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康复新液外用治疗四肢损伤性创面的效果

2020-08-06 11:46黄顺勇陈前芬卢家灵
广西医学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新液植皮肉芽

黄顺勇 陈前芬 韦 庆 卢家灵

(1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骨科,贵港市 537121,电子邮箱:702367000@qq.com;2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南宁市 530007;3 广西骨伤医院骨科,南宁市 530012;4 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科,贵港市 537100)

损伤性创面在创伤外科中比较常见,创面面积较小、损伤程度较轻者能较快地愈合。然而,对于合并重度污染或出现大块组织坏死、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植皮治疗。因此,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促进创面肉芽生长以满足植皮条件,成为创伤外科医生关注的问题。传统的连续清创及加压敷料换药治疗费时、耗财,同时会增加患者的痛苦。1992年,Fleischman博士发明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我国裘华德教授于1994年引进并发展推广[1]。VSD技术的应用可明显地改善创面的引流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并减少医生的工作量,为损伤性创面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VSD技术能对整个创面进行覆盖引流,持续不断地清除创面渗出物,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创面局部的血运情况,还能隔离外界环境,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给肉芽组织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2]。康复新液的主要成分为美洲大蠊虫干燥虫体的提取物,是外科常用的中成药,其主要功效为通利血脉、养阴生津,其用法有内服和外用,外用上主要用于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以及褥疮等,能显著地改善创面的抵抗力,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3-4]。本研究采用VSD技术联合康复新液外用治疗四肢损伤性创面,观察创面渗出液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水平及肉芽生长情况,探讨该疗法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四肢损伤性创面患者。入组标准:均为Ⅲ度损伤,即损伤累及肌肉、肌腱或骨骼等深部组织。排除标准:年龄<15岁或>70岁者;不同意采纳本研究治疗方案者;败血症患者;合并精神病患者;创面活动性出血、癌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过敏体质的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6~70(42.6±9.8)岁,创面面积8~140(56.27±3.64)cm2,损伤后就诊时间1.5~96(3.2±2.4)h。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6~67(46.9±6.7)岁;车祸伤16例,机器绞伤10例,重物砸伤2例,坠落伤2例;创伤面积(57.9±4.72)cm2,受伤至就诊时间(3.1±1.7)h。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6~70(47.5±7.2)岁;车祸伤19例,机器绞伤8例,重物砸伤2例,坠落伤1例;创伤面积(57.5±4.59)cm2,受伤至就诊时间(3.4±2.1)h。两组患者的致病因素和身体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1)常规处理。两组患者均按常规创面处理办法进行常规处理,包括创面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等。(2)对照组采用单纯VSD技术治疗。按创面大小修剪VSD敷料,将带有输入侧管和引流管的敷料覆盖并紧贴创面,边缘与创周边缘缝合固定,然后用生物透性薄膜密闭粘贴覆盖创面。将引流管连接负压吸引,负压维持在-40~-60 kPa,留置7~10 d后拆除VSD,视创面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放置第二次VSD。其间注意管道护理,避免管腔堵塞或覆盖薄膜漏气。(3)治疗组在VSD治疗的基础上,用康复新液100 mL连接VSD侧管,按20~30滴/min的速度创面内给药,其间将负压调整为-10 kPa左右,以保证药液在创面内充分弥散,滴注结束后恢复-40~-60 kPa负压,3次/d。见图1。

改良型VSD-B敷料覆盖创面情况 拆除VSD-B敷料后创面情况

1.3 观察指标 (1)创面肉芽生长情况。第1次拆除VSD敷料后观察创面肉芽生长情况。肉芽生长情况评分方法: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面积/伤口面积×100%。肉芽组织生长饱满,鲜红嫩活,完全覆盖填满创面,为5分;肉芽组织未完全覆盖创面,但覆盖率≥70%,为4分;于50%≤肉芽组织覆盖率<70%,为3分;25%≤肉芽组织覆盖率<50%,为2分;可见肉芽组织生长,肉芽组织覆盖率<25%,为1分;未见肉芽生长为0分。(2)二期植皮所需时间。即完成清创及VSD材料覆盖之后至达到植皮标准的时间,创面肉芽组织生长饱满,基底部新鲜,则可进行植皮治疗。(3)炎症因子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7 d后创面渗出液IL-1、IL-6、TNF-α的水平。(4)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创面渗液、组织水肿、创面感染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使用VSD后均无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均顺利完成二期植皮,观察组典型病例见图2。治疗7 d后,观察组创面渗出液IL-1、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第1次拆除VSD后观察组敷料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优于对照组(z=4.36,P=0.032),见表2。观察组创面满足植皮条件所需时间为(8.97±2.83)d,短于对照组的(10.81±3.53)d(t=2.224,P=0.026)。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炎症因子水平比较(x±s,pg/L)

表2 两组患者拆除VSD后敷料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比较(n)

图2 观察组典型病例

3 讨 论

损伤性创面是临床上常见的创面,换药是其主要的常规治疗。此类创面不易愈合,如果愈合时间过长,肉芽组织无法生长,则外科植皮难以修复创面[5-6]。损伤性创面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亦会出现感染,从而导致植皮成活率降低,这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

研究表明,VSD治疗可有效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与创面换药相关的疼痛,同时可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7-8]。VSD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负压系统会迅速去除创面渗出液和坏死组织,以避免坏死组织堆积,保护创面不受污染;同时可以将持续负压调节至与生理条件相似的程度,从而减少对血液循环的不利影响,并且能有效地防止残留脓肿和窦道的形成[9];更重要的是,持续的负压可促进体液从伤口流向引流管,为血液循环的建立提供有效的、持续的辅助动力[10]。因此,VSD可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且健康生长,增加创面血流量,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康复新液属于创面治疗的常用中成药,能有效地发挥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功效。康复新液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为多元醇类化合物,其在皮肤和黏膜损伤组织修复过程中可加速肉芽组织形成和上皮细胞增殖,从而缩短伤口愈合时间[11]。研究表明,康复新液联合VSD技术能更好地促进表面创面愈合:何学讯[12]研究发现,VSD技术联合康复新液能有效地治疗难治性深度创面,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加速创面愈合;钟子敏等[13]采用VSD技术联合康复新液间断冲洗的方法治疗感染创面,发现其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地减轻患者疼痛,还可以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本研究中,第1次拆除VSD后观察组敷料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为4~5分,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创面满足植皮条件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这表明与单纯采用VSD技术比较,VSD技术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肉芽组织形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利于早期植皮。这可能是因为在VSD持续负压作用下,康复新液能够更好地促进表皮细胞生长,并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损伤性创面会导致机体出现强烈的局部炎症反应,致使IL-1、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14]。IL-6和TNF-α是一般炎症的关键介质,其直接或间接影响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功能,并诱导其他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产生[14]。此外,有研究表明,IL-6水平升高可导致小鼠伤口愈合延迟[15]。随着局部创面的愈合,局部炎症反应迅速减轻,炎症因子水平逐渐恢复正常[1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 d后,观察组创面渗出液IL-1、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这表明与单纯采用VSD技术比较,VSD技术联合康复新液可更有效地降低创面局部的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创面地愈合。

综上所述,与单纯VSD技术比较,VSD技术联合康复新液外用治疗可更好地减轻四肢损伤性创面的炎症反应,加快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二期植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新液植皮肉芽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康复新液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6种成分测定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早期切削痂植皮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