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跳远运动常见损伤预防措施研究

2020-08-06 14:13傅建萍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研究

傅建萍

摘  要:笔者毕业于体育院校的竞走和运动训练专业,在小学任教体育课程20多年,对中小学生在跳远运动中出现的损伤,屡见不鲜。因此,特别有意对其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研究。通过对所在学校和市区的其他中、小学校学生在体育跳远运动科目的训练、比赛中受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总结,在找出学生在跳远运动中常见的损伤部位和致伤原因的同时,还针对学生跳远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该措施和方法运用到了笔者亲自组织的学生群体业余立定跳远的训练中,取得了零损伤的良好效果和参与全国性比赛的好成绩。笔者希望通过自身实践研究出来的预防中小学生跳远运动常见损伤预防的点滴体会,能够对中小学体育老师和跳远运动的组织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小学生  跳远运动  损伤预防措施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b)-0005-03

Abstract: The author obtains the degree of Race Walking and Athletic Training from professional sport education institution. He has witnessed the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Long Jump juries throughout two decades working as an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 teacher. Therefore, he dedicates himself to researching the causes as well as prevention measures of such injuries. After investigating, exploring, analyzing, concluding juries due to athletic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during Long Jump courses in elementary-middle schools in various cities—this research discovers types and causes of frequent injuries along with further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methods. By applying his prevention methods in non-professional Long Jump courses on campus, student athletics achieved wonderful results in national competition with no physical injury. The author wishes to share and promote his honest research on success injury prevention among fellow Elementary-Middle school sports teachers and Long Jump sports organizers.

Key Words: Elementary-middle school students; Long Jump; Sport injury prevention; Research

笔者毕业于体育院校的竞走和运动训练专业,在小学连续任教体育课程20多年,集半生之精力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出了中小学生在跳远运动中出现损伤的易发年龄、昜发部位和损伤原因,在《课程教育研究》杂志2019年1月第4期第221页发表之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多年来在对中小学生跳远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对其预防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将该研究成果运用于笔者2017年3~5月间组织学校40名小学生参加的长时间群体课外立定跳远训练之中。当时的立定跳远群体训练是创设小青蛙在池塘玩耍的场景,通过《高人·矮人·飞人》的游戏活动,教会学生摆臂、蹬地、直腿起跳、屈膝缓冲等立定跳远技能。经过2个多月的高强度课余训练乃至录像参加全国比赛,40名学生不仅奇迹般的零损伤,而且还获得了全国十四城市第五届体育教学录像课评比小学組二等奖。这完全是得益于笔者对体育运动事业的热爱和潜心于跳远运动常见损伤预防措施的研究,并敢于将研究成果大胆地运用于跳远运动的训练之中。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方法如下。

1  对参加跳远运动训练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必修课

1.1 充分的身体条件准备,是减少参训者身体肌肉和组织损伤,更好地发挥技术水平的先决条件

每次开训之前,笔者都要教育学生注重做好准备活动。并随时集中参加训练人员的注意力,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练习。实践证明:充分的准备活动,不仅能够克服人体的惰性,而且还能够提高人体肌肉的温度和柔韧度,保证参训者精神饱满地迅速进入训练状态。并能够在训练中促进学生关节囊内滑液的分泌,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而不至于在训练中轻易受伤。由此可知,在训练和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前提和必要的措施。至于如何明确准备活动的内容、范围、强度与运动量,则是由跳远运动训练组织者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2 要教育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兴奋度

因为小学生对跳远运动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随心所欲性大;而中学生也未完全成熟,在性格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着青春的冲动。因此,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口令进行训练,并且一切都还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控制。这就特别要对好动的学生提出针对性的具体要求,并且由指导老师疏导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兴奋度,防止他们因自行其是而受伤或他伤,以减少无谓的伤害。

1.3 教会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在每次组织学生跳远训练或参赛的全过程,不仅随时向他们传授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要领,而且还亲自带领他们实地检查训练场地和设施,消除和杜绝不安全的隐患。并且教会他们随时自测和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自身的疲劳现象和症状,就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以免因为身体的局部原因而导致损伤。同时,还要培养和增强学生应对不同环境和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老师要特别有耐心地进行教育,多给他们予关心。使之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始终如一地参加训练。对于这样的学生,首先是要使其懂得只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训练方法得当,就能够不断挖掘出自己的跳远运动潜能,从而以勤补拙;其次是暂时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运动技术要求,不断增强他们的参训信心和成就感,扬长避短,逐步提高他们的跳远运动技术水平,不致于自暴自弃而莽撞受伤。

