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纤维支气管镜训练箱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0-08-06 12:39李卫星李文献汪鼎鼎
广西医学 2020年13期
关键词:纤支镜麻醉科规培

李 杰 李卫星 李文献 汪鼎鼎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麻醉科,上海市 200031,电子邮箱:lijie@eentanesthesia.com)

困难气道协会(Difficult Airway Society,DAS)在最新版的《危重症气管插管管理指南》中将清醒气管插管作为已预料的困难气道的最重要处理手段[1]。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的清醒气管插管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清醒气管插管方式[2]。但是纤支镜对操作者的操作技巧要求高,而国内缺乏有效的训练工具,因此国内麻醉医生能熟练使用纤支镜者并不多。如何改进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已成为培养麻醉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此,本单位设计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纤支镜训练箱(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CN2015211038159)[3]。本研究探讨该训练箱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生)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麻醉科进行规范化培训,并且已掌握普通喉镜气管插管技术的麻醉科规培生4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人。两组规培生的性别、年龄、学历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经验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规培生一般情况比较

1.2 训练箱的设计 本训练箱的设计目的是训练纤支镜初学者对镜体头端向左、右、上、下、左上、左下、右上以及右下8个方向的操控以及镜下空间方位的识别。因此,箱体内设计有四层隔板:第一层隔板只有1个孔洞,目的是稳定镜体;第二层隔板左右各1个孔洞,目的是训练操作者对镜体头端左右运动的控制能力;第三层隔板上有4个孔洞,左侧上下两个孔洞对应第二层隔板左侧的孔洞,右侧上下两个孔洞对应第二层隔板右侧的孔洞,左侧上下两个孔洞与右侧上下两个孔洞之间用隔板隔开,目的是训练操作者对镜体头端上下运动的控制能力;第四层隔板上有16个孔洞,被隔板分割成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4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第三层隔板上相应的孔洞,目的是训练操作者对镜体头端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运动的控制能力。见图1。

图1 纤维支气管镜训练箱设计图

1.3 训练方法 所有规培生均接受纤支镜的理论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纤支镜的构造、使用方法、操作要点、保养方法等,培训时长为1 h。A组规培生在具有十年纤支镜使用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老师指导下利用纤维支气管镜训练箱进行气管插管训练。B组规培生在同一批老师指导下进行AirSim Bronchi模拟人头(英国TruCorp公司)纤支镜引导的气管插管训练。两组学员的训练时间均为2 h。

1.4 评价方法 (1)分别在操作培训开始前及操作培训开始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分别记为第1、2、3、4、5次测验)进行插管测验,所有测验均在SimMan®ALS高级模拟人(挪威挪度医疗公司)上进行,模拟人设置为舌体肥大的困难插管模式。在第1次测验前由老师进行5 min的模拟人结构和功能介绍。记录两组规培生每次插管完成情况和插管时间。插管时间从纤支镜进入口腔开始计时,气管导管置入完成时结束计时,当插管时间大于90 s时判定插管失败,插管失败时插管时间均记为90 s。(2)操作培训结束后采用自制的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规培生对操作培训的满意度。调查表包含5项内容:镜下空间认知感、镜头运动方向的控制、培训过程的趣味性、纤支镜使用技能提升与利于培训后自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调查表当场匿名填写并回收,回收率为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规培生插管时间和插管完成情况比较 除A组有1名规培生在第1次测验未插管成功外,其他规培生均顺利完成5次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两组规培生第1次测验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其余4次测验插管时间均短于B组(均P<0.05)。两组规培生第5次测验插管时间均短于本组第1次插管时间(t=8.177,P<0.001;t=5.269,P<0.001)。见表2。

表2 两组规培生插管时间比较(x±s,s)

2.2 两组规培生操作培训满意度比较 A组规培生对操作培训方式的培训趣味性和利于培训后自学的非常满意率均高于B组(χ2=10.157,P=0.002;χ2=13.789,P<0.001)。见表3。

表3 两种规培生操作培训方式满意度调查结果(n)

3 讨 论

近年来,新的插管技术如视频喉镜、可视硬镜等广泛应用于气管插管,但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技术可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率[4]。目前,困难气道的处理仍是麻醉医生面临的最具挑战的问题之一。尽管可视化气管插管工具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在已预料的困难气道处理上,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技术的地位仍无可取代。然而,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

猜你喜欢
纤支镜麻醉科规培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麻醉科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模式探索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病的临床护理探讨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