓦。

二是根据学生比较喜欢和感兴趣的内容设置教学情境。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实现对课堂知识的延伸。比如说利用网络媒体和各种搜索引擎帮助学习,或者是亲身实践探索,逐步培养学习能力,完成教学要求。

三是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以教材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不能忽略教材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四是问题情景的创设要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引入也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状况来选择合理的问题情境。

三、问题情境创设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利用现实生活创造问题情境

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工具属性,生活中有很多场景都可以应用于数学学习中,小学数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从生活中获得。例如,在学习时间、速度和距离概念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各种速度问题,指导学生分析生活场景中包含速度和距离的例子,还可以让学生关注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每天上学需要多长时间,最后让学生计算出平均速度。

(二)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

为了更好地创造有效问题情境,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是首要前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数学教师应不断提高数学知识素养,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提高数学专业能力。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掌握数学知识的现状以及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可以合理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例如,当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如果将690÷50简化到69÷5时,学生很容易将余数40错误地写成4。因此,教师应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在课堂上进行纠错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提高教学能力,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例如,运用“逆推”的方法创设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国王举办宴会,只邀请了一半的部长,国王说:“该来的人没有来。”已经来的大臣以为他们不应该来,就只留下了一半。国王然后又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听到这句话后,没有离开的部长认为他们应该走,又只剩下一半的人,结果只有10个人了。国王起初邀请了多少位部长?精彩的问题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并活跃起来,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分散了教学难点。

(三)借助数学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游戏是很好的数学活动内容。在游戏中学生情绪高涨,可以充分发挥学习潜力,寓教于乐。小学生刚刚接触数学,但尚未形成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他们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并加以運用,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游戏活动,向他们传授知识。例如,在初步学习除法和分数这个知识点时,教师进行分铅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地理解除法运算的过程。在教学完除法运算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内容,用分铅笔的方法实际操作,以此来学习除法和分数的相关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必将出现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切实可行的问题情境来设计良好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为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南新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