1.4 要加强参训学生的体能和技能训练

对中小学生开展跳远运动训练,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体能、素质训练和各种技能的综合训练。这样既能促使两者相互渗透,又能使之互相促进。以身体体能和素质训练为基础训练,这也是预防跳远运动损伤的关键。因为进行体能和身体素质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跳远运动技术,为提高跳远技能打好基础。因此,在每次开始训练之前,笔者都要求学生加强对容易受伤部位的锻炼,如对膝、踝关节,要加强对该部位的相应肌肉、韧带的力量、弹性和韧性的锻炼,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同时,也要加强对腰、腹部肌肉的锻炼,以减少腰肌的损伤。一般经过这样严格的阶段性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跳远技能,都会有一个飞跃的发展,大大减少了原来在训练中不同程度的损伤。

2  跳远运动的设备和场地要适宜

跳远运动训练的事实证明:运动鞋的适宜程度,意味着参训学生损伤危险程度的高低。不适宜的运动鞋,不仅会引起脚的应力损伤或结构变形,而且还会导致力学关系紊乱和姿势的不正确,从而产生肌肉、关节功能障碍。鉴于此,即要求所有参训学生的鞋子要大小适宜,鞋的内部结构缓冲性能和控制脚的性能良好。并且,训练场地的硬度、弹性也要适宜,起跳区域要坚实、平整而不打滑。落点(地)的沙子要松软无杂物,还要经常挖松沙坑或者铺平海棉垫。对于力量训练或特别是大力量的训练,更加要有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笔者上文提及的小学生游戏兼立定跳远的训练与排练,就是在训练场地内铺满海棉垫,并且还有辅导老师的全程跟踪监护,所以2个多月的课余训练与参赛录像,从未出现过损伤现象。

3  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作为参加跳远运动训练的学生,都要像战士一样勇敢,要有随时参加高强度训练和参赛的意识及必要的心理准备,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因此,要随时对参训者和运动员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对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一是以增强预防意识为主。教育学生对新、难动作在思想上要有足够重视的同时,又要具有不畏惧它的心理与精神;同时在行动上,对比较危险的动作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完成。而对于相对简单的动作练习,也要保持一定的警觉性,这样才不致于出现损伤。二是对已经受到损伤包括轻微伤的学生,更要进行心理教育。因为伤病不仅已经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了伤害,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情绪上会出现沮丧、恼怒、挫折与疼痛感。伤病越严重,恢复期则越长,受伤者的不安情绪则越严重。因此,对他们的关心、安慰与心理疏导,是促使他们战胜伤痛,恢复健康和早日回复正常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三是对于部份身体素质不太好,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就更要耐心教(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自己,避免产生放弃的思想,随意而出现损伤。老师对这部份学生的教育,是要让学生树立信心,并且懂得只要主观努力,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够挖掘自身的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是完全可以迎头赶上的。四是在进行难度、危险度大的练习时,指导老师一定要认真做好保护,特别是对心理负担较重的学生,更加应该如此,要做到先帮后放飞。这样既可以让参训人员齐头并进,又可以大大地预防和减少跳远运动的损伤。

4  要根据学生的身心负荷情况开展训练

老师在组织开展跳远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恰当考量学生的身、心负荷。心(生)理负荷的大小,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完成教学和训练任务。过大,学生则难以承受,容易引起疲劳;过小,则会致使学生失去兴趣,注意力分散。这二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从而容易产生运动损伤。作者从多年的跳远运动训练中深深体会到:与学生身心负荷不相适宜的运动量,不仅不能迅速提高训练效果,而且还会造成增加运动损伤。因为过大和偏激烈的运动量,会超过学生运动器官和组织器官的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坚持训练,就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身心疲劳。运动医学研究表明:疲劳与人的中枢神经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如果得不到较好的休息,参训者的运动能力和兴趣就会明显下降。表现为训练时注意力不集中,警觉性减退,防御反应迟钝,从而成为跳远运动损伤的重要诱因。只有与学生的身心负荷基本相等的运动量,才能调动学生参训的积极性与兴趣,训练成绩也就自然有显著的提高。据此,作者在安排和进行训练时,会随时根据学生身心的负荷情况而調节运动量的增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做到训练、学习、休息、睡眠都不误。在保证训练效果的同时,也基本保障了学生不致于遭受跳远运动的损伤。

综上所述,体育老师对中小学生开展必要的跳远运动训练,不论是助跑跳远还是立定跳远,都是一项高速度、高难度的极限运动。快速的运动性,决定着学生在训练中会随时受到损伤潜在的危险性。然而,只要授课老师或跳远运动的组织者对此有足够的认识与警醒,在跳远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所预防,并且能不断地改进训练条件和科学安排训练内容,以及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相信学生在跳远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损伤,是完全可以尽量减少或避免的。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院教材组.田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53-55.

[2] 王水泓.体育运动员情绪的特征及心理调节[J].浙江体育科学,1996(6):57-59.

[3] (美)斯科特·兰卡斯特,拉杜·特奥多雷斯库,著.青少年身体素质练习方法[M].史东林,郭丞,张建,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15-19.